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这年汉中盆地的十月,异常的闷热,如同蒸笼。潮湿的空气裹挟着泥土和青草的气息,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刚从陇山险隘中跋涉而出的蜀军将士心头。队伍沉默地行进,旌旗无力地垂着,唯有车轮碾过泥泞道路的咕噜声和伤兵偶尔的呻吟,打破这令人窒息的寂静。

中军那辆略显简陋的四轮车驾里,诸葛亮斜倚在软垫上,身上盖着一层薄衾。他的脸色是一种近乎透明的蜡黄,眼窝深陷,数日之间,鬓边似乎又多添了许多霜色。张苞那年轻而冰冷的面容,总在不经意间浮现在他眼前,伴随着那声从落瑛涧深处传来的、短暂而惊愕的呐喊(诸葛亮的臆想),反复撕扯着他的心神。东吴背盟、永安告急的消息,更像是一根毒刺,扎在原本就已千疮百孔的北伐蓝图上。

然而,极度的悲愤与病痛,并未完全吞噬他理智的冰山。车驾微微颠簸,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羽扇的竹柄上摩挲,眉头越锁越紧。

“文伟(费祎字)。”他的声音沙哑,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清晰。

骑马护卫在车旁的费祎立刻靠拢过来,俯身倾听。

“东吴动向,除李正方(李严字)一纸文书外,江州、永安方面,可有其他军报传来?”诸葛亮的目光投向费祎,那目光虽因疲惫而略显浑浊,深处却仍藏着锐利的洞察。

费祎微微一怔,旋即答道:“回丞相,目前仅有李都督的急报。”

“江东孙权,新近称帝,正需稳固内部,与魏虏亦在江淮对峙。此时大举西进,倾国来犯……时机、动机,都颇为蹊跷。”诸葛亮缓缓道,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深思熟虑。“你与休昭(董允字),立刻动用我们自己的渠道,避开李严,直接向江州都督陈到,以及我们在江东的‘眼睛’,核实情况。要快,六百里加急。”

他又顿了顿,补充道:“还有,去岁汉中丰收,今春亦无大战,李正方此前屡次保证粮草充足,何以大军方出数月,便到了‘无法按期筹集’的地步?一并查清。”

费祎心头一凛,意识到丞相心中已起了巨大的疑云,他肃然领命:“祎明白,这就去办!” 说罢,一勒缰绳,调转马头,带着几名精干亲随,脱离大队,如箭般向南驰去。

车驾继续在沉闷中前行。诸葛亮闭上双眼,脑海中却飞速运转,将李严近年的表现、朝中微妙的人事格局、以及此次北伐前后粮草调运的诸多细节一一串联起来。一种不祥的预感,如同汉中阴沉的天空,笼罩下来。

大军终于抵达汉中治所南郑。留守的官员百姓箪食壶浆,出城迎接,然而凯旋的喜悦早已被退兵的阴霾和张苞殉国的噩耗冲淡,场面显得异常沉重。

诸葛亮并未入住条件更好的官署,而是直接回到了他设在城北的丞相行营。他的病情因路途劳顿和心力交瘁而加重,咳嗽愈发剧烈,有时甚至需要用手帕捂住嘴,那纯白的绢帛上,偶尔会染上刺目的殷红。姜维、杨仪等人日夜侍奉在侧,忧心忡忡。

就在抵达南郑的第三天傍晚,费祎与董允风尘仆仆地赶回了行营,径直闯入诸葛亮的内室。

“丞相!”费祎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和愤怒,“查清了!江东边境异常平静,陆逊所部仍在武昌休整,并无任何调兵遣将的迹象!我们的人冒险接近吴境,所见皆是日常巡哨,绝无大军集结之象!”

董允紧接着呈上几卷密报,语气沉痛:“粮草之事也已查明。李严为迎合丞相北伐之意,此前虚报库存,实则督办不力,加之今夏汉中雨水较多,部分粮道转运迟滞,导致陇右大军所需粮秣出现巨大缺口。他无法按期交付,又恐丞相追责,故而铤而走险,编造东吴入侵的谎言,意图将退兵之责转嫁于外敌,掩盖其 自身渎职之罪!”

