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坛的“电子厂”宇宙,发展至今,已呈现出一种奇特的二元结构。
一边,是山东泰山刘洋厂长成功转型升级,从“流失阵地”到“留住底线”,虽然偶尔仍有“次品”流出,但总体向着“高新技术企业”稳步迈进;上海海港在穆斯卡特“神经病”般的战术整活和“灵魂链接器”的加持下,偶尔能踢出让人眼前一黑的“科幻足球”;上海申花则迎来了天价外援马夏尔厂长,虽然续航能力堪比老年代步车,但偶尔的“灵感迸发”也能值回票价。中超联赛,就在这种时而抽象、时而惊艳、多数时间平淡的节奏中缓慢推进。
而另一边,真正意义上的“国足总厂”,却仿佛陷入了永恒的时空循环。每一次国际比赛日,就像是一次固定的“产品质量抽检”,而结果,往往惊人的一致——不合格率居高不下。
又是一场世预赛关键战。赛后,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
网络瞬间爆炸,速度比国足防守反击快得多。
“退钱!!!(经典永流传)”
“脸都不要了!(教科书级定式)”
“我上去都能踢!(虽然但是,大概率不行)”
“海参吃多了,跑不动了是吧?”
“保护性接应!绝对是保护性接应!你看他那个跑位,完美保护了场边的广告牌!”
“电子厂总厂今天流水线又故障了?这产品质量,连越南分公司都快比不过了!”
“建议严查!是不是又‘脸’上足球了?‘脸’对脸防守,‘脸’射门!”
“RNm,退钱!(情绪稳定版)”
“揭幕战、生死战、荣誉战、火车站……这流程我都能背了。”
“国足:赚钱嘛,生意,不寒碜。球迷:寒碜!很tm寒碜!”
国足总厂的“产品”,似乎永远停留在“概念机”阶段,参数看着还行(身体、偶尔的技术),但一投入使用就死机、卡顿、蓝屏,兼容性极差(无法形成整体),用户体验极度糟糕。
巨大的失望和愤怒之后,往往伴随着一段时间的沉寂和……新的希望?或者说,是习惯性的自我欺骗?
足协再次出手!新一轮的“厂区改革”方案重磅出台!
《关于深化国足电子厂管理体制与激励机制改革,促进产品质量全面提升,力争实现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宏伟目标的若干意见(试行草案第三十八版)》
标题长得需要换气才能读完。
内容依旧琳琅满目:聘请国际知名顾问(可能来自足球强国第三世界)、组建青年才俊预备队(新的彩票)、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开会、写心得)、优化联赛结构(U23政策、球队中性名…)、引入高科技训练设备(可能用来监测球员吃海参后的心率变化)……
网友们已经麻木了:
“尊嘟假嘟?又来?”
“好好好,这么玩是吧?第38次尝试刷机了?”
“建议直接恢复出厂设置!”
“足协:我们要相信过程!球迷:过程呢?我们只看到‘过’,没看到‘程’!”
“求求了,别改革了,再改下去,电子厂要改造成殡仪馆了……”
“佛系看球了,家人们。输赢看淡,不服……也得服。”
然而,就在这一片绝望与调侃的混沌之中,一场极其特殊的“全厂职工代表大会”,在某种不可言说的力量推动下,悄然召开了。
与会者包括:足协领导(总工程师)、国家队教练组(车间主任)、历届国脚代表(老师傅、老师叔)、现役国脚(一线员工)、媒体代表(质检员)、以及几位被“特邀”的、以喷国足着称的网红球迷(极端用户代表)。
会场气氛极其诡异。领导照例念着又长又空的稿子,从国际足坛大势讲到国内青训基础,从荣誉感讲到使命感。
下面的“员工”们,有的眼神呆滞,有的玩着手机,有的努力憋着哈欠。
直到自由发言环节,那位以“退钱哥”为原型的极端用户代表猛地站了起来,抢过话筒,情绪激动:
“领导!俺们就想问一句!俺们这厂子,到底还能不能好了?!每次出去比赛,人家问俺是干啥的,俺都不好意思说俺是国足电子厂的粉丝!丢不起那人!”
“俺们的要求高吗?俺们不就是想看你们拼吗?跑起来!抢起来!哪怕输,也输得像个人样!”
“别整那些虚头巴脑的了!什么保护性接应?俺在工地搬砖都知道,砖掉了得赶紧捡起来,没听说还有‘保护性看砖落地’的!”
“还有那海参!能吃就吃,不能吃就别吃!吃了又跑不动,不是更让人笑话吗?”
“俺们不是不支持你们,是你们一次次把俺们的支持按在地上摩擦啊!摩擦得都快冒火星子了!”
一番话,掷地有声,句句戳心窝子。会场鸦雀无声。不少国脚低下了头。
一位年迈的“老师傅”(前着名国脚)颤巍巍地拿过话筒:
“小伙子话糙理不糙。我们那时候,条件比现在差远了,吃的什么?住的什么?但有一点,上了场,就知道玩命。为什么?怕丢人!现在呢?条件好了,反而……”
他叹了口气,没再说下去。
一位现役国脚(疑似“保护性接应”创始人)忍不住开口辩解:“我们压力也很大,网上骂得太难听了,我们都不敢看……”
“骂你们?”另一位网红球迷代表冷笑,“骂是因为还在意!等哪天没人骂了,那才是真的完了!你们看看女足!人家怎么就被夸‘YYdS’?因为人家拼出来了!成绩是骂出来的吗?是拼出来的!”
