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的历史课,阳光透过教室后排的窗户,在课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讲台上,历史老师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几分期待:“接下来我们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每组负责制作一份关于‘古代文明成就’的 ppt,下周进行课堂展示,计入平时成绩。”
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刻响起了窸窸窣窣的讨论声,同学们纷纷寻找熟悉的搭档,原本安静的课堂瞬间变得热闹起来。苏沐橙下意识地看向身边的语文课代表,刚想开口组队,就被老师的声音打断了。
“为了促进大家文理思维的融合,这次分组我来安排。” 历史老师拿起手里的分组名单,目光扫过全班,“第一组:张浩、李雨桐;第二组:苏沐橙、江衍……”
“什么?” 苏沐橙猛地抬起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手里的历史课本差点掉在地上。她和江衍?被迫一组?
旁边的江衍也愣了一下,眉头微蹙,显然也对这个分组感到意外。自从涂鸦战之后,两人的关系刚刚缓和,虽然依旧会拌嘴,但多了几分心照不宣的默契,可真要一起合作完成任务,苏沐橙心里还是没底 —— 他们连涂鸦都能吵起来,做 ppt 还不得闹翻天?
“老师,能不能换组啊?” 苏沐橙下意识地举手,语气里带着一丝抗拒,“我和江衍的思维方式差异太大了,合作起来可能不太顺利。”
“正是因为思维方式不同,才要互相学习嘛。” 历史老师笑着摇头,语气不容置疑,“之前班主任跟我提过你们的‘文理互补’,这次小组合作正好是个实践机会。我相信你们俩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周围的同学纷纷露出看热闹的表情,语文课代表凑过来,小声调侃:“沐橙,加油!和江衍大神合作,你的 ppt 肯定能拿高分!”
“什么高分啊,我看是吵架大会还差不多。” 苏沐橙小声嘀咕,心里满是无奈。她转头看向江衍,发现他也在看她,眼神里带着一丝同样的无奈,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既然是老师安排的,就合作吧。” 江衍率先打破沉默,语气平淡,“早点确定主题,早点开始准备,不影响月考复习。”
苏沐橙点点头,心里虽然不情愿,但也知道老师的决定无法更改。她拿出笔记本,准备和江衍讨论主题:“那我们先想想做什么主题。古代文明成就太多了,文学、科技、艺术、制度……”
“古代科技与逻辑。” 江衍直接开口,语气带着一丝笃定,“比如祖冲之的圆周率推导、张衡地动仪的力学原理,这些成就背后都蕴含着严谨的逻辑思维,既有历史价值,又有理科深度,容易做出亮点。”
“不行!” 苏沐橙立刻反驳,“科技逻辑太枯燥了,ppt 做出来肯定没人愿意看。而且历史课的展示,应该更有温度和感染力才对。”
“温度不能当成绩。” 江衍挑眉,“ppt 的核心是内容的深度和逻辑的严谨性,不是单纯的情感渲染。古代科技的逻辑演变,能体现文明的进步,比单纯讲文学更有说服力。”
“你就是觉得文科的东西没价值!” 苏沐橙的火气瞬间上来了,“我觉得‘古代文学与辩论’更好!比如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辩论、魏晋名士的清谈,既结合了文学知识,又能联系到辩论技巧,既有历史厚度,又有互动性,展示的时候还能现场模拟辩论,肯定比你的科技 ppt 有意思多了!”
“有意思不代表有价值。” 江衍摇摇头,“纵横家的辩论更多是权谋话术,缺乏逻辑闭环,而且文学主题的 ppt 很容易做得空洞,没有实质内容支撑,拿不到高分。”
“你胡说!” 苏沐橙气得脸颊发红,“古代文学里的辩论充满了智慧,比如《战国策》里的辩论案例,逻辑严密,言辞犀利,怎么就没有价值了?你就是对文科有偏见!”
“我没有偏见,只是客观评价。” 江衍的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较劲,“科技成就有明确的史料记载和数据支撑,逻辑清晰,容易梳理脉络;而文学辩论的主观性太强,很难做出严谨的分析,展示效果会大打折扣。”
两人的争执吸引了周围同学的目光,张浩凑过来笑着说:“你们俩这刚缓和的关系,不会因为一个 ppt 主题又吵起来吧?要不折中一下,既做科技又做文学?”
