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防火墙理论
原型机的全功率测试,在一种近乎凝滞的紧张氛围中展开。模拟环境内,由方舟引擎精心复现的“源初谐律”背景波动如同轻柔的海潮,缓慢而规律地荡漾。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中央控制室的主屏幕上,那里实时显示着方舟自身的规则波动信号,以及“谐波伪装”场生效后的对外表现信号。
“启动‘谐波伪装’原型机,功率百分之三十。”首席工程师的声音通过通讯频道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屏幕上,代表方舟自身规则的、充满复杂峰值和谷值的混乱线条,开始被一层柔和、规律的光晕所包裹。这层光晕努力地调整自身,试图与模拟的“源初谐律”波动趋于一致。
“功率提升至百分之五十。”
伪装场的光晕变得更加明亮,波动曲线与背景谐律的贴合度显着提高。控制室内响起一阵压抑的欢呼。林昊紧盯着屏幕,眉头却并未舒展。他感受到的不是成功的喜悦,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不协调感,仿佛那层光晕与内部的真实波动之间,存在着一层无法弥合的“薄膜”。
“功率提升至百分之七十……等等!读数异常!”
就在功率进一步提升的瞬间,模拟的“源初谐律”背景突然发生了极其细微的改变——一种并非预设程序内的、近乎本能的“排斥反应”。伪装场生成的光晕瞬间变得不稳定,如同投入石子的水面,剧烈荡漾起来,不仅未能完美贴合背景,反而因其不自然的“模仿”姿态,在规则层面激起了一圈清晰可辨的“涟漪”。
这圈涟漪,与数据库中记录的、那些触发清理机制的“共鸣尖峰”前兆,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立刻关闭原型机!切断模拟环境能量供应!”苏晴雪反应极快,声音冷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急迫。
屏幕上的光芒骤然熄灭,模拟环境解除。控制室内一片死寂,只有仪器冷却时发出的轻微嗡鸣。测试失败了,而且失败得如此彻底——他们非但没有成功伪装,反而差点亲手引来了他们试图躲避的“目光”。
沮丧和绝望的情绪开始如同病毒般在人群中蔓延。难道这条路也行不通吗?难道“园丁系统”真的无法被欺骗?
“不,我们并非一无所获。”林昊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带着一种穿透迷雾的力量。他快步走到主控台前,调取了测试最后时刻的异常数据流。“看这里,这种排斥反应……它不是基于能量级别的判断,也不是基于复杂度的阈值。它更像是一种……逻辑层面的自检和排异。”
他指着那圈因伪装失败而激起的规则涟漪:“我们的‘模仿’行为本身,触发了某种机制。这个机制的核心目的,似乎并非单纯地清除‘噪音’,而是在维护一种……‘纯净性’。”
【逻辑节点7号接入分析,】AI的思维脉冲传来,【根据排斥反应的模式匹配,其底层逻辑与已知的‘织网者’行为模式,以及更早期的‘观测者’拦截逻辑,存在高度同源性。它们都表现出对‘非自然’规则扰动的极端敏感和零容忍。】
“非自然……”苏晴雪咀嚼着这个词,眼神逐渐锐利起来,“也就是说,无论我们是制造‘噪音’(高调发展),还是试图‘模仿和声’(谐波伪装),只要我们的行为被系统判定为‘有意识的、人为干预规则’的‘非自然’活动,就可能触发清理?”
“没错!”林昊猛地一拍控制台,眼中闪烁着豁然开朗的光芒,“我们之前的思路可能都太局限了!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对抗或者欺骗‘清理机制’这个执行者,却忽略了它背后更深层的设计逻辑!”
他环视众人,一字一句地说道:“这个宇宙,这个被‘设计’的实验场,它有一套自洽的、预设的底层规则,也就是‘源初谐律’。而‘清理机制’,或许根本不是什么‘园丁’……”
“它是一道‘防火墙’!”几位来自地球计算机科学背景的科学家几乎异口同声地喊了出来。
这个比喻瞬间点燃了所有人的思维。
“防火墙……对!太形象了!”一位信息安全专家激动地补充,“‘源初谐律’就是系统预设的、允许的正常流量和协议。任何试图突破、模仿、篡改或者异常访问这套规则体系的行为——无论其意图是善意还是恶意,只要被判定为‘非授权’或‘异常’,就会触发防火墙的拦截和清除!”
“所以,‘织网者’可能是防火墙的监控扫描程序,‘观测者’是高级入侵检测系统,而最终执行的清理光束,就是杀毒程序或者直接重置!”另一位工程师跟进道。
这个“防火墙”理论,完美地解释了为什么无论是强是弱,只要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试图去触碰、理解乃至利用宇宙底层规则时,就会引来毁灭。因为你的“触碰”行为本身,在“设计者”设定的逻辑里,就是非法的、需要被清除的威胁!
控制室内的气氛陡然转变,从绝望的谷底攀升至一种带着战栗的兴奋。他们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窥见了“敌人”的运行逻辑!这不是一场力量悬殊的蛮力对抗,而是一场发生在规则层面的、关于“权限”和“定义权”的攻防战!
“如果它真的是防火墙,”林昊的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那么,任何防火墙,无论多么完美,都必然存在漏洞,或者……‘后门’。”
他们的目标,从此不再是徒劳地试图让自己变得“符合规定”,或者硬碰硬地去冲击防火墙的防御。他们的目标是——找到那个可能存在的“后门”,找到那个能够绕过防火墙检测,甚至……能够反向影响防火墙规则的“漏洞”!
“谐波伪装”计划的失败,阴差阳错地将他们的认知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层面。他们终于开始触及“设计者”思维的核心,开始在毁灭的琴弦上,尝试弹奏一曲寻找“后门”的隐秘乐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