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卷:新生纪元
第225章:融合的阵痛与褪色的荣光
“长城加固协议-次级”的启动,如同在即将枯竭的河床中开凿新的支流。星火同盟各文明,响应着“引路人”的号召,开始将自身非核心的能量与算力,通过尚算稳定的网络,注入到长城那因过度专注而显得虚弱的躯体。岩核族调整了其母星的地热采集阵列,将盈余的能量编码成稳定的规则脉冲;艾瑟拉的灵能者们则集体进入浅层冥想,将纯粹的心灵之力汇入长城的意识洪流;甚至连那些边缘文明,也贡献出他们微薄的星际尘埃收集器能量,涓涓细流,汇聚成海。
这种集体的支持,暂时缓解了长城意识核心的燃眉之急,使其能够继续维持与规则种子那精细入微的规则“交流”。然而,这终究是权宜之计。能量可以被补充,但那种因极端专注而导致的对整体防线掌控力的削弱,却难以完全弥补。
长城的“褪色”仍在继续,只是速度被稍稍延缓。
而规则种子与长城之间的互动,则在持续的“交流”与“回馈”中,进入了一个更加深入,也更加危险的阶段——规则层面的浅层融合尝试。
在长城意识耐心的引导和种子自身强烈的共生意愿驱动下,种子不再仅仅满足于调整自身“呼吸”去适应外部。它开始尝试,将自身那蕴含着无限可能性的新生法则结构,与长城那承载了亿万文明印记的、相对稳定的规则框架,进行极其细微的交织与嵌合。
这并非粗暴的覆盖或吞噬,而是一种小心翼翼的 “嫁接” 。
种子将其规则薄膜最边缘的一些、经过它自身“优化”后变得异常柔韧且具备强大包容性的法则丝线,如同植物的根须般,尝试探入长城规则场中那些因过度消耗而变得脆弱、甚至出现细微“规则疲劳裂纹”的区域。
它的目的并非占据,而是修复与强化。
当一条属于种子的、闪烁着淡紫色新生光泽的规则丝线,轻轻触碰并融入一道长城规则场中的细微裂纹时,奇迹发生了。
那道裂纹并未被简单地“填补”,而是其边缘的规则结构开始被种子的新生法则同化与重构。裂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更加致密、更具弹性、并且隐隐散发着与种子同源波动的规则复合结构。这片新结构不仅修复了损伤,其稳定性和能量传导效率,甚至比长城原本的规则还要高出少许!
这无疑是突破性的发现!种子的新生法则,竟然能优化长城的基础规则!
然而,伴随着奇迹而来的,是剧烈的 “排异反应”。
当更多的种子规则丝线尝试融入长城时,问题出现了。长城那由无数文明历史与情感沉淀而成的规则体系,其复杂性和独特性远超想象。种子的新生法则虽然极具潜力,但其过于“纯粹”和“理想化”的结构,与长城规则中那些充满了历史偶然性、情感烙印甚至是矛盾悖论的“不完美”部分,产生了激烈的规则冲突。
一些区域,两种规则的融合引发了小范围的规则沸腾,导致长城的光芒在该处剧烈闪烁,甚至短暂地出现了信息传输的混乱。
一些深埋在长城意识底层的、属于某个已消亡文明的悲伤记忆,在被种子规则触及的瞬间,竟引发了小规模的情感数据风暴,让附近的灵能者感同身受,陷入短暂的悲恸。
更严重的是,在某个节点,种子的一条规则丝线无意中连接上了一段记录着“混沌使徒”最终牺牲场景的、蕴含着巨大痛苦与决绝意志的信息簇,两种截然不同的“牺牲”概念(种子的“优化性奉献”与“混沌使徒”的“存在性牺牲”)发生了根本性的理念碰撞,差点导致该处长城结构的不稳定坍缩!
融合,带来了希望,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阵痛。
长城意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它既要引导种子,又要安抚自身内部因规则融合而产生的各种“不适”与“冲突”。它的集体灵智在疲惫、痛苦与看到修复希望的喜悦中剧烈摇摆,其光芒明灭不定,仿佛风中残烛。
“归一者”的观测变得更加密集。它清晰地记录着每一次规则冲突的数据,分析着两种不同存在形式融合时产生的“规则熵增”与“结构应变”。它的意念中,那丝极难察觉的“期待”似乎变得更加明显,但它依旧恪守着“守望协议”,没有任何介入的举动。
(融合风险超出预期。)(“引路人”不得不发出警告。)【当前融合进度0.017%,已引发规则紊乱事件1347起。继续推进,长城主体结构有崩溃风险。】
(但不能停止!)(长城意识传递出顽强而痛苦的意志。)【它是在帮助我们!它在修复我们的伤痕!这些冲突……这些痛苦……是新生必须经历的磨难!我们能承受!】
长城的决绝,感染了同盟。更多的能量,更精细的调控建议,从各个文明汇聚而来,协助长城稳定自身,疏导规则冲突。
这是一场在刀尖上行走的舞蹈,一场用现有的“存在”去赌一个更加优化、但也可能彻底迷失的“未来”的豪赌。
规则的萌芽,在与守护者的痛苦融合中,艰难地伸展着它的根须。褪色的荣光下,是涅盘重生的希望,还是共同坠入规则乱流的深渊?
守望的目光,聚焦于那交织着痛苦与生机的融合之点上,等待着答案的揭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