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章帝去世后,其子汉和帝刘肇即位时年仅10岁,窦太后以皇太后身份临朝称制,窦宪等窦氏外戚由此掌控朝政。由此,东汉后宫出现个“霸道女总裁”窦太后,一上台就把自家老哥窦宪捧成了朝堂顶流。本来按照老祖宗定的规矩,大将军的职位得排在三公后面,可窦太后大手一挥:“我哥必须c位出道!”硬是把窦宪抬到了仅次于太傅的位置,直接把三公挤到了“边角位”。
窦宪这人,仗着妹妹是太后,简直把嚣张写在了脑门上。带着军队出去打匈奴,立了功之后更是尾巴翘到了天上。他这一得势不要紧,窦家兄弟全跟着飘了。尤其是执金吾窦景,那派头比皇帝还大,他手底下的奴仆都成了京城一霸。这帮人在大街上横着走,看见谁家姑娘漂亮,上去就抢;瞅见谁家有钱,直接破门而入搬东西。老百姓敢怒不敢言,背地里都骂窦家是“京城黑恶势力”。
更离谱的是,窦景居然把边境的军队当成了自家私兵,想调就调!这事儿被耿直的袁安知道了,他连夜写好弹劾奏章,怒气冲冲地就去找窦太后告状。结果窦太后看都没看,随手就把奏章扔一边了:“我哥办事心里有数,你别瞎操心!”袁安气得胡子直抖,只能干瞪眼。
不过窦家也不全是“刺儿头”,驸马都尉窦瑰就是个“清流”。别人都在忙着捞钱、搞权术,他却整天抱着经书啃,日子过得相当朴素。这在窦家那群“土豪”里,显得格格不入,就像暴发户堆里突然冒出个书生。
尚书何敞实在看不下去窦家的所作所为了,冒着掉脑袋的风险给窦太后写了封长信。信里那叫一个苦口婆心:“太后啊,您这么惯着窦家兄弟,这不是爱他们,是害他们啊!您看看历史上那些外戚家族,哪个不是因为太嚣张,最后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窦宪他们现在把持朝政、奢侈无度,我都能预见他们以后兄弟反目、自相残杀的画面了!听我一句劝,让窦瑰也参与政事,说不定还能给窦家留条后路!”
窦太后看完信,心里多少有点触动,但窦宪可不乐意了。他心想:“这何敞净在我背后捅刀子,不能留!”没过多久,就找了个借口,把何敞打发到济南国当太傅去了。谁能想到,这一“贬”,反倒让何敞找到了“事业第二春”。他在济南国把济南王刘康教得服服帖帖,俩人整天谈经论道,关系好得就像忘年交。
司马光说:窦氏专权这段历史,就是活生生的权力警示录。窦太后过分偏袒外戚,打破了朝堂的权力平衡,给窦家埋下了祸根。窦宪兄弟仗着权势肆意妄为,完全不把朝廷法度放在眼里,这种膨胀的野心和毫无节制的行为,注定会走向覆灭。何敞的谏言虽然没被及时采纳,但他对时局的清醒认识和敢于直言的勇气,值得后人敬佩。
作者说:窦家的故事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豪门狗血剧。窦太后护短式的“溺爱”,窦宪兄弟的“作妖”,以及何敞的“忠言逆耳”,构成了这场权力闹剧的主要情节。它让我们看到,权力一旦失去约束,人性的贪婪和傲慢就会无限放大。窦家从风光无限到危机四伏,不过是转瞬之间。这也给后世提了个醒:无论是古代的朝堂,还是现代的社会,公平、公正和法治才是稳定的基石,任何妄图打破规则、恃强凌弱的行为,最终都逃不过历史的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