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沈砚秋!”

一声尖利阴冷的喝问,如同淬了冰的鞭子,骤然抽破了乾清宫早朝时那点表面上的平静。满殿文武的目光,瞬间齐刷刷地聚焦在刚刚站定不久的沈砚秋身上。

开口的正是司礼监秉笔太监、提督东厂魏忠贤。他并未像往常那般站在御座之侧,而是直接立于丹陛之下,身着簇新蟒袍,双手拢在袖中,狭长的眼睛眯着,目光却如毒蛇信子般钉在沈砚秋脸上。整个大殿的气氛霎时凝固,连官员们细微的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沈砚秋心头猛地一沉,指尖下意识地蜷紧,一股凉意顺着脊椎爬升。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而且来得如此之快,如此毫不掩饰。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翻腾的心绪平复下来,越是大难临头,越不能自乱阵脚。他稳步出列,躬身行礼,声音尽量保持平稳:“臣在。”

魏忠贤并未让他把礼行完,便向前踏出一步,逼近了些,那尖细的嗓音带着毫不掩饰的恶意,回荡在空旷的大殿里:“咱家问你,你既蒙圣恩,协理辽东军备也有些时日,可敢当着陛下和满朝文武的面,说个清楚明白!为何朝廷年年往辽东调运粮秣,数额巨大,可宁远、锦州前线的将士,仍时有饥馑之报,甚至传出以草根树皮充饥?嗯?!”

他最后一个“嗯”字陡然拔高,带着强烈的质问和威压,仿佛已经给沈砚秋定了罪。

“辽东乃九边重镇,军粮乃维系根本!如今这般境况,是你沈郎中调度无能,还是其中另有隐情,中饱了某些人的私囊?!”魏忠贤根本不给他喘息和思考的机会,语速极快,句句诛心,“今日,你若拿不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法,给不出一个解决这军粮困局的法子,那便是你通敌误国,其心可诛!”

话音落下,整个乾清宫落针可闻。一些官员低下头,不敢与魏忠贤或沈砚秋有任何眼神接触;另一些,尤其是阉党成员,则毫不掩饰地露出幸灾乐祸的神情。东林一系的官员大多眉头紧锁,面露忧色,却无人敢在此时出头。谁都知道,魏忠贤这是借题发挥,要将之前运粮劫案未能彻底扳倒沈砚秋的恶气,连同对他插手军务的忌惮,一并清算。这顶“通敌误国”的帽子一旦扣实,便是万劫不复。

高踞御座之上的崇祯皇帝,面色阴沉,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龙椅的扶手。辽东军粮问题确实是他的一块心病,魏忠贤此刻发难,虽知其意在排除异己,但若能借此逼出个解决之道,倒也乐见其成。他沉默着,目光落在沈砚秋身上,带着审视与压力。

沈砚秋能感受到那来自四面八方、含义各异的视线,如同无数细针扎在身上。他心跳如鼓,后背的官袍下,冷汗已经浸湿了内衫。魏忠贤此举,狠毒至极。军粮问题牵扯甚广,从征收、运输、储存到发放,各个环节盘根错节,利益纠缠,岂是他一个刚接触军务不久的职方司郎中可以厘清、解决的?对方就是要用一个无解的难题,在三日限期内将他彻底压垮。

他深吸一口气,将翻涌的气血压下,脑中飞速运转。硬扛指责无用,空谈道理更无用。魏忠贤要说法,要方案,那便给他!只是这说法和方案,必须跳出对方预设的陷阱,打在对方的七寸上。

他再次躬身,声音比方才更沉静了几分,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九千岁明鉴,陛下明鉴。辽东军粮缺口,确为实事。然此缺口,并非调运数额不足所致。”

“哦?”魏忠贤阴恻恻地打断,“不是调运不足,难道是我大明粮仓空了,还是边军将士食量惊人了?”

