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论坛的幽灵
服务器残骸的金属碎片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小李戴着防割手套,指尖捏起一块嵌着芯片的主板。三天前这里还是规则组的核心数据中心,现在只剩烧焦的线缆缠成蛛网,空气中弥漫着电路板烧毁的焦糊味。他的规则手环亮着微弱的红光,显示“权限临时解锁:论坛数据恢复中”——这是用三张“增重期兑换券”从黑市换来的权限,据说能看到被规则组强行删除的最后一批论坛数据。
“滋滋——”主板接入便携式解码器时,屏幕瞬间爆出一片雪花,随后跳出一行行乱码,像被人用钝器砸过的文字。小李调大解析强度,乱码渐渐规整,露出“#规则组血债”的话题标题,发帖时间停留在规则组清剿论坛的前一分钟。
“终于找到了……”他喃喃自语,指尖在触摸屏上快速滑动。置顶帖是个匿名账号发布的长文,配图是张拼接的照片:左边是规则组高层在私人会所举杯的画面,每个人面前都摆着标注“特供”的营养剂;右边是收容所里骨瘦如柴的少年,手腕上的手环显示“体重32公斤”。
“规则组的‘特供粮食’里掺了‘代谢促进剂’,”小李念出帖子里的文字,声音发紧,“而给普通人的‘普惠营养剂’却加了抑制吸收的成分,这就是为什么高层体重个个超标,底层却成片成片地掉秤。”
他点开评论区,最热门的一条来自账号“土豆芽”,时间戳显示在清剿前30秒:“我爸是护孙队的,昨天他偷偷告诉我,规则组正在修改‘健康体重标准’,要把16-50岁的标准体重下调3公斤,说是‘优化资源分配’,其实是想把更多人划入‘异常个体’,好名正言顺地关进收容所。”
下面紧跟着一条回复,来自“老槐树”:“何止啊,我侄女在规则组食堂当帮厨,说他们每天倒掉的剩饭里,光是没开封的营养剂就够一个社区吃三天,宁愿过期销毁,也不给收容所的孩子分一粒。”
小李的手指顿住了——“老槐树”这个账号,他认得,是赵爷爷的化名。老人上周在收容所“突发心脏病”去世,规则组给出的死亡证明上写着“自然死亡”,现在看来……他不敢深想,继续往下翻,看到一条被标红的警告评论:“小心‘幽灵账号’,规则组用AI伪装成普通用户混在论坛里,专门钓鱼,我昨天说要举报,今天就被通知‘体重异常’,差点被拖去强制减重。”
这话刚看完,解码器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声,屏幕上的文字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像被无形的橡皮擦抹去。小李赶紧启动备份程序,看着进度条一点点爬升,心脏狂跳——他知道这是规则组的“数据清除残留程序”被触发了。
“10%…30%…70%…”他盯着进度条,忽然注意到消失的文字里,反复出现“置换功能”这个词。有个匿名帖提到:“规则组的‘技能置换’根本是骗局,你用十年练就的手艺换来了7天增重期,他们转手就把你的技能注册成专利,再反过来告你侵权。”下面附了份判决书截图,原告是规则组旗下的公司,被告是个面包师,只因用了祖传的发酵配方,就被判定“盗用规则组技术”,罚得倾家荡产。
进度条卡在99%时,屏幕彻底黑了下去。小李摸出备用硬盘,确认备份成功后,才松了口气。他靠在冰冷的服务器残骸上,看着远处巡逻队的探照灯扫过夜空,突然想起林夏说过的话:“幻想里的公平,其实早就被规则组藏进了代码里。”
这时,解码器收到一条加密信息,发件人是“张凯”。点开后只有一张照片:张凯站在收容所的窗边,手里举着张纸条,上面写着“论坛的幽灵在收容所西墙第三块砖后”。小李瞳孔一缩——西墙第三块砖,正是赵爷爷生前常靠坐着晒太阳的地方。
他收拾好设备,趁着探照灯扫过的间隙,猫着腰朝收容所跑去。月光下,西墙的砖块在地上投下参差的阴影,第三块砖果然是松动的。抠开砖缝,里面藏着个生锈的铁盒,打开后,发现是叠泛黄的纸,最上面一张是赵爷爷的笔记,字迹抖得厉害:“论坛被封那天,我藏了份规则组高层的体重记录,张胖子(规则组副局长)三个月前还180斤,现在200斤,他的营养师是我老战友,说每天给的营养剂里掺了‘增重素’,而给孩子们的,是‘清体散’…这哪是规则,这是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啊…”
纸页间夹着张照片,赵爷爷站在论坛服务器前,手里举着“#规则组血债”的打印件,笑得露出豁了颗牙的牙床。小李摸着照片里老人的笑脸,突然明白那些消失的论坛数据为什么重要——那不是单纯的抱怨,是无数个被规则压垮的人,用最后的力气发出的呼救。
远处的巡逻队又开始移动,探照灯的光晕越来越近。小李把铁盒塞进怀里,看着收容所里亮着灯的窗户——那里住着和他一样等着真相的人。他知道,这些碎片拼起来的,不仅是论坛的幽灵,更是能戳破规则组谎言的利刃。
“林夏说得对,”他低声自语,握紧了怀里的铁盒,“幻想终究是幻想,要让更多人看清真相,还得靠这些带血的证据。”
夜风吹过废墟,带着服务器的焦糊味,也带着一丝微弱的希望——就像赵爷爷笔记最后写的:“总有年轻人敢把真相挖出来,就像当年我们敢反抗饥荒一样。”小李抬头望向星空,仿佛能看到无数个“土豆芽”“老槐树”在夜色里亮起微光,那是论坛的幽灵,也是不肯熄灭的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