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只有冥寂,才值得他如此礼遇,一旁的瑶池亦如是。
冥寂微微颔首,随后携五位女仙步入宫中。
昊天收回目光,继续与瑶池一同接待其他神魔,态度却淡了许多。
……
大殿之内。
“果然如此!”
三清见冥寂与五位女仙齐至,心中暗暗点头。
这几位与道兄走得近,九个元会以来,果然都已晋入准圣中期。
他们自己是靠盘古三清的根基,而她们,则是依仗道兄。
这样看来,女娲的处境基本无忧,而他们自己,却仍隐伏危机——如今一切,全看道祖如何决断了。
“道兄,五位道友!”
三清此前与五位女仙不过点头之交,但现在她们与道兄关系匪浅,日后或许更进一步,自然要主动招呼。
冥寂轻轻点头,并未开口。
“见过三位道友!”
五位女仙也纷纷回礼。
三清修为高深,结个善缘总是好的。
众人依次落座之后,其他神魔与大能才陆续进入大殿。
“妹妹,你已晋升中期了?”
伏羲坐下后,察觉妹妹女娲的道韵气息,发现她竟比自己更早迈入准圣中期。
我本以为自己能在三次讲道期间突破,却没料到妹妹竟抢先一步迈入中期。
恐怕等我晋升中期时,她都要斩却二尸了。
“多亏道兄相助,我们才能突破!”
女娲含笑说道,西王母、后土、羲和与常曦纷纷转头望来,嫣然颔首。
伏羲心中暗自怅然。
为何自己未能获得这般机缘?难道只因我不是女仙?
但想到妹妹能得到道兄扶持,他还是由衷欢喜。
若妹妹与道兄真能结成良缘,那更是天大的喜事。
他察觉另外四位女仙注视道兄的目光中毫不掩饰的情意,自然明白她们的心意。
这倒也合乎常理——毕竟那是道兄。
换作其他大能,怎会有这般景象?
他收敛心神,决心继续勤修。
先冲中期,三讲之后再图斩却二尸。
若再不奋进,就要被妹妹远远甩开,这如何能忍?
伏羲眼中掠过决然,一边等候道祖开讲,一边分心参悟自身天机之道。
……
三千年弹指而过,所有神魔尽数到齐。
初来者满面兴奋,而三次皆至的顶尖大能则更显期待。
他们皆欲验证红云昔日所言——那座位是否真与证道相关?若果真如此,讲道之后势必掀起波澜。
证道机缘可是圣人位格?那会是怎样的契机?道祖会赐予其他成圣机缘么?
众神心念起伏,神色变幻,皆在等待此事将走向何种局面。
……
“咚!”
大道钟声骤响,众神魔灵台一清,当即收敛心神进入悟道之境。
“恭迎老爷!”
瑶池与昊天躬身行礼。
“拜见道祖!”
众神齐声喝道,冥寂亦拱手致意。
鸿钧道祖高坐云台,目光扫过全场,朝冥寂微微颔首。
一切进展皆在预料之中。
至于红云——这枚棋子此刻才真正开始发挥作用。
他招惹冥寂虽出意料,却无伤大雅。
只要他接下鸿蒙紫气落入洪荒,后续如何已不重要。
涟漪必将化作惊涛,终将推向注定的终局。
“此番讲道,乃是贫道最后一次阐述圣人与混元之道,尔等需静心聆听!”
道祖缓缓开口,目光扫过众神魔。
此番除却冥寂外,三清能领悟的怕是有限。
不过这也无妨,他们境界尚浅,远不及冥寂此时的道行,能领悟多少皆看各自机缘。
……
“道干既育,有物成体。
元气剖判,刚柔始分,清浊异位……”
“天成于外,地定于内。
天体于阳,故圆以动;地体于阴,故平以静。
动以行施,静以合化,堙郁构精,时育庶类,斯谓太元,盖乃道之实也!”
道祖话音落下,圣人大道异象接连显化。
众神魔凝神参悟,然而准圣之下的修士几乎无法听懂,只能借此难得的环境修炼自身之道。
即便是准圣层次,也仅能捕捉数缕道意。
唯有三清、女娲等人稍好些。
冥寂虽能领悟较多,但随着讲道深入,也有诸多未能尽解之处。
毕竟道祖所讲乃混元与圣人之道。
冥寂虽明悟自身证道之机,终究未成圣果,比三清领悟更深已属不易。
他将尚未参透的部分一一记下,留待日后继续悟道修行。
有《混元无极毁灭道经》相助,冥寂的悟道进程颇为顺畅,连鸿钧道祖也略感意外。
不过道祖并未多作停留,此时讲道已持续三个元会,以冥寂的境界能跟至此处,已属难得。
后续六个元会的讲道,冥寂能领悟多少,全凭自身造化。
道祖将讲至自身道行所及便止,余下皆看个人缘法,他也无法再多相助。
……
……
紫霄宫,大殿之上!
