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将长安城笼罩在一片深沉之中。李儒立于营帐之内,眉头紧锁,心事重重。烛火摇曳,在他脸上投下忽明忽暗的光影,映得那双眸子里满是忧虑与思索。
这局势,于他而言,恰似一团乱麻,理不清,解不开。有些话,藏在心底,却不知该向何人诉说。华雄,勇猛无双,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无人能敌,可那火爆冲动的性子,实在难以与之商议这等关乎大局的复杂之事。徐荣,倒是有将帅之才,沉稳冷静,在军事指挥上有着过人之处,可他终究是个纯粹的军人,满脑子都是排兵布阵、攻城略地,对于这朝堂权谋、人心算计,怕是难以给出什么有效的见解。李儒无奈地叹了口气,罢了罢了,这些想法,就随它烂在肚子里吧,如今这动荡不安的局势,实在经不起任何变故了。
可即便如此,李儒也不能坐以待毙。他开始在心中为下一步谋划,眼神逐渐变得坚定。当下最为关键的,便是如何说服李傕、郭汜等人,让他们同意一举攻陷内城。这绝非易事,李傕、郭汜二人野心与魄力不足,只想着眼前的安稳和利益,如何能让他们看到攻陷内城背后更大的好处与危机呢?李儒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就在此时,一名小校慌慌张张地从外面跑了进来,打破了营帐内的沉静。“将军,军师,有名名叫太史慈的将领手持征东将军令牌在外求见!”小校大声禀报着,手中紧握着一方令牌,恭恭敬敬地呈于李儒、华雄、徐荣三人面前。
徐荣伸手接过令牌,目光仔细地在令牌上打量着,片刻后,他微微点头,语气笃定地说道:“确是征东将军令牌。”
“太史慈!就是成大器青州新收的那个猛将吗?”华雄听闻这个名字,脑海中迅速浮现出一些关于太史慈的传闻,他点了点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让他进来,太史慈此来必有要事……”
与此同时,在李傕和郭汜临时的住宅之内,灯火通明,将整个屋子照得亮如白昼。自长安之战打响以来,如今外城已被他们收入囊中,这对于没什么太大野心,只想着吃喝不愁、有点权力在手的李傕和郭汜而言,这场战斗基本上已经算是胜利了。在他们看来,剩下的事情,不过是等着王允那老贼低头,给自己封官、封侯罢了。至于谁当皇帝,他们根本没兴趣,这年头,只要手中有兵有粮,便是一方霸主。
就在二人沉浸在这即将到来的胜利喜悦之中时,一名小校匆匆赶来,到了李傕和郭汜身边,低声禀报道:“将军,李儒军师和华雄、徐荣两位将军到了。”
“什么?”李傕和郭汜相视一眼,眼中皆是一惊。李傕连忙问道:“带了多少人马?“除此三人,只有一人随行。”将官沉声道。
“他们来干什么?”郭汜蹙眉道,心中顿时警铃大作,还以为是来夺权的。不过转念一想,只带着一个人过来,显然不太可能是来武力夺权的。就算华雄有万夫不当之勇,但这里可是有不少武将呢,还有李儒一个文弱书生,他一个人,又如何能照顾得过来?
“先让他们进来吧,毕竟同朝为官,太师以前待我等也不薄,不必为难他们。”樊稠在一边蹙眉道,言语间,却已经不自觉地将李儒三人排出了他们这个团体。毕竟,华雄和徐荣在西凉军中名声太大了,他们心中难免有些忌惮和隔阂。
“也好,请他们进来,看看他们到底什么意思。”李傕想想也是,对方只带了一个人进来,显然已经表明了诚意,也不好做得太过,当即点头道。
事实上,虽然下面的士兵偶有摩擦,但在明面上,几人见面的时候还是维持着表面的友好,还没到真正撕破脸的程度。只是这隔阂跟分歧,早在董卓的时代就已经埋下了,如同隐藏在平静水面下的暗流,随时都可能掀起惊涛骇浪。
不多时,李儒、华雄、徐荣带着太史慈走进了大厅。李傕脸上立刻堆满了亲切的笑容,迎上前去,热情地说道:“文优你等来了,快入座,正准备着人去请你们过来呢。”太史慈紧紧地跟在三人的身后,不过对于太史慈,李傕也没什么印象,只当他是三人随从一类的身份,也没多想。
李儒看了看天色,距离约定的时间,还有一段时间。他也客套了几句,与李傕等人分宾主坐下。酒过三巡,李傕见李儒没有先开口的意思,心中的好奇和疑惑越来越重,终于忍不住道:“文优,不知今夜来此到底所为何事?”
