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九点,予初言的私人加密电话突然响起。屏幕上跳动的二字让他神色一凛。这位身兼数职的神秘老人,是国内为数不多知道伏羲计划全部真相的高层之一。
小子,玩得有点大了。电话那头传来苍老却中气十足的声音,昨晚mIt的卫星监测到燕园上空有异常能量波动,cIA的分析报告已经摆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的桌上了。
予初言调出北美防空司令部的实时监控画面,四架F-22隐形战机正从关岛基地起飞,目标直指中国东海。他冷笑一声,将量子计算机的部分数据加密后发送给龙老:告诉他们,如果想知道可控核聚变的商业化技术,明天上午九点,人民大会堂见。
你这是在玩火。龙老的声音带着警告,那些华尔街的吸血鬼可不是好惹的,他们为了垄断技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我知道。予初言看着屏幕上那些正在同步进化的技术模型,但比起外星人,地球内部的矛盾不过是家庭纠纷。告诉白宫,要么合作,要么看着我们独自进入星际时代。
挂断电话,他转身看向三位少女。苏清月正在调试量子通讯设备,林溪的指尖流淌着蓝色的能量流,秦婉卿则在观察培养皿中那些已经拥有初步意识的细胞。这个由天才组成的团队,此刻正站在人类文明的转折点上。
准备好了吗?予初言伸出手,掌心向上。苏清月的指尖首先落下,带来一丝清凉的触感;林溪的手掌紧接着覆盖上来,温暖的能量流在两人之间传递;最后是秦婉卿,她的掌心带着培养皿中营养液的湿润。
当四只手完全贴合的瞬间,实验室的灯光突然熄灭。窗外,一道蓝色的光柱冲天而起,在燕园上空形成一个巨大的能量漩涡。这个意外的天象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惊,也让隐藏在暗处的外星观察者,第一次将注意力集中到这颗蓝色星球上的四个年轻人身上。
中午十二点,燕大百年讲堂座无虚席。予初言站在讲台上,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其中既有白发苍苍的院士,也有西装革履的投资人,甚至还有几个戴着墨镜、气质不凡的外国人。他清了清嗓子,将一份《技术革命白皮书》投影到巨大的屏幕上。
今天,我要宣布三个消息。他的声音通过量子通讯技术传遍全球,第一,龙芯能源将在三个月内建成全球首座商业化可控核聚变发电站;第二,清月科技的常温超导材料已经实现量产;第三,婉卿生物的基因修复技术可以让人类平均寿命延长至150岁。
全场哗然。mIt物理系主任戴维森教授猛地站起来,用带着浓重口音的中文质问道:这不可能!根据我们的计算,常温超导至少还需要五十年才能实现!
予初言微微一笑,打了个响指。林溪提着一个保温箱走上讲台,从中取出一块巴掌大小的超导材料。当她将这块在室温下悬浮在磁铁上方的黑色薄片展示给众人时,全场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至于原理...予初言调出那段金色的量子公式,这是我们从宇宙中接收到的礼物。简单来说,人类的意识可以影响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他伸出手,掌心腾起一团蓝色的能量火焰,就像这样。
这一刻,整个世界都安静了。当予初言的手掌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时,讲堂穹顶的吊灯全部亮起,组成一个简化的猎户座星云图案。这个由光与影构成的宇宙奇观,此刻正无声地诉说着一个古老而崭新的真理——人类的进化,才刚刚开始。
在遥远的猎户座旋臂,一艘外形酷似螳螂的巨型飞船正悄然改变航向。飞船的中央控制室里,一个覆盖着生物装甲的高大身影看着全息屏幕上那个挥手的东方青年,用低沉的声音下达命令:加速前进,目标太阳系。这个文明,比我们想象的要有趣得多。
技术革命的大幕已经拉开,人类文明的命运,此刻正掌握在四个年轻人的手中。在接下来的730天里,他们将用智慧和勇气,谱写一曲属于地球文明的星际史诗。而这一切的开端,都始于那个量子计算机崩溃的深夜,始于那段意外发现的金色公式,始于人类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与宇宙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