尽管心中已有猜测,但当真相以如此确凿、如此卑劣的方式呈现在面前时,诸葛亮仍感觉一阵血气上涌,眼前猛地一黑,身体晃了晃,几乎栽倒。姜维眼疾手快,连忙上前扶住。

“匹夫!误国匹夫!”诸葛亮猛地推开姜维的手,用尽力气撑住案几,手指因极度用力而指节发白,剧烈的咳嗽再次袭来,让他半晌说不出话。帐内灯火摇曳,映照着他因愤怒和病痛而扭曲的面容,那是一种混合了无尽失望、锥心之痛和凛然杀意的复杂表情。

张苞坠涧血肉模糊的身躯,北伐大军在陇上麦田边燃起的希望之火,木门道设伏的精心算计……无数画面在他脑中翻腾,最终都汇聚成李严那为一己之私而罔顾国事的可憎面孔。

“准备车驾,”他终于顺过气来,声音嘶哑,却带着一种冰冷的决绝,“即刻……回成都。”

成都,承光殿内。

今日的气氛比往常更为庄严肃穆。黑压压的文武官员分列两侧,空气凝滞得仿佛能滴出水来。后主刘禅端坐于御座之上,脸上带着几分不安与困惑。

诸葛亮强撑着病体,端坐在刘禅特意为他准备的座椅之上。宽大的朝服更显得他形销骨立,面容清癯,唯有那双眼睛,锐利如鹰隼,扫视全场,最终定格在站在班列前方的李严身上。

李严此刻心中已是惊涛骇浪。他原本以为凭借自己托孤大臣的身份和巧言令色,足以将此事遮掩过去,甚至已准备好了一套说辞,暗示诸葛亮是因战事不利、损兵折将而主动退兵,却反诬他粮草不济。然而,当他看到诸葛亮那洞悉一切的眼神,以及站在诸葛亮身后、面色冷峻的费祎、董允时,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

“李正方,”诸葛亮开口了,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带着一种疲惫至极后的平静,但这平静之下,是即将喷发的火山。“大军班师前,你遣使送至卤城大营的紧急军报,声称东吴背盟,陆逊引兵数万,直逼江州,可有此事?”

李强制镇定,出班拱手,语气甚至带着一丝委屈:“回丞相,确有此事!严接到江州急报,忧心如焚,唯恐蜀中有失,方才火速禀报丞相。此乃为国之心,天日可鉴!至于丞相因何退兵,严实不知晓其中细节,或许是丞相对江东动向另有判断?” 他巧妙地将话题引向退兵原因,试图混淆视听。

诸葛亮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不再看他,而是将目光转向刘禅:“陛下,臣已命人查证清楚。费祎、董允。”

费祎应声出列,向刘禅及众臣展示了从江州都督陈到处得到的官方回报,以及潜伏江东细作冒死送回的密信,上面明确写着“吴境晏然,并无举兵迹象”。董允则呈上了关于粮草筹集、转运的详细账目以及相关官吏的证词,一笔笔,一项项,清晰揭示了李严督运不力、虚报库存、最终无法按期交付军粮的铁证。

公堂之上一片哗然。原本一些对李严抱有同情或处于中立态度的官员,也纷纷露出震惊和鄙夷的神色。

李严的脸色随着一份份证据的呈现,由红转白,再由白转青,额头上渗出细密的冷汗。他张了张嘴,还想狡辩,但在那环环相扣、无可辩驳的证据链面前,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

就在这时,诸葛亮猛地站起身。他的身体似乎摇晃了一下,旁边的姜维下意识地想扶,却被他用眼神制止。他一步步走向李严,步履蹒跚,却带着千钧之力。

他停在李严面前,手指颤抖地指向他,积聚已久的悲愤终于如火山般爆发,声音不再平静,而是充满了血泪的控诉,每一个字都像是从齿缝间挤出来:

“李严!李正方!”

“因汝一己之私,渎职懈怠,匿粮不发,致我前线数万将士有枵腹之忧!他们在陇右浴血奋战,枕戈待旦,你却在他们背后断其粮饷!你可知饥饿为何物?!”

“因汝一纸伪书,惑乱军心,欺君罔上,致北伐大业功败垂成!先帝遗志,兴复汉室,多少将士为之抛头颅、洒热血,多少百姓翘首以盼!祁山之路,陇上之麦,木门道口……多少心血,多少谋划,皆因汝之谎言,付诸东流!你……你可知罪?!”