“为内城之事而来,如今我军已然攻陷长安外城,只需再努力一把,便可冲入内城,为太师报仇雪恨,你等为何停止进攻?”李儒沉默了一下,终于沉声问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质问和不解。
李傕和郭汜闻言不由得沉默了片刻,气氛一时间变得有些压抑。良久,郭汜才缓缓开口道:“我知文优心念太师之死,只是如今,事情已经发生了,我等总得为这百万儿郎谋条生路,之前王允那老儿不肯赦免于我等,但如今百万大军围困,长安城粮草也尽为我军所得,谅那老儿也不敢再为难我等。”
“幼稚!”李儒面色一沉,厉声道,声音中满是愤怒和不屑。“你说什么?”李傕身后,几名武将顿时怒目而视,纷纷拔刀相向,场面瞬间剑拔弩张。这边华雄、徐荣也不甘示弱,豁然起身,怒目圆睁,手按剑柄,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华雄,赶紧坐下,不得无理!”李儒挥了挥手,示意华雄坐下。那边李傕也让部下退下,只是面色有些不善地看向李儒:“文优,你我多年交情,也不想为难于你,只是这话,今天必须给我说清楚。”
“儒只想问你一句,若你是王允,如今被迫签下此等城下之盟,会有何感想?”李儒无视李傕眼中的杀气,冷然道,“莫要告诉我说,你手中有百万西凉军,怕他作甚?你比之太师如何,但太师如今下场又是如何?况且以王允锱铢必报的性格,岂会放过我等,必是先稳住我等,而后秋后算账!”
李傕眼中的杀气消散了一些,陷入了沉默。他不得不承认,李儒说的话有几分道理。李儒站起来,冷声道:“今日,我三人来此,不为别的,就是确定一下你等的心意,若你等还抱着这等心态,那儒便立刻与华雄、徐荣两位将军告辞,尔等想要送死,但我等却不想陪尔等一同去送死。”
“只是内城坚固,又有重兵把守,皇甫嵩又是世之名将,若我等强攻,损失必然惨重。”李傕有些犹豫了,之前他并未想这么多,但如今想来,若把他放在王允的位子上,就算今天签下这城下之盟,来日等朝廷实力恢复之际,定不会放过自己。况且,那王允一肚子坏水,之前董卓何等强盛?却依旧被他阴谋害死,李傕郭汜自问,他们和董卓相比,恐怕还有些距离,王允若真的铁了心害自己,恐怕死无葬身之地……他不敢再往下想。
“况且,与其将命运掌握在他人手中,为何不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李儒自然看出了对方的心动,又抛出一个诱饵,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文优是说……”李傕不解地看向李儒,心中有些腻歪,都这时候了,说话绕什么圈子?“绞杀王允、皇甫嵩,为太师报仇,同时也将天子掌控在手中……挟天子以令诸侯!”李儒断然道,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这是一个早已深思熟虑的计划。
“嘶~” 李傕、郭汜、樊稠以及他们身边的一些武将闻言都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冷气。挟天子以令诸侯,董卓之前就是这么做的,只是这件事,他们却还没想过。之所以打长安,说到底还是感觉生命受到了威胁,被套顶大帽子,现在也不过是打着为董卓报仇名义而已。可如今,李儒的这句话,却像是一把火,瞬间将他们心中对权力的野心彻底挑拨起来。每个人的眼中都燃烧出一股炙热的火焰,想象着天下在握、美人在怀的惬意场景。
“挟天子以令诸侯,只是截获天子之后,谁当为主…”李傕脑袋倒比其他人清醒一些,犹豫了一下,开口问道。他心中很清楚,这权利的分配必须先讲清楚,他们手握雄兵,攻陷长安,他们才是主力,若事后权力被李儒夺了,他们还是当打手,那可不划算。
