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您老这眼神,像是要吃人。”林之南调侃。
林老太没好气地冷哼一声,“刚能赚点钱,就开始大手大脚了。天天往家里倒腾东西,我都是老太婆了,还给我买什么雪花膏?”
“谁说老太太就不能用雪花膏了?我乐意买给你用,谁能说啥?”林之南理直气壮。
连续两天生意大好,她承认自己是有些兴奋。
一兴奋,她就想买东西。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她想要改善家人的生活水平。
挣钱是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了提高生活品质,让自己和家人活得更自在,选择性更多一些吗?
她是享受赚钱的乐趣没错,但也不是什么貔貅,只进不出。
当然了,她也理解林老太这辈人的想法。
他们节省惯了,又经历过最苦的那几年,所以喜欢把钱攒起来,日子讲究着过。
但林之南理解归理解,不代表她认同。
反正钱在她身上,她想买什么回来就买什么回来。
“算了,我说不过你。反正钱是你自己挣的,随便你吧。”林老太无奈摇头,算是妥协了。
“奶,我心里有数。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呢,之前他们亏了太多,得好好补补才行。还有您,也要好好补补。”
“再说了,你觉得我往家里买的多,那也是因为家里缺得多嘛。”
林老太双唇动了动,意味不明地看了她一眼,最终什么都没说。
可林之南却看明白了她那眼神里的含义。
那意思是说,家里之所以缺得多,还不是因为你?
思及原主的所作所为,林之南尴尬地摸了摸鼻子。
……
今天林之南没有向林老太报账,昨天之所以说,是为了让她老人家放心。
林晓西和林晓北并不知道她在外面忙碌什么,可是有了昨晚那一出,再加上今天她带回来的东西,林晓北对她的态度也好多了。
这个好多了,仅限于他在看到她时,没有阴阳怪气的哼哼。
林晓西倒是一如既往的沉默,只是把家里的事做得更周全。
林之南给了钱,又往家里买了东西,倒是能心安理得的享受服务了。
当她把雪花膏给林晓西时,小姑娘受宠若惊得脸都红了。
家里东西多了,饭菜也都比往日好得多。
也不知道是因为林晓西的手艺好,还是因为这个年代的食材好,反正林之南吃得很香。
不像之前点外卖的时候,看着图片垂涎欲滴,结果吃了两口就毫无胃口了。
洗过澡后,林之南躺在床上想着自己的计划,美美的入睡了。
第二天,林之南又是一大早出门。
林晓西给她做了一碗丸子汤,用丸子汤下馒头,她吃得喷香。
不用绕路去县上,林之南到三江市的时间早了许多。
“妹子,今天来得早啊!正好,我把昨晚买的钱给你,那83块表都卖光了。我跟你说,还有家长带着小孩来买,一口气买了好几块的呢。”
李姐一见林之南,就笑了起来。
林之南眸中一亮。
她是觉得昨晚应该能卖掉几十块,但没想到都卖光了。
“一共是664块,你数数看对不?”李姐把钱包得很好。
林之南接过后,直接塞兜里。“不用点,李姐怎么会出错。”
这句话取悦了李姐,让她笑得更开心也自豪。
“李姐,我今天又带来了440块表,我给你留300块。”林之南开始分表。
李姐诧异,“咋?你今天不留了?”
林之南摇摇头,“不是,我打算一会去二中看看。一中这边已经熟了,有你在我放心。我看完了就会回来。”
她也是怕自己去二中耽搁了学生放学的时间,影响生意,所以才把表留在李姐这。
“好,我知道了。你放心去吧,这边有我呢。”
林之南点点头,拎着分好的表骑车走了。
三江市二中,距离一中还有点远。
林之南光骑车就骑了差不多二十分钟。
也好在她这两天骑车也练出来了,不然根本扛不住这样的奔波。
到了二中后,林之南可没找到包子铺那样的好地方。
二中门口只有些流动摊贩,林之南也跟着加入其中。
等到学生一放学,林之南就把用小木块做好的牌子挂在了车身上。
上面写着——
[来自南方,国货之光,只卖8元,先到先得。]
文字旁,画了一个简易的手表。
那个8字,也被林之南着重地标了出来,格外明显。
果然,招牌的吸引力还是蛮大的,不等林之南开始吆喝,就有学生看着招牌过来了。
“8块钱?真的假的!这可是手表!”有学生惊呼。
林之南拿出一块表,“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你们学校旁边就是派出所,我也不敢来这里买假货。我这表在一中都卖了好几天了,生意好得很。你们不信,可以向你们一中的同学打听一下。”
她说得坦荡,也不对产品吹嘘,倒是让驻足的学生相信了不少。
尤其是听到一中的学生都在买,二中的学生顿时热血上头。
有条件好的,立马就掏出钱要买。
“我买一块。”
“好的。”
“我也要一块。”
“我也要……”
只要一开张,林之南就忙了起来。
二中与一中不太一样的是,二中属于职工学校,附近好几个厂的孩子都在二中读书,所以他们家都在附近。
有些身上没钱的,就立马跑回家里要钱。
要到了钱的,又立马跑回学校买表。
林之南不知道的是,不少二中的学生跑回家和家里的说辞就是,‘人家一中的都买了,我不买,到时候影响到学习,您可别骂我不如一中的人。’
有些家长心中存疑,亲自跟了过来。
但他们根本看不出林之南手中的表有没有问题,最后反而多买了一块,两块的回去。
毕竟比起百货大楼里要票还要一两百才能买到的手表,8元钱的手表是真的香!
再说了,手表嘛,只要能走,走得准就行。
什么国货,外国货的,也没那么多人在乎。
这年头,手腕上有块手表戴着就很洋气了。
二中打开的市场比林之南想象中的还要容易,也让她更清晰的感受到了这个时代对物质的需求。
才十二点过一些,她带来的140块手表全部售罄,还有很多人没买上。
他们围着林之南不让走,直到她说明天还会来,会带更多表的时候,才得以离开。
140块表,换成了1120元,塞得林之南的包都鼓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