“不行,主题必须聚焦,不然 ppt 会显得杂乱无章。” 苏沐橙和江衍异口同声地反驳,说完又同时愣住了,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讶和一丝无奈。
“你看,连反驳都这么默契,说明你们俩其实很合拍。” 张浩笑得更开心了,“不如好好商量一下,找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主题。”
苏沐橙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情绪:“我不是不能接受科技主题,但能不能稍微兼顾一下文学的温度?比如在讲科技的同时,提一下相关的文学记载,让内容更丰满。”
“没必要。” 江衍摇摇头,“主题聚焦才能深入。如果既讲科技又讲文学,两边都讲不透,反而影响效果。而且你的‘古代文学与辩论’,完全可以简化成逻辑分析,和我的主题本质上是相通的,但你的角度太片面。”
“谁片面了?” 苏沐橙又想反驳,却被历史老师的目光制止了。
“苏沐橙、江衍,讨论可以,但不要吵起来。” 历史老师走过来,笑着说道,“你们俩的主题其实都很好,一个偏理科逻辑,一个偏文科情感,正好体现了文理互补。不如你们再深入想想,有没有可能把两个主题结合起来?”
“结合?” 苏沐橙愣住了,“怎么结合?古代科技和文学辩论,完全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啊。”
“当然可以。” 历史老师点点头,“比如古代科技成就的传播与辩论,很多科技发明在当时都引发了争议和辩论,比如造纸术的推广、活字印刷的优劣之争,既涉及科技原理,又包含辩论过程,不就把两者结合起来了?”
苏沐橙眼睛一亮:“这个思路不错!既有钱学森先生说的‘科技与人文并重’,又能结合我的辩论特长和江衍的逻辑优势!”
“我不同意。” 江衍却摇了摇头,“科技的核心是原理和成就,辩论只是附属品,把辩论作为重点,会偏离科技的核心,显得本末倒置。”
“怎么会本末倒置?” 苏沐橙立刻反驳,“辩论是思想的碰撞,古代科技的进步,很多时候就是在辩论中推进的。比如地心说与日心说的辩论,虽然是西方的,但本质是一样的,通过辩论才能让真理浮出水面。”
“我们要做的是中国古代文明成就,日心说的例子不适用。” 江衍的语气依旧坚定,“而且科技的进步靠的是实验和推导,不是辩论。辩论只能传播观点,不能创造科技。”
“你简直不可理喻!” 苏沐橙气得攥紧了拳头,“历史老师都说这个思路可行了,你为什么非要反对?你就是不想让我的特长发挥出来!”
“我只是想让 ppt 更有价值。” 江衍的眉头皱得更紧了,“如果按照你的思路,ppt 会变成辩论展示,而不是历史成就介绍,偏离了作业的要求。”
历史老师看着两人又要吵起来,赶紧打圆场:“好了好了,你们俩都有道理。这样吧,这节课剩下的时间,你们各自整理自己的主题思路,下节课我们再一起讨论,确定最终方案。记住,小组合作的关键是互相妥协,不是固执己见。”
说完,老师便转身离开了,留下苏沐橙和江衍面面相觑。教室里的讨论声依旧热烈,可他们之间的气氛却再次变得紧张起来,课桌上那道浅浅的白色横线,仿佛又成了不可逾越的鸿沟。
“哼,整理就整理!” 苏沐橙转过头,拿出笔记本,开始认真梳理 “古代文学与辩论” 的主题思路。她写下战国纵横家、魏晋清谈、唐宋论说文等关键词,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拿出足够有说服力的方案,让江衍同意她的主题。
江衍也拿出物理笔记,在空白处写下 “古代科技与逻辑” 的框架,从天文、历法、数学、力学等方面展开,列出祖冲之、张衡、墨子等代表人物,眼神里带着一丝倔强:他也一定要让苏沐橙明白,科技主题的深度和价值。
接下来的半节课,两人都没有说话,各自低头整理思路,偶尔抬起头,目光在空中撞了个正着,又赶紧移开,空气中弥漫着微妙的较劲氛围。
苏沐橙整理着思路,心里却有些动摇。她不得不承认,江衍的科技主题确实有深度,而且容易做出逻辑清晰的 ppt。可她真的很想做辩论相关的主题,这不仅能发挥她的特长,还能结合她在辩论队的经历,让 ppt 更有个人特色。
江衍看着自己整理的框架,心里也有些犹豫。他知道苏沐橙的辩论特长很突出,如果能结合起来,ppt 的展示效果可能会更好。可他还是觉得,科技主题更符合历史作业的要求,也更能体现文明的进步。
下课铃声响起,苏沐橙把笔记本合上,看着江衍:“我已经整理好思路了,下节课我们一起讨论,我相信我的主题更适合。”
“未必。” 江衍也合上笔记,语气里带着一丝较劲,“我的方案更有深度,更能拿到高分。”
“高分不代表好的展示效果!” 苏沐橙反驳道。
“好的展示效果必须建立在有价值的内容上!” 江衍立刻回应。
两人又争执了起来,直到语文课代表和张浩过来拉架,才各自作罢。
“你们俩真是,怎么什么都能吵起来?” 语文课代表无奈地说,“不就是一个 ppt 主题吗?互相妥协一下不就好了?”
