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思齐似乎没想到林之南开口的第一句话,竟然是这件事。
顿时,他就无措得有些慌乱起来。
“我、我不是……”
他似乎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最后硬气地扭头不看林之南。
“我也是看在曾经咱们是同学的份上。”
“谢谢。”林之南莞尔。
她从口袋里摸出一直放在身上的8元钱,“韩同学,这8块钱,你一直忘在我这里了。”
“你!我不要。”韩思齐气闷。
“你帮了我那么大的忙,之前那块表就当做是我的谢礼了。”林之南换了一个理由。
韩思齐皱眉,脸色不怎么好看。
“你先别急着拒绝,这只是我一点心意而已。如果你不肯接受,我又怎么好意思接受你的好意?”林之南把话说得很明白。
她并不想和韩思齐继续保持一种暧昧不清的关系。
原主喜欢捞鱼,她只喜欢捞钱。
韩思齐的人情,她不能就这样揣着明白装糊涂。
把话说开了,才能坦坦荡荡。
韩思齐明显也理解到了林之南的意思,所以本是泛红的脸色,越来越白。
镜片下的眼睛流露出伤感,“你,非要和我分得这么清楚吗?”
“韩同学,我以为上次我已经把话说得很清楚了。”林之南在心中叹了口气。
如果可以,她真的很想把原主拽出来暴揍一顿!
韩思齐身子微微摇晃了一下,脸色更难看了。
林之南将钱塞在他手中,没有再说什么,转身离开。
该说的,该做的,她都做了。
至于韩思齐会怎么想,那是他的事。
林之南混在学生中离开附中,骑着车就回了里阳县。
她还约了张跃,趁着时间不算太晚,可以去把正事给做了。
路上,韩思齐那副受伤的样子,一直在林之南脑海中挥之不去。
看样子,她把人家大男孩给伤惨了。
明明她什么都没做,可偏偏感觉她才是那个提起裤子不认账的渣女。
越想,林之南就越觉得如鲠在喉。
她停在路边,借着休息的功夫,拿出黑色的bb机。
有困难找饭团!
“饭团,帮我想一想,什么样的礼物适合作为感谢朋友?”
林之南想了一路,把心里的不舒服归结于她给韩思齐的报酬太少了的缘故。
毕竟,韩思齐给她带去了不少生意。
虽说,就算没有韩思齐暗中帮忙,她也能卖出手表。
但不得不承认一点,韩思齐的助力,加快了她卖手表的速度,这样也能为她节省出更多时间做其他事。
“对方是学生,正在读高三,家世也不错,应该不会缺什么生活用品。要一件不那么特殊,又能表达感谢的礼物,最重要的是,不能太贵,最好不要超过50元。”
林之南想了想又补充了条件。
黑色bb机的绿色显示屏上,立马出现了字幕。
[嗯,用户需要一件适合送学生的礼物,且特别强调了预算有限的痛点……]
林之南嘴角狠狠一抽。
饭团也学会阴阳人了。
她只是不想花太多冤枉钱罢了。
[……所以根据用户的要求,我会向用户提供以下几种50元以内,适合送给学生的礼物。]
[硬核学习装备:英雄牌钢笔¥28+墨水¥5=33。赠言:在笔盒内衬红纸写‘一笔定乾坤’。]
“钢笔?有些暧昧了吧。”林之南皱眉。
她穿越前,多多少少看过一些年代剧,剧中男女主定情,女生大多数都是送钢笔,围巾之类的。
不行不行。
她好不容易才把话说清楚,不能让韩思齐继续误会下去了。
[又或者‘金陵牌’函数计算器¥42(基础款)。是这个时代罕见的高科技……]
这个不错,可上哪买?
林之南在心中将这个提议oUt掉。
[……麦乳精,价格¥18\/罐,蜂王浆,价格¥30(12支装),这个年代普遍认为的补脑神器……]
林之南:“……”营养品,韩思齐也不缺吧。
[禁忌:不要送钟表(谐音‘送终’)!]
“!!!”林之南。
林之南呼吸一窒,她还精准踩了雷点!
缓缓呼出一口气后,林之南露出微笑。“把预算提到100吧。”
[嗯,用户这次把预算从50元提升到了100元,看来是真心想送一份体面的礼物……]
呵呵。
林之南保持微笑。
又阴阳谁呢?
饭团这次给出的礼物清单,果然比之前上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林之南看得很仔细,在一通对比分析后,她觉得最合适送给韩思齐的礼物就是北京四中密卷(手抄版)。
还有什么礼物能比得上给高三学生刷卷子所带来的震撼!
只可惜,饭团虽然给出了思路,但解决方法是需要请在北京的亲友誊抄卷子。
林之南不具备这样的人脉,这个礼物显然是送不出去的。
最后,林之南在饭团的诸多推荐中,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了价值¥78的夏普录音机+¥15《新概念英语》磁带,最后剩下七块钱,她还可以买三根在这个年代就价值2.3元\/根的奶油大雪糕,回去他们姐弟三人还能尝个鲜。
完美!
解决了这件事,林之南心里舒服多了。
录音机和新概念英语的磁带,三江市的百货大楼都有卖。
这份重礼送出去,应该很体面了吧。
林之南骑着车,迎着风,嘴角轻扬。
回到里阳县,林之南熟稔地去了张跃的小院子。
院子里放着的货,已经销了快一半,看来张跃他们的速度也逐渐快了起来。
张跃一见林之南眼中就是一亮。
不是以前的被美色所迷,而是一副见到财神爷的样子。
“那边的货什么时候到?”林之南坐下后问。
张跃给她拿了冰镇汽水,“我昨天就打电话去催了,说是第一批货已经在质检了,没问题就能装车。”
林之南点了点头,喝了一口北冰洋汽水下去,整个人都舒坦了许多,刚入夏的暑气都被驱散了。
“你有做汾酒的渠道吗?”林之南直言问道。
张跃愣了一下:“汾酒?南姐,你想卖酒?”
“我要买酒,我要20万的汾酒,这是第一批。当然,如果你有国酒的渠道更好。”林之南认真地直视张跃。
国酒在通货膨胀时期,能从20元左右涨到290元左右的天价,如果可以她也想全部都囤国酒。
可是,这不可能。
如今的她还太渺小了,也太微不足道了。
反而是汾酒会更有把握。
之前饭团就曾经搜集过这方面的资料。
汾酒在通货膨胀时期,由原来的普通瓶装3-5元,涨到了28.2元一瓶,涨幅度达到了惊人的400%
只要她抢先囤一批货,就能借此大赚一笔!
这才是真正的第一桶金。
“20万的汾酒!还是第一批!!”张跃惊得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