殿内响起几声压抑的嗤笑。

沈砚秋不为所动,抬起头,目光平静地迎向魏忠贤,语速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据臣初步核查,军粮缺口,主因有三。”

他伸出第一根手指:“其一,路途损耗。自漕运转陆路,千里输粮,山高路远,车马颠簸,雨淋日晒,更有沿途盗匪窥伺,劫掠时有发生。此一项,损耗往往高达三成!”这个数字他刻意提高了一些,既是事实,也为后续指责阉党克扣留出空间。

接着是第二根手指:“其二,人祸克扣。粮秣经手环节众多,各级官吏、乃至军中蠹虫,层层盘剥,以次充好,虚报损耗。臣虽未及详查,但据过往案例推测,此项损耗,恐亦不下两成!”他没有直接点出阉党,但“各级官吏”四个字,足以让许多人心中一跳。

最后是第三根手指:“其三,亦是根本之困,在于辽东本地粮草难以自给。土地贫瘠,气候苦寒,加之战事频繁,民户流散,军屯亦多有荒废。仅靠关内输血,纵无前两项损耗,亦难满足十数万边军长久之需。此乃结构性之困,非单纯增调粮秣可解!”

他这番话条理清晰,数据虽为估算,却切中要害,将问题的复杂性层层剥开,并非简单的“调度无能”或“中饱私囊”可以概括。一些中立官员不由得微微颔首。

魏忠贤脸色更加阴沉,他没想到沈砚秋不仅没有慌乱辩解,反而如此系统地分析了问题,这让他后续的逼迫有些无处着力。他冷哼一声:“巧言令色!说得天花乱坠,不过是为你自己开脱!损耗?克扣?你有何实证?至于辽东本地产粮不足,更是废话!难道你有办法让那苦寒之地凭空长出粮食来?!”

“九千岁所言极是。”沈砚秋忽然顺着他的话应了一句,让魏忠贤和众人都是一愣。随即,他话锋一转,“正因本地产粮不足,方需另辟蹊径。臣,确有一法,或可缓解此困。”

他再次向御座方向躬身,声音提高了几分:“陛下,臣近日查阅农书,并与徐光启徐大人探讨,得知有一西洋作物,名曰‘玉米’。此物耐旱耐瘠,不择地力,在山坡旱地亦可生长,亩产……可达五石以上,远超我北方寻常麦粟!”

“五石?!”

“竟有如此高产之物?”

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惊呼和议论声。五石亩产,在这个时代,对于北方贫瘠土地而言,几乎是天方夜谭。

魏忠贤先是一怔,随即像是抓住了什么把柄,厉声喝道:“荒谬!沈砚秋,你竟敢在朝堂之上,妄言此等虚无缥缈之西洋异草?若贻误军机,该当何罪?!”他绝不允许沈砚秋用这种他无法掌控的新奇事物破局。

沈砚秋毫不退缩,朗声道:“臣不敢妄言!徐光启徐大人已在天津卫、乃至陕西米脂等地试种此物,皆有成功先例,亩产数据,徐大人处有详细记录,可供陛下御览!此物绝非异草,实乃解困良方!”

他直接抛出了徐光启和已有的试种成果,将“虚无缥缈”砸成了“确有实据”。一直沉默的徐光启适时出列,沉声道:“陛下,沈侍郎所言属实。老臣确已试种玉米,其耐瘠高产之性,于辽东军屯,或有大用。”

崇祯皇帝的眼神终于亮了起来,身体微微前倾。亩产五石,若能推广,无疑是对辽东军粮困境的一剂强心针。“玉米……朕似乎听徐卿提起过。”他沉吟道,“沈砚秋,你既有此议,想必已有具体方略?”

