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建安八年的春天,北方大地上还带着稍许寒意,曹操却已经带着大军热火朝天地赶路了。目的地就一个——黎阳。为啥这么急?因为袁绍那俩宝贝儿子袁谭、袁尚还在那儿互掐,曹操心里早就盘算着:“趁你们病要你们命,这次非得把这俩小子收拾了不可!”

说起来这袁谭、袁尚也是奇葩,老爹袁绍刚在官渡之战气死没多久,俩兄弟不说联手对抗曹操,反倒先为了争家产搞窝里斗。袁谭是老大,觉得继承权没跑,袁尚仗着老妈撑腰,硬是把家业攥在手里,结果俩人在冀州闹得鸡飞狗跳。曹操一看这机会,简直比捡到金元宝还高兴,立马召集大军:“兄弟们,抄家伙,咱们去黎阳‘劝架’去!”

黎阳这地方是袁绍的老巢之一,地理位置险要,袁谭、袁尚虽然内斗,但见曹操真打过来了,也知道先一致对外,硬着头皮在黎阳城外摆开阵势。可这俩人心里各怀鬼胎,袁谭怕弟弟趁机抢功劳,袁尚怕哥哥保存实力,打仗时互相拆台,军队士气低得像霜打的茄子。

曹操多精明?一眼就看出这兄弟俩不对劲,指挥大军猛攻。曹军刚打完官渡之战,正是士气高涨的时候,刀光剑影里,袁谭、袁尚的军队根本扛不住。袁谭在前面冲锋,回头一看,袁尚的人马居然在后面磨磨蹭蹭,气得差点从马上摔下来:“你小子故意的吧!”没等他骂完,曹军已经杀到眼前,袁家军队瞬间溃散。

袁谭、袁尚哪还顾得上吵架,俩人手忙脚乱地带着残兵往邺城跑,跑的时候还不忘互相埋怨:“都怪你跑得慢!”“要不是你战斗力差,能输这么惨?”曹操在后面看得哈哈大笑:“这俩活宝,简直是给我送人头来了!”他下令全军追击,一路追到邺城城下。

邺城是袁绍经营多年的老巢,城墙又高又厚,粮草充足。曹操的大军追到城下,将士们摩拳擦掌,都想一鼓作气攻下来。可曹操围着城墙转了一圈,犯了难:硬攻伤亡太大,不值当。这时候正好是四月,邺城周围的麦子熟了,金灿灿的一片望不到头。曹操灵机一动:“攻不了城,咱们先收麦子!”

于是曹军摇身一变,成了“收割大队”,士兵们放下刀枪,拿起镰刀,在邺城周围热火朝天地割麦子。城楼上的袁谭、袁尚看得鼻子都气歪了:“曹操这老贼太欺负人了!居然在咱们家门口抢粮食!”想开门出去打,又怕打不过;不出去吧,眼看着辛苦种的麦子被人收走,心疼得直跺脚,只能在城楼上骂骂咧咧。

收完麦子,曹军将士士气更高了,纷纷请战:“主公,现在粮食够了,赶紧攻城吧!拿下邺城,活捉袁谭、袁尚!”诸将围着曹操,七嘴八舌地出主意,有的说挖地道,有的说架云梯,恨不得立马把邺城拆了。

曹操正犹豫呢,一个慢悠悠的声音插了进来:“主公,别急着攻城。”众人回头一看,是郭嘉。郭嘉这人平时爱喝酒,说话慢条斯理,但关键时刻总能想出好主意。曹操赶紧问:“奉孝有何高见?”

郭嘉晃了晃脑袋,笑着说:“您想想,袁谭、袁尚这俩兄弟本来就不和,这次是被咱们逼得才联手。咱们要是现在猛攻邺城,他们肯定会齐心协力守城,咱们伤亡大不说,还未必能攻下来。不如咱们缓一缓,先撤兵回去。”

诸将一听不乐意了:“好不容易打到这儿,怎么能撤?”郭嘉摆摆手:“听我说完。咱们一撤,这俩兄弟没了外敌,肯定又会窝里斗。到时候他们打得两败俱伤,咱们再回来收拾残局,不就轻松多了?现在硬拼,是帮他们团结起来啊!”