李儒眼中闪过一抹轻蔑和不屑,在他看来,这些人还没成事,却已经想着分配利益的问题,果非成事之主。就算这些人真能挟天子,但结果,恐怕也只是让天下更乱而已,就凭他们,还想令诸侯?简直痴人说梦!但李儒心中虽然不屑,却不能表现出来,他淡然道:“放心,我三人已决定,为太师报仇之后,会随临淄侯前往青州。”
李儒心中想的比较长远,凭李傕和郭汜的心性和为人,就算真能挟天子令诸侯,也绝对长久不了。关东诸侯肯定不会乖乖听话,想想当初董卓,有吕布之勇,又有李儒之谋,最后却招来了诸侯的讨伐。李傕、郭汜之辈,武无吕布之勇,更无李儒之智,李儒甚至可以想象,天子落在他们手中之后,这长安、这西凉会是什么模样。
如果没有别的选择,他也只能留在这里,尽力谋划,关东诸侯,没人会接纳他,便是知道他有本事,但他头上那顶乱臣贼子的帽子,即使是四世三公的袁绍,也只会对他敬而远之,断不可能公然去接纳他。
但如今,除了长安之外,他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青州的成大器。成大器跟自己一样有着乱臣贼子的帽子,但跟李傕、郭汜不同,从成大器的过往就可以看出,此人有魄力、有野心同时也不缺少手段。相比于李郭二人,青州虽然不如长安繁华,却有蓬勃发展之势,而且成大器麾下武将虽多,却缺少谋士,正是他用武之地。
如果董卓还在,他肯定不会往这边想,但如今董卓死了,人走茶凉,他也不得不为今后做打算。在来之前,他和华雄、徐荣已经商量过,为董卓报仇之后,就一同前往青州,投效成大器。心中有了决定,自然不会再留恋于此地,在长安,或许短时间内能获得一些富贵,但却不能长久,反倒不如去青州。
“当真?”李傕目光一亮,心中大喜。没了这三人掣肘,西凉到雍州,岂非都是他们的天下?“临淄侯不是已经……”郭汜却蹙眉道,之前成大器为让徐荣等人出城,亲自断后,陷入城中,如今已经过去十日有余,在他想来,恐怕已经凶多吉少。
“我家主公没死!”一声闷哼,太史慈从三人身后站出来,冷声道,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满和坚定。“呃……这位是……”李傕疑惑地看向太史慈,不解地问道。
“这位是临淄侯麾下,太史慈将军,正是今日趁乱从内城之中出来,与我等会合,如今临淄侯无恙,还在内城之中,并与我等约好,会在明晚配合我等破城。”徐荣淡然道,语气中透露出一丝自信和从容。
“如此,则大事定矣!” 李郭二人闻言大喜,没想到内城之中,竟还有一支他们的人马!这简直是意外之喜,让他们对攻陷内城的计划又多了几分信心。
“我等此来,就是为了商量此事。”李儒道,他倒是真心希望李傕郭汜二人能长久一点。目前来说,成大器的势力还不算太强,只有青州之地,而且青州刚被黄巾肆虐过,成大器新服青州不久,立足未稳,周边更有曹操,袁绍虎视眈眈。李傕、郭汜二人在长安,挟天子以令诸侯,时间越久,也能吸引天下诸侯的目光,让成大器有更多的时间去发展壮大,就这点来说,跟他们,还是有一些共同目的的。
当下,李儒让太史慈将成大器的具体吩咐说了一遍。太史慈详细地讲述着成大器在内城的情况以及计划的细节,每一句话都透露着成大器的智慧和谋略。李儒和徐荣也在一旁不时补充,帮李傕、郭汜二人谋划。
虽然李傕和郭汜并不完全相信他们,心中多少有些防备,但巨大的利益就在眼前,他们还是忍不住认真倾听李儒的建议。在这个过程中,双方不时激烈讨论,为了每一个细节反复推敲,力求制定出一个万无一失的计划。
“好,正该如此!”商量了足有一个时辰,终于根据成大器放出来的消息,定下一个妥善的计划。众人脸上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仿佛已经看到了攻陷内城、掌控天子的那一天。然而,他们谁也不知道,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中,等待他们的又将是怎样的挑战和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