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转之眼,心象之门”——这八个字与他刚刚建立的星轨动力学模型产生了奇异的呼应。那些被他标记为“能量枢纽”的节点,在模型中正是能量流转的关键与视界中心。
“心象……”江屿靠在椅背上,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重复着这个词。这与之前验证的“内在平静”一脉相承,却又更进一步。
它暗示着,要真正理解甚至通过这些“流转之眼”,需要的可能不仅仅是理性的计算和平静的状态,更涉及到某种……内在意象的投射或共鸣?这已经完全超出了传统物理学的范畴,涉足了意识与物质交互的模糊地带。
洛薇薇看着他陷入沉思的侧脸,没有打扰。她能感觉到,江屿正站在他认知边界的前沿,尝试去理解和接纳一种全新的、与他过往信仰相悖的可能性。这种挣扎与探索,让他身上那种纯粹的理性气质,多了一份人性的张力。
她悄悄起身,走到角落的小厨房区,重新烧了一壶水,找出了之前带来的、品质极好的明前龙井。她不太懂茶道,只是凭着感觉,将碧绿的茶叶放入白瓷盖碗,用适当温度的水缓缓冲泡。清雅的茶香渐渐弥漫开来,驱散了部分仪器运行产生的焦灼感。
片刻后,江屿似乎从深沉的思考中暂时抽离,他揉了揉眉心,脸上带着明显的疲惫。连续高强度的脑力工作,即使是他也感到有些吃不消。
“喝点茶吧,刚泡的。”洛薇薇适时地将一杯澄澈碧润的茶汤递到他手边。
江屿道了声谢,接过茶杯。温热的瓷壁熨帖着指尖,清幽的茶香钻入鼻尖,让他紧绷的神经稍稍松弛了一些。他抿了一口,茶汤甘醇,回味悠长。
“有什么新发现吗?”洛薇薇在他旁边的椅子上坐下,轻声问。
江屿看着屏幕上定格的星轨模型,那些被标记为“流转之眼”的节点正散发着模拟的能量光晕。“顾先生提供的符号,与模型中的能量枢纽高度契合。‘心象之门’的注释……指向了一种非传统的认知和交互方式。”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这可能需要……超越数据本身的直觉,或者某种更深层的内在体验。”
他能如此平静地陈述这个与他根基相悖的观点,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转变。洛薇薇心中微动,看着他被屏幕光勾勒出的、带着疲惫却异常认真的轮廓,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愫悄然蔓延。
“那就先别想了,让大脑休息一下。”洛薇薇声音柔和,“有时候,答案会在放松的时候自己浮现。你上次不也是这样发现‘静默共鸣’的吗?”
江屿沉默了一下,目光从屏幕上移开,落在地板上一道斜长的阳光光斑上。窗外,已是黄昏时分,夕阳给城市镀上了一层暖金色。
“嗯。”他低低地应了一声,算是接受了她的建议。他放下茶杯,身体向后完全靠进椅背,闭上了眼睛,似乎真的在尝试放空自己。
工作室里安静下来,只有设备低沉的运行声和彼此轻缓的呼吸声。茶香袅袅,在空气中与冰冷的数据气息交织。洛薇薇也没有再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休息,看着夕阳的金光一点点爬过他的手臂、肩膀,将他略显凌乱的发梢染成温暖的色调。
这一刻,没有迫在眉睫的谜题,没有复杂的人际网络,只有一种基于理解的陪伴,在数据奔流的间隙里,提供着短暂的喘息与宁静。而那扇名为“心象”的门,或许正需要在这样的宁静中,才能被悄然叩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