“我已经妥协了,是他不肯让步!” 苏沐橙说道。
“我也没有固执己见,是她的主题偏离了作业要求!” 江衍反驳道。
张浩笑着说:“好了好了,下节课还有历史老师帮忙调解,肯定能确定主题的。现在先去吃饭吧,再吵下去,饭都凉了。”
苏沐橙和江衍对视一眼,都没有说话,只是各自拿起书包,跟在同学身后走出教室。
走出教学楼,阳光正好,可苏沐橙的心里却布满了乌云。她看着身边的江衍,心里既无奈又不服气。为什么他们总是这样,明明是一件小事,却总能吵起来?难道他们真的就无法好好合作一次吗?
江衍也在思考着同样的问题。他看着苏沐橙倔强的侧脸,心里泛起一丝复杂的情绪。他不是故意要和她作对,只是觉得科技主题确实更合适。可看到她生气的样子,他又有些不忍心。
“要不……” 江衍犹豫了一下,开口说道,“我们可以把两个主题各占一半,前面讲古代科技成就,后面讲相关的辩论和传播,这样既兼顾了深度,又有互动性。”
苏沐橙愣了一下,没想到江衍会主动妥协。她心里的火气瞬间消散了大半,嘴角忍不住上扬:“真的吗?你愿意让步?”
“不是让步,是合理折中。” 江衍的脸颊微微发红,赶紧移开目光,“这样既符合作业要求,又能发挥各自的特长,对双方都好。”
“好!” 苏沐橙点点头,心里的乌云瞬间散去,阳光照进心里,暖洋洋的,“那我们下节课就按照这个思路讨论框架!我负责后面辩论和传播的部分,你负责前面科技成就和逻辑的部分,我们分工合作!”
“可以。” 江衍的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笑容,“不过,你的部分要注意逻辑严谨,不能只注重情感渲染;我的部分,你也可以提建议,让内容更有温度。”
“没问题!” 苏沐橙的心情豁然开朗,“我们一定能做出最好的 ppt!”
两人并肩走着,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拉长了彼此的身影。之前的争执仿佛已经被抛到了脑后,只剩下合作的期待和一丝心照不宣的默契。
可他们都不知道,这个折中的方案真的能顺利实施吗?在接下来的框架讨论中,他们会不会因为细节问题再次发生争执?而且,月考和作文竞赛即将到来,他们能兼顾好 ppt 制作和复习吗?
更重要的是,这次被迫的小组合作,会让他们的关系更进一步,还是会因为更多的接触而产生新的矛盾?那个看似妥协的折中方案,背后是不是藏着彼此都未曾察觉的心意?
夕阳西下,两人的身影渐渐远去,留下一串轻快的脚印。这场关于 ppt 主题的拉锯战,暂时以折中的方式落下帷幕,可小组合作的挑战才刚刚开始。而这一切,都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慢慢揭开答案,让两人之间的故事,朝着更加微妙和未知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