他又对曹操说:“您看,咱们已经收了他们的麦子,邺城的粮草肯定紧张。咱们留一部分兵力在黎阳,监视他们的动静。等他们内讧的时候,咱们以逸待劳,保管能一举拿下冀州。这叫‘坐山观虎斗’,比现在强攻划算多了。”

曹操听完,一拍大腿:“奉孝说得太对了!我差点犯了急功近利的错!”他当即决定:不攻邺城,班师回许都。将士们虽然有点失望,但都佩服郭嘉的智谋,觉得这招“以退为进”确实高明。

袁谭、袁尚在城楼上看到曹军开始拔营,都懵了:“曹操这是唱的哪出?怎么说走就走了?”袁谭嘀咕:“会不会是耍什么花招?”袁尚撇撇嘴:“肯定是打不过咱们,灰溜溜地跑了!”俩人谁也没意识到,这正是曹操和郭嘉的计策。

五月,曹操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回了许都,临走前特意留下大将贾信,带着一部分兵力驻守黎阳。他对贾信说:“你在这儿盯着袁家兄弟,他们一内讧就立马报信。记住,千万别主动惹事,就当是看戏,等他们打得差不多了,咱们再登场。”贾信笑着领命:“主公放心,保证盯紧了!”

曹军撤走后,邺城果然如郭嘉所料,又乱了起来。袁谭觉得自己在黎阳打仗出力多,想让袁尚把更多地盘分给他,袁尚死活不乐意:“守城我也没闲着,凭什么分你?”俩人从吵嘴到动手,最后袁谭干脆带着兵马离开邺城,在南皮自立门户,兄弟俩彻底闹翻,天天打来打去,把冀州搅得鸡犬不宁。

驻守黎阳的贾信看得津津有味,时不时给曹操写报告:“主公,袁家兄弟又开打了,袁谭被揍得退守南皮了!”“主公,袁尚派兵追杀袁谭,冀州百姓都快跑光了!”曹操看着报告,笑得合不拢嘴:“奉孝这招太妙了!这俩傻小子,果然上套了!”

而那些当初主张强攻的诸将,这时候也服了:“还是郭祭酒有远见,要是当初真攻城,咱们现在还不知道耗到什么时候呢!”大家都觉得,这趟黎阳之行虽然没直接拿下邺城,但收了麦子,还埋下了让袁家兄弟内斗的种子,简直是“低成本高回报”的典范。

五月底,曹操带着大军顺利回到许都,沿途百姓夹道欢迎。他一边让士兵休整,一边派人密切关注冀州的动静,就等着袁家兄弟斗得差不多了,好上演“渔翁得利”的戏码。而留在黎阳的贾信,则像个战场小机灵“观察员”,每天记录着袁家兄弟的“内斗连续剧”,为曹操的下一步行动提供情报。

司马光说

臣光曰: 曹操攻黎阳,袁谭、袁尚败走邺城,此非曹氏之强,实乃袁氏兄弟不睦之过也。当曹军收麦城下,诸将请攻之时,郭嘉建言缓师,可谓知兵之深者。盖乱离之世,敌之不和,即我之利也。急之则合,缓之则离,此用兵之妙道也。曹操能纳郭嘉之策,舍近功而求远利,其雄才大略,见于此矣。袁氏兄弟不知唇亡齿寒之理,外患未除而内斗不止,终致覆灭,悲夫!

作者说

这场黎阳之战,简直是曹操和郭嘉联手导演的“心理战大片”。曹操先是“上门找茬”,把袁家兄弟揍得鼻青脸肿,然后又玩起“欲擒故纵”,假装撤兵回家,实则等着看兄弟俩“窝里反”。最绝的是郭嘉,把人性看得透透的,知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而“没了敌人,朋友也能变敌人”。

袁谭、袁尚这对“坑爹兄弟”也真没让人失望,完美配合了曹操的剧本,曹军一撤就立马开掐,把老爹留下的家业当成了“互殴场地”。估计曹操在许都收到消息时,正一边喝着小酒,一边点评兄弟俩的“打斗技巧”呢。

这故事告诉我们:团队内部不团结,就等于给对手送助攻;而懂得“以静制动”,有时候比猛打猛冲更有效。曹操和郭嘉的组合,一个敢放手,一个善谋划,难怪能在乱世中一路开挂——毕竟,看清人心,比打赢一场战役更重要。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北宋振兴攻略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穿越:新妃十八岁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糜汉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医道风云志我执天下我是王富贵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都穿越了,谁还惯着你,造反!烧锅千年烟火传正德五十年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大唐:李承乾撞柱,血溅太极殿!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满朝文武愁疯了重生从三皇五帝开始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青金志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杨凌传之逆袭家主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司马老贼玄黄问道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血色白银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小姐,姑爷又摆烂了洪武:医圣朱橚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于府钱庄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古代荒年,喂嫂纳妾大秦帝国:铁血文明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寒门小神童寒甲御天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穿越当死侍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