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公子,京城周边各处工程进展顺利,百姓的工钱发放准时,无一拖欠。”苏墨向杨昭禀报,面色喜悦。
“建设债券”的发行,也超乎预期。第一批债券甫一推出,就被京城的富户、中小商贾以及手头略有余钱的百姓抢购一空。他们亲眼见证了杨氏钱庄的信誉,也看到那些参与“以工代赈”的流民,脸上重现了生机。
大乾钱庄的银票,如今在京城已是硬通货,流通速度之快,让户部都为之侧目。
“很好。”杨昭轻轻点头。
京城的局面稳定,只是第一步。他的目光,早已超越了这片繁华的都城。
“苏墨,你可曾想过,将京城的模式,推向大乾王朝的每一个角落?”杨昭问。
苏墨闻言,呼吸微滞。他当然想过,可那何其艰难?地方势力盘根错节,豪强林立,每个州府都有自己的规矩与利益链条。要在全国推行这般新政,无异于与天下豪强为敌。
“公子所言,是希望大乾钱庄的银票,能通行天下?”苏墨试探。
“不止于此。”杨昭抬手,指向墙上挂着的大乾舆图。
“我要的,是让大乾钱庄,成为整个大乾的金融核心。让全国的每一文钱,都能为我所用,为大乾所用。”
他指着舆图上的一个个点,那是大乾重要的州府与商业重镇。
“江南的泉州、扬州,北方的定州、幽州,还有西南的巴蜀,西北的凉州……这些地方,都是大乾的经济命脉。”
杨昭收回手,看向苏墨:“我们要在这每个地方,都设立大乾钱庄的分号。将京城的成功经验复制过去,发行地方建设债券,推动以工代赈,疏通河道,开垦荒地,修缮道路,兴建城池。”
苏墨听着,心中震动。这杨昭,哪里只是要振兴杨氏家族,他分明是要改变整个大乾王朝的经济格局。
“公子,这其中阻力,恐怕会超出想象。”苏墨说,语气郑重。
“地方豪强、士族门阀,他们世代垄断当地的商业、土地,甚至控制着地方官府。大乾钱庄一旦深入,必然触及他们的核心利益。”
“我知道。”杨昭并不意外,“但这也是必然。大乾要发展,这些旧有的桎梏就必须打破。”
“李沐风。”杨昭唤了一声。
李沐风从阴影中走出,抱拳行礼。
“你负责钱庄分号的安保工作。每一处分号的开设,都必须有足够的武力震慑。必要时,可调动杨氏私军。”杨昭吩咐。
“属下明白!”李沐风沉声回应,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他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苏墨,你率领一批精干的账房和掌柜,先行前往泉州。”杨昭继续部署,“泉州是江南重要的港口城市,商业繁荣,但旧有的商业模式已显疲态。我们要在那里,建立第一家京城之外的分号。”
苏墨躬身领命。泉州,那可是龙潭虎穴,地方豪强势力雄厚,外来者极难立足。但杨昭既然点名,他便没有退缩的道理。
“柳如烟那边,我会亲自与她沟通。”杨昭补充,“她对江南的商业脉络熟悉,有她在,泉州的分号会顺利许多。”
他调出系统,在【数据沙盘】上模拟泉州的经济状况。
沙盘上,泉州的商业数据、人口流动、货物吞吐量等信息清晰呈现,甚至连当地主要商贾的资金流向、势力分布都一览无余。
“泉州王氏、陈氏,是当地最大的两股豪强。他们控制着港口的贸易、盐铁生意,以及大片的土地。”杨昭指着沙盘上的几处标注,“他们会是主要的阻力。”
【数据沙盘】给出了几种应对策略,其中一种是“借力打力”,利用王氏和陈氏之间的矛盾,趁虚而入。
杨昭心中有了计较。他要的不是简单的商业竞争,而是要彻底重塑当地的经济秩序。
数日后,苏墨带着几十名钱庄的精锐,以及大批的银票和物资,从京城出发,直奔泉州。李沐风则秘密调动一支杨氏私军,乔装打扮,暗中护送。
消息很快传到泉州。
“京城的大乾钱庄,要在泉州设分号?”泉州王氏的家主王延庆,手中把玩着一枚玉扳指,脸上露出一丝不屑。
“一个靠着皇帝恩宠的暴发户,也想来泉州分一杯羹?”陈氏家主陈永泰冷笑,他对杨昭在京城搞垮世家的事有所耳闻,但并不认为杨昭能在泉州掀起什么风浪。
“泉州不同于京城,这里水深得很。”王延庆缓缓说,“京城那些世家,不过是徒有其表。我们泉州王氏、陈氏,哪一个不是从腥风血雨中杀出来的?”
“不错,他杨昭的银票,在京城能用,到了泉州,谁认?”陈永泰一拍桌子,“派人盯着他们,若敢越雷池一步,直接给他点颜色看看!”