“臣确有三策,呈请陛下圣裁!”沈砚秋知道关键时刻到了,必须一气呵成,“其一,请陛下下旨,继续严格推行盐税分级征缴之策,确保辽东军饷来源稳定、足额,此乃根基。”

“其二,请陛下准允,选派精通农事之员,赴辽东指导边军与军户,大规模试种、推广玉米。徐大人门下,多有此类专才。”

“其三,”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脸色铁青的魏忠贤,声音斩钉截铁,“请陛下启用刚因功入京受赏的参将秦玉容,由其协管辽东军屯,统筹玉米推广事宜。秦将军久在边关,熟知地理民情,且行事果决,正可担当此任!”

三策连环,从钱、人、执行三个层面,构筑了一个完整的破局方案。尤其是启用秦玉容,既利用了其边军身份和功绩,更是将自己在军中的盟友推到了前台。

魏忠贤听得怒火中烧,沈砚秋不仅化解了他的死局,竟然还想趁机安插人手,扩大在辽东的影响力!他立刻反驳:“陛下!玉米乃西洋之物,习性不明,贸然推广,若有不虞,则军屯荒废,后果不堪设想!且秦玉容一介武夫,岂懂农事?沈砚秋此议,包藏祸心!”

沈砚秋立刻反问,声音清晰而冷静:“敢问九千岁,若不试新法,依旧年复一年损耗巨万而边军饥馑,何时是个了局?若军屯失败,臣愿领罪!但若成功,便是解我大明辽东数年粮草之困!九千岁一再阻挠,莫非是宁愿看着边军将士饿肚子,也不愿让他们多一条活路吗?”

这话已是极其尖锐,直接质疑魏忠贤的动机。魏忠贤气得手指发抖,指着沈砚秋:“你……你放肆!”

“够了!”

御座上的崇祯终于开口,打断了这场越来越激烈的交锋。他目光在沈砚秋和魏忠贤之间扫过,心中已有决断。沈砚秋的方案具体可行,尤其是那高产的玉米,对他吸引力巨大。他需要能办实事的人,也需要能缓解边患的成果。

“玉米之事,徐光启既有试种成功先例,便非虚言。”崇祯一锤定音,“沈砚秋所陈三策,朕觉可行。即命沈砚秋统筹辽东军屯玉米推广事宜,秦玉容协管,徐光启提供技士支持。所需钱粮人员,由户部、兵部协同调配。魏伴伴,”他看向魏忠贤,语气放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此事关乎辽东风固,厂卫不得干预,一应事宜,直接向朕禀报。”

魏忠贤胸口剧烈起伏,脸色由青转白,他知道皇帝这是铁了心要用沈砚秋,自己今日的发难彻底失败,反而帮对方争取到了名正言顺插手辽东军务的机会。他死死攥紧袖中的拳头,指甲几乎掐进肉里,却只能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老奴……遵旨。”

“退朝!”崇祯显然不愿再多言,起身拂袖而去。

百官山呼万岁,陆续退出大殿。沈砚秋落在后面,能清晰地感受到身后那道来自魏忠贤的、如同毒蛇般阴冷黏腻的目光,几乎要将他刺穿。

他知道,今日虽然涉险过关,甚至反将一军,赢得了在辽东布局的初步权力,但与魏忠贤乃至其背后阉党集团的仇怨,已然更深,再无转圜余地。

走出乾清宫,明亮的阳光有些刺眼。沈砚秋微微眯起眼,深吸了一口带着宫墙尘埃气息的空气。

辽东的棋局,算是落下了一子。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北宋振兴攻略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穿越:新妃十八岁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糜汉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医道风云志我执天下我是王富贵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都穿越了,谁还惯着你,造反!烧锅千年烟火传正德五十年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大唐:李承乾撞柱,血溅太极殿!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满朝文武愁疯了重生从三皇五帝开始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青金志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杨凌传之逆袭家主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司马老贼玄黄问道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血色白银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小姐,姑爷又摆烂了洪武:医圣朱橚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于府钱庄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古代荒年,喂嫂纳妾大秦帝国:铁血文明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寒门小神童寒甲御天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穿越当死侍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三国:开局强抢甄氏五姐妹朱棣:什么?咱家老四是全球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