最后一声质问,如同惊雷炸响在公堂之上,诸葛亮的身体因激动而剧烈摇晃,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袭来,他不得不用手捂住嘴,鲜红的血丝从指缝间渗出,触目惊心。

“丞相!”众臣惊呼。

李严被这蕴含着国仇家恨的怒斥彻底击垮了心理防线,他面如死灰,双腿一软,“噗通”一声瘫倒在地,浑身抖如筛糠,再也说不出一个字。

御座上的刘禅,此刻已是气得脸色铁青。他虽平日不甚理政,但也知北伐乃是国之根本。此刻真相大白,他猛地一拍御案,勃然大怒:“李严!你……你竟敢如此!欺君误国,罪不容诛!来人!给朕将这误国贼子推出去,斩首示众!”

殿前武士轰然应诺,上前就要架起瘫软如泥的李严。

“陛下且慢!”一个沉稳的声音响起,是尚书令蒋琬。他出班躬身,语气沉重:“陛下息怒,丞相保重!李严罪大恶极,确实万死难赎。然……其终究是先帝临终指定的托孤之臣,若立斩于市,恐寒了先帝旧臣之心,亦于朝局稳定不利。乞望陛下与丞相念及先帝之情,法外开恩,饶其死罪。”

蒋琬的话,让暴怒中的刘禅稍稍冷静下来,他不由地看向诸葛亮。

诸葛亮喘息稍定,用绢帕拭去嘴角的血迹,目光复杂地看了一眼瘫倒在地、已无人形的李严,又扫过面露恳求之色的蒋琬等人。诛杀李严,易如反掌,但正如蒋琬所言,其所带来的政治震荡,对于刚刚经历北伐失利、急需稳定的大汉朝廷而言,并非好事。

他深吸一口气,那气息带着血腥味和无比的疲惫,转向刘禅,用尽最后的力气,清晰地说道:“陛下,蒋公琰(蒋琬字)所言,老成谋国。李严之罪,虽万死难辞其咎。然,为国体计,可废其为庶人,徙于梓潼郡看守,永不叙用。”

刘禅见诸葛亮开口,连忙点头:“便依相父之意!将李严削去一切官职爵禄,贬为庶人,即刻流放梓潼!”

处置完李严,诸葛亮的目光略微缓和,再次开口,声音恢复了以往的冷静与睿智:“李严虽罪无可赦,然其子李丰,素有才干,忠于王事,并未参与其父之恶。臣请陛下,擢升李丰为丞相府长史,使其戴罪立功,为国效劳。”

这一决定,再次让满朝文武动容。这已不仅仅是宽恕,更是展现了一种以国事为重、不计个人恩怨的政治胸襟。既严惩了罪魁,又安抚了可能存在的李严旧部,稳定了人心。

武士将魂飞魄散的李严拖了下去。公堂之上,渐渐恢复了秩序,但那种沉重与反思的气氛,却久久不散。

诸葛亮在姜维的搀扶下,缓缓坐回座位。他感到一种从骨髓里透出的疲惫。审判结束了,真相大白了,但逝去的生命、中断的北伐、以及这内部深刻的裂痕与损耗,又该如何弥补?

他抬起眼,目光仿佛穿透了承光殿的穹顶,望向北方那云雾缭绕的秦岭。他知道,下一次的出征,必将更加艰难。而留给他的时间,似乎也越来越少了。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北宋振兴攻略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穿越:新妃十八岁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糜汉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医道风云志我执天下我是王富贵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都穿越了,谁还惯着你,造反!烧锅千年烟火传正德五十年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大唐:李承乾撞柱,血溅太极殿!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满朝文武愁疯了重生从三皇五帝开始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杨凌传之逆袭家主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司马老贼玄黄问道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血色白银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小姐,姑爷又摆烂了洪武:医圣朱橚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于府钱庄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古代荒年,喂嫂纳妾大秦帝国:铁血文明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寒门小神童寒甲御天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穿越当死侍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三国:开局强抢甄氏五姐妹朱棣:什么?咱家老四是全球球长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逍遥县男:开局被塞了七个老婆日曜南明三国之召唤群皇降世特种兵穿越刘备再造大汉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开局废太子:召唤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