“天以阳回,地以阴淳。
是故天致其动,禀气舒光……”
“地致其静,承施候明。
天以顺动,不失其中,则四序顺至,寒暑不减,致生有节,故品物用生!”
“地以灵静,作合承天,清化致养,四时而后育,故品物用成!”
……
道祖口诵真言,字字化作金莲,盘旋飞舞于紫霄宫中,弥漫着浩瀚深邃的道韵。
“咻——”
一朵金莲没入冥寂眉心,助他拓展道基,加深对毁灭大道的领悟。
周身道韵愈发凝实厚重。
“嗡!”
一颗命星悬浮于庆云之顶,毁灭法则缠绕其上,神光映照着被氤氲之气笼罩的庆云,一股骇人的大道气息弥漫在冥寂周围。
许多原本听不懂道祖讲道的神魔与大能,骤然神色惊变,睁眼望向最前方那位 ** 当世的顶尖存在,脸上浮现难以置信之色。
“道兄修为竟恐怖如斯!”
不少大能暗自惊叹,如此存在,招惹他之人皆是不智之辈。
先前那几位确实愚不可及,最终能侥幸保全性命已是万幸。
此刻感受着那逸散的大道气机,几乎要将自身元神与道基崩碎,那股毁灭之力着实令人胆寒。
从今往后,他们遇见道兄定当退避三舍。
诸多大神通者早已下定决心,纵使涉及证道机缘的**席位,也绝不敢与道兄相争。
实在可怕!
道兄虽未展露全部实力,但已足够令他们心生畏惧,不敢存有半分妄念。
如今道兄修为愈发精进,日后更无人敢生异心。
而女娲与道兄关系日渐亲密,未来或成道侣。
自第三次讲道伊始,见证二人情状后,不少大能与神魔已将女娲从谋求名单中剔除。
余下三清与西方二位,尚可争上一争。
不过时机尚早,还需观望是否真与证道相关,且看道祖是否继续施以庇护。
若道祖仍加庇护,便难以下手;若无庇护,事情就好办多了。
那位身负**、仍在参悟的红云,也牵扯诸多因果,此番定然难逃卷入。
对于此人,第二排早有诸多大能心怀不满,他的处境恐怕不容乐观。
故而眼下众人都静待后续发展。
众大神通者震惊地注视冥寂片刻后,方收回目光,借着这绝佳修行环境,继续参悟自身大道法则。
既然听不懂道祖讲道,若再不借此良机修行,岂非白白错失机缘?
尤其是初次前来听道的大能与生灵,此刻皆沉浸于自身修行之中。
又过一元会,除却最顶尖的那批大神通者外,其余准圣大能已全然无法领悟道祖讲道内容,纷纷转入自身修行。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天有九位,地有九域……”
“天有三辰,地有三形;有象可效,有形可度。
情性万殊,旁通感薄,自然相生,莫之能纪!”
道祖讲道持续至第五个元会时,除第一排外,再无神魔与大能可领会分毫。
第六个元会结束时,除了冥寂、三清与女娲之外,其余众人皆沉浸于自身的修行与领悟之中。
如此道境难能可贵,纵使一时无法完全领会,仍可借此机缘继续精进,可谓佳遇。
至第七个元会,元始、通天与女娲所能理解的玄妙亦所剩无多,三人皆转而专注自身修行。
唯冥寂与太上仍能勉强捕捉道音中残存的一丝真意,继续聆听参详。
哪怕只得一缕道韵,亦有大益。
第八个元会起,太上已无法参透任何大道文字。
而冥寂虽坚持听到第八元会终结,待到第九元会展开时,却也一字难明。
虽历经八轮元会听讲,冥寂最终所能融会贯通者,不过五六之数。
如此领悟已属超凡,更因有《混元无极毁灭道经》相助,否则所得恐怕与太上相类。
即便领悟过半,其中真谛仍须继续参修方可透彻。
至于太上,若能收获三成道韵,便已是惊世之资。
坐于第一排、第二排者所得更为有限,其后诸众虽历听讲,实则如风过耳,未得真传。
纵是初闻时略有所得者,待到整理感悟时,亦发现道韵如流水逝去,未能存留半分。
此番讲道本非为寻常修士所设,初闻时若未能立时突破,待至后期梳理所得,终将空手而归。
徒闻道音,却无实质!
……
最后一元会中,道祖讲道愈发恣意纵横,不再顾及听众修为局限,语速渐疾,将自身对圣境的领悟尽数阐发。
至此元会终了,道祖已讲至自身道行所及的最高境界。
历经九元会阐道,道祖亦对大道生出崭新体悟,遂静心凝神,巩固道基。
而此时所有神魔与大能,仍沉浸于各自的悟道之境。
道祖未急于唤醒众人,一方稳固境界,一方勤修不辍,各有所得。
如是又过万余年,道祖已将新悟大道法则彻底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