教练组(车间主任)也坐不住了:“战术没问题!是执行的问题!球员理解能力……”
媒体代表(质检员)立刻反驳:“次次都是执行问题?次次都是球员理解问题?那要教练干什么?战术板是拿来垫泡面的吗?”
会议迅速朝着失控的方向发展。各方开始互相甩锅、指责、诉苦、抱怨……
“是你们媒体瞎带节奏!”
“是你们足协瞎指挥!”
“是你们球迷要求太高!”
“是你们球员能力不行还不努力!”
“是体制问题!”
“是文化问题!”
“是土壤问题!”
眼看就要演变成一场全武行,突然,会议室的大门被推开了。
所有人愣住了。
只见门口站着几个人。
刘洋厂长穿着山东泰山的训练服,浑身是泥,显然刚训练完赶过来。
穆斯卡特教练拿着他的“灵魂链接器”和玩具麦克风,一脸“我来整活了”的表情。
马夏尔厂长……哦,他坐在门口的椅子上,戴着耳机,似乎已经睡着了。
他们的身后,竟然还有女足的代表王霜和水庆霞指导,她们的眼神清澈而坚定。
“听说,这里在开甩锅大会?”刘洋擦了把汗,声音洪亮,“俺们分厂的过来看看,有啥能学习的先进摔锅经验不?”
穆斯卡特用他那澳洲口音的中文接话:“根据我的‘神经病’战术理论,当11个个体无法形成一个有效整体时,应该考虑是不是‘操作系统’底层逻辑需要更新,而不是责怪单个‘应用程序’。”
马夏尔被队友推醒,迷迷糊糊地摘下耳机,用法语嘟囔了一句,翻译过来大概是:“嗯?开饭了?……哦,还在吵啊?所以,到底有没有人能告诉我,电子厂食堂的牛排几分熟最好?”
这几位“分厂代表”的乱入,让总厂大会的与会者们一时语塞,继而感到一阵荒谬和……羞愧。
水庆霞指导开口了,声音不大,却压过了所有的嘈杂:“我们女足条件更差,关注度更低,钱更少。我们没时间开会吵架。我们只知道,上了场,球衣胸前是国旗,就不能给她抹黑。输赢是能力问题,拼不拼是态度问题。态度,是唯一不需要天赋,只需要你点头就能做到的事情。”
王霜接着说:“我们知道男足难,压力大。但也许,你们可以试着忘记那些声音,忘记那些梗,就像我们一样,回到最本质的东西——足球。它很简单,就是用尽全力,把那个球,送进对方门里,然后守好自己的门。”
会场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足协领导(总工程师)深吸一口气,缓缓站了起来:“也许……我们真的错了。我们搞了太多形式,开了太多会,定了太多规矩,却忘了最根本的东西。”
他看向在场的所有国脚:“你们……还喜欢足球吗?还享受在场上奔跑的感觉吗?还记得最初为什么踢球吗?”
这个问题,如此简单,却又如此沉重。
没有人立刻回答。
但有些人的眼神,开始有了细微的变化。
会议没有得出任何具体的结论,也没有推出第三十九版改革方案。
但它仿佛在一潭死水里,投入了一颗小小的石子。
几天后的又一场比赛。
国足队员们上场时,表情依然凝重。
比赛过程,依然磕磕绊绊。
但是,细心的球迷发现,有些东西不一样了。
那个以前经常“保护性接应”的球员,竟然有一次疯狂回追了三十米,虽然最后铲球犯规了,但他爬起来时,眼里有火。
那个被骂“躲球”的中后卫,在一次定位球防守中,用脸挡住了对方的近距离爆射(真·脸上足球),当场鼻血横流,却简单处理后坚持比赛。
虽然最终比赛还是输了,但终场哨响时,全体队员都瘫倒在草地上,不是习惯性的麻木,而是那种真正拼尽全力后的虚脱。
网络上,骂声依然有,但多了些不同的声音。
“虽然还是输,但今天好像……拼得还行?”
“那个用脸挡球的,黑转路了。”
“今天这‘产品’,虽然还是‘次品’,但好像是‘努力过的次品’?”
“要不……再信一次?”
“国足电子厂今天的企业文化是‘拼搏’?尊嘟假嘟?”
没有人知道这次“回光返照”能持续多久。
国足总厂的未来,依旧迷雾重重。是最终破产清算,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还是痛定思痛,刮骨疗毒,虽然过程缓慢而痛苦,但终于有一天,能摸到“科创板上市”(再次冲出亚洲)的门槛?
答案,无人知晓。
这个关于中国足球的,充满了梗、无奈、愤怒、偶尔希望、以及巨大荒诞感的“电子厂”故事,似乎永远写不到真正的结局。
它就像一场漫长的、没有尽头的联赛。
你知道主队大概率会输,会给你添堵。
但你总会在下一个比赛日,下意识地打开直播。
一边骂着“RNm,退钱”,一边心里存着一丝渺茫的期望。
也许,这就是中国足球。
它的魅力(如果还有的话),可能早已超越了胜负本身。
它成了一种全民参与的、大型的、沉浸式、持续性的……行为艺术。
全剧终?
不。
只要足球还在滚动的。
只要球迷还在骂的。
只要海参还在供应的。
国足电子厂的故事……
就永远,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