泉州的商贾们,也对此议论纷纷。
“大乾钱庄的银票,据说在京城很便利。可我们泉州,还是习惯用金银。”
“就是,杨氏以前不过是个破落户,如今得了势,就想把手伸到我们泉州来。”
“我看他们是异想天开,泉州的水,可不是那么好趟的。”
在一片不屑与观望中,大乾钱庄泉州分号的筹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苏墨抵达泉州后,并未急于挑衅。他先是租下一处不起眼的宅院,作为临时落脚点。
随后,他按照杨昭的指示,开始暗中接触泉州当地的贫苦百姓和失地农民。
“泉州周边,有大量荒地可供开垦,也有几条年久失修的河道,每逢雨季便泛滥成灾。”苏墨通过【数据沙盘】反馈回来的信息,向当地百姓描绘着以工代赈的美好前景。
一开始,百姓们半信半疑。直到钱庄在泉州郊外圈定了几块荒地,开始招募流民,并当场发放工钱,那些原本饿得面黄肌瘦的百姓,才开始相信。
“真的有工钱拿?每日一结?”
“是啊,比在码头扛包还多一文钱!”
消息像风一样传开,越来越多的流民和失地百姓涌向钱庄的招募点。
王氏和陈氏的人,当然也注意到了这一切。
“这杨昭,倒是有些小手段。不过是些小打小闹,想收买人心罢了。”王延庆不以为意。
“一群泥腿子,能掀起什么风浪?”陈永泰轻蔑。
他们并未将“以工代赈”放在心上,认为这不过是杨昭笼络人心的手段,对他们的核心利益构不成威胁。
然而,杨昭的布局,远不止于此。
他通过系统【知识库】解锁了更高级的“商业情报分析”模块。这个模块,能更深入地分析泉州的市场供需、商品流通、以及各大家族的商业往来数据。
“公子,泉州港口每年的丝绸、茶叶、瓷器出口量巨大,但大部分利润都被王氏和陈氏垄断。”苏墨通过杨昭给的分析方法,很快摸清了泉州商业的脉络。
“他们的商队,主要走海路,但陆路运输的成本,却因道路不畅而居高不下。”
杨昭嘴角轻扬,这正是他的切入点。
他下令苏墨,在泉州推出“货物票据”业务。商户可以将货物存入钱庄指定仓库,钱庄开具票据,凭票据可随时提货,或在异地钱庄分号进行兑换。同时,钱庄还提供陆路运输的担保和协调服务,并承诺降低运输成本。
这消息一出,泉州的中小商贾们顿时沸腾了。
“货物票据?这可是新鲜事!”
“听说京城的大乾钱庄,就是靠着这些新奇的手段,才在京城站稳脚跟的。”
“若真能降低运输成本,那我们岂不是能多赚不少?”
许多中小商贾开始尝试与大乾钱庄合作。他们发现,钱庄的服务确实便利,且效率极高。
更重要的是,钱庄的银票,开始在这些中小商贾之间流通起来。
一开始,王氏和陈氏并未在意。他们认为这些中小商贾不过是些零散的生意,对他们的庞大贸易体系构不成冲击。
直到有一天,王延庆发现,自己手下的一批货物,在通过陆路运输时,竟然被一家不起眼的商行,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运走了。而那家商行,正是使用了大乾钱庄的“货物票据”和运输服务。
“大乾钱庄,这是要抢我们的生意!”王延庆勃然大怒。
陈永泰也收到了类似的消息,他手下的一处盐场,有部分盐商开始尝试使用大乾钱庄的银票进行交易,而不是他们陈氏的“盐引”。
两人终于意识到,杨昭的手段,并非小打小闹。他正在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侵蚀着他们的商业根基。
“不能再坐视不理了!”王延庆说。
“是时候给这个京城来的‘过江龙’,一点教训了!”陈永泰冷声回应。
一场针对大乾钱庄的商业反击,在泉州悄然酝酿。
杨昭在京城,通过【数据沙盘】实时监控着泉州的动向。他清楚地看到了王氏和陈氏的反应,也看到了他们开始集结力量。
“好戏,才刚刚开始。”杨昭轻语,眼中闪烁着光芒。
他知道,接下来,他要面对的,将是地方豪强们最直接、最狠辣的手段。
但那又如何?他早已准备好,迎接这场更大的风暴。
他要让大乾钱庄的银票,成为整个大乾王朝的通用货币,让那些旧有的、腐朽的商业模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杨昭拿起一份从系统【知识库】中解锁的关于“金融战”的资料,仔细研读起来。
资料中,详细记载了如何在经济领域,通过各种手段,击垮强大的对手。
他要让泉州的王氏和陈氏,成为他推行全国金融变革的第一个祭品。
而远在泉州的苏墨,也接到了杨昭的最新指令。指令内容简短,却充满了力量。
“做好准备,引蛇出洞。”
苏墨看完指令,面上露出一抹笑容。他明白,公子要的,是主动出击,而不是被动防守。
泉州的天空,风云渐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即将在这座繁华的港口城市,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