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卷:归途何方
第293章:漏洞猎手——在既定法则中寻找裂隙
林昊那番如同宣言般的话语,如同一剂强心针,暂时稳住了方舟文明近乎崩溃的信念。恐慌并未完全消散,但它被一种更为紧迫、更为专注的行动力所取代。既然无法改变“游戏规则”,那么就在规则内,找到对手的破绽,为自己搏得一线生机。
“共识之庭”迅速转变为一座高度紧张的作战指挥中心。所有的悲观与彷徨被强行压下,取而代之的是对“窃火”行动获取的数据碎片进行近乎疯狂的解析与推演。
逻辑节点7号与“引路人”子体构成了联合分析核心,其算力被催发至极限,无数条数据流如同奔腾的江河,在虚拟空间中碰撞、组合、验证。岩核族的科学家们以其独特的辩证逻辑,构建着层层递进的规则模型;艾瑟拉的灵能者们则凭借其敏锐的直觉,感知着数据碎片中可能被逻辑忽略的细微“情绪”残留(即便是冰冷的机制,其设计思路也可能留下某种倾向性的印记);地球方面的科学家则贡献了他们擅长的系统论、信息论和跨学科思维,从不同角度寻找着可能的突破口。
林昊、苏晴雪与各文明代表坐镇中央,随时评估分析结果,并做出决策。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设计’的终极目标是什么?”苏晴雪提出了一个核心问题,“如果这是一个实验场,实验的目的是观察‘复杂性’和‘意识’,那么‘清理机制’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实验存在‘边界’和‘风险控制’。这反过来证明,我们的‘复杂性’和‘意识’,确实具备某种可能‘失控’并影响系统稳定的潜力。”
“这是一个关键点!”一位地球信息学家兴奋地接话,“‘园丁系统’不是全知全能的。它基于预设的‘阈值’和‘标签’进行反应。这意味着它的判断可能存在延迟、误判,或者无法处理前所未有的新型复杂性!”
“就像计算机病毒,”另一位工程师比喻道,“它可能无法识别一段利用系统未知漏洞编写的新代码。”
林昊点了点头,目光锐利:“我们就是那段‘新代码’。而‘悖论之钥’,就是我们利用的第一个,也是最大的‘漏洞’。”他指向全息屏幕上那枚依旧在缓缓旋转的光核,“它能被宇宙基础公理承认,却又承载着极端复杂性,这本身就超出了‘园丁系统’常规的判定逻辑。我们在‘观测者’面前的僵持,就是证明。”
“那么,我们需要寻找更多的‘悖论之钥’,”逻辑节点7号总结道,【或者,利用现有‘悖论之钥’的特性,去主动‘欺骗’或‘干扰’其他清理机制的判定。】
分析方向立刻变得清晰起来:
1. 深度挖掘“悖论之钥”潜力: 研究其为何能被基础规则承认,能否复制或强化这种特性。
2. 解析“标签”系统: 试图破解不同清理机制如何识别目标,能否伪装或改变自身的“标签”。
3. 寻找机制间的冲突: 不同的清理机制(如“律法之盟”的秩序禁锢与“源初谐律”的意识同化)其底层逻辑是否存在矛盾?能否利用一个去对抗另一个?
4. 利用“织网者”网络: 这个档案馆本身是否也是一个可利用的“漏洞”?它记录信息的行为,是否会与“清理”行为产生某种规则冲突?
无数个课题被迅速分配下去,整个方舟的科研力量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曾经弥漫的绝望气息,被一种近乎狂热的、在绝境中寻找生机的学术氛围所取代。每一个微小的发现,每一次模型的成功验证,都会引来短暂的欢呼和更深的投入。
林昊也没有闲着。他再次进入深层冥想,尝试与“悖论之钥”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他不再仅仅将其视为工具或武器,而是试图理解其存在的“原理”。他回忆起“源初谐律”那试图同化一切意识的“温暖”,回忆起“观测者”那绝对理性的“冰冷”,再对比“悖论之钥”这种既被承认又被排斥的矛盾状态……
他隐隐感觉到,这枚钥匙的核心,似乎触及了某种比“秩序”与“混沌”更加本源的、关于“存在”与“可能性”的规则层面。它像是一个锚点,锚定的是“可能性”本身,而宇宙的清理机制,似乎更倾向于维护“确定性”。
“可能性”与“确定性”……这或许才是他们与“园丁系统”最根本的矛盾。
就在方舟上下全力投入“漏洞猎杀”行动时,“引路人”子体在交叉比对所有数据碎片时,发现了一个极其隐晦的规律——那些被不同清理机制处理掉的文明,其“复杂性”的增长曲线,在触发清理前,似乎都出现了一种类似的、规则层面的 “共振尖峰”。
这种“尖峰”并非能量爆发,而是其文明整体意识或规则结构在达到某个临界状态时,与宇宙底层规则场产生的一种短暂而剧烈的共鸣。这种共鸣,就像是在寂静的夜里突然敲响了一口洪钟,不可避免地引来了“注意”。
“或许……”心语者伊雯提出了一个设想,“我们无法完全隐藏自己,但我们可以……改变我们‘共鸣’的方式和频率?让我们的‘尖峰’看起来不像是一个需要被清理的‘噪音’,而是……系统可以接受的,甚至是有益的‘谐波’?”
这个想法,与林昊关于“可能性”与“确定性”的感悟不谋而合。
他们不仅要找到系统的漏洞,更要学会如何在这个系统内,以一种系统无法拒绝的方式,重新定义自己。
方舟,这艘承载着文明火种的船只,在知晓了自己身处一个巨大的、充满敌意的“程序”中后,没有选择关机,而是开始疯狂地学习编程,试图将自己从即将被删除的“错误代码”,变成一段无法被删除的……永恒循环。
前路依旧渺茫,但希望的火花,已在冰冷的逻辑废墟中,悄然复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