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中毒的消息,像一道惊雷,瞬间劈散了苏晓月因获得新证据而刚升起的一丝底气。
她自己的中毒事件尚未来得及消化,太后的中毒就将事态推向了一个更加凶险和复杂的境地。手中的陈阁老令牌仿佛也变得滚烫,眼前的账本证据在宫廷剧毒面前,似乎都显得不那么急迫了。
“具体什么情况?太医怎么说?”苏晓月强迫自己冷静,语速极快地问道,同时起身示意宫人为她更衣。无论真相如何,她都必须立刻赶往慈宁宫,姿态要做足。
王德的声音带着哭腔:“回陛下,太后娘娘半个时辰前用了晚膳后不久,便突发腹痛,随即呕血昏迷……太医说是中了钩吻之毒,毒性猛烈,万幸发现尚算及时,此刻正在全力施救,但……但情况仍十分危急!”
钩吻!剧毒!苏晓月心头寒意更盛。对方下手狠辣,是冲着要命去的!
她一边快步往外走,一边飞速思考。太后中毒,最大的嫌疑人是谁?在外人看来,无疑是她这个刚刚与太后发生过冲突、并且可能因登基大典上陈阁老之死对太后心存怨恨的新帝!
动机、时机,她都具备。这盆脏水,来得又快又狠!
慈宁宫外已是乱作一团。太后的心腹宫女太监哭跪一地,高家的几位女眷也已闻讯赶来,见到苏晓月,虽然依礼下拜,但那眼神中的惊恐、怀疑甚至怨恨,几乎不加掩饰。楚凌霄竟然也已经到了,他站在殿外廊下,面色沉凝如冰,正听着太医战战兢兢的汇报。
看到苏晓月,楚凌霄的目光扫了过来,那眼神复杂难辨,有关切(对太后),有审视,更有一种深不见底的寒意。
“陛下。”他微微颔首,算是行礼。
“母后情况如何?”苏晓月脸上堆满了恰到好处的焦急与担忧,演技全开。
“太医正在全力救治。”楚凌霄声音低沉,“初步断定是晚膳中的燕窝羹被下了钩吻之毒。”
燕窝羹?苏晓月想起云无涯字条上那句“小心汤”,心头一跳。对方果然对流质食物下手!
“查!给朕彻查!”苏晓月立刻展现出雷霆之怒,对着闻讯赶来的内务府总管和侍卫统领厉声道,“从御膳房到慈宁宫,所有经手过太后膳食的宫人,全部拿下,分开严加审讯!慈宁宫内外给朕搜个底朝天!朕倒要看看,是谁如此胆大包天,竟敢谋害太后!”
她必须表现得比任何人都愤怒,都积极。她要将自己从嫌疑人的位置上,转移到追查者的位置上。
就在这时,一名搜查的侍卫捧着一个空的瓷盅快步走来:“陛下,王爷,在慈宁宫后院的废井旁,发现了这个,经辨认,是盛放燕窝羹的盅子,已经洗净,但仍有残留气味。”
几乎是同时,一名审讯太监也来报:“陛下,御膳房一名负责清洗器皿的小太监……悬梁自尽了!在他住处搜出了这个!”那太监手中托着一个小纸包,里面还残留着少许白色粉末。
人证物证,似乎瞬间“齐全”了。指向了一个御膳房的小太监,因“未知原因”毒害太后后自杀。
太顺理成章了!顺理成章得让人心寒!
苏晓月几乎可以肯定,这是弃车保帅,是被人精心设计好的死局!那个小太监,不过是又一个被推出来顶罪的可怜虫。真正的黑手,还隐藏在幕后。
会是谁?高家?他们有必要毒杀自己的靠山吗?楚凌霄?他或许有动机,但风险太大。还是……另有其人?
楚凌霄看着那瓷盅和纸包,眼神冰冷,开口道:“陛下,既然已有线索,当顺藤摸瓜,严查这小太监的背景及近日接触之人,看是否有同党。”
他这话,看似在推动调查,实则可能是在引导方向,或者,是想看看苏晓月如何应对。
苏晓月心中冷笑,知道绝不能顺着这看似清晰的“线索”走下去,那只会落入更深的陷阱。她必须把水搅浑,把调查的主动权抓在自己手里。
“摄政王所言极是。”苏晓月先是肯定,随即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沉重而凛然,“然,此事绝非一小太监所能为!其背后必定有人主使!今日毒药能入慈宁宫,明日是否就能入朕的乾元宫?此风断不可长!”
她目光扫过在场所有人,声音提高,带着帝王的威严与决断:“传朕旨意!即刻起,成立‘宫廷安全特别调查组’,由朕亲自督领,林清砚协理,彻查此次投毒事件,以及……朕登基以来,宫内所有异常之事!包括陈阁老之死相关线索!内务府、御膳房、各宫人员,皆需配合调查,若有阻挠隐瞒者,以同谋论处!”
她再次祭出了“成立特别小组”的法宝,并且将调查范围一下子扩大了!不仅查太后中毒,还要查陈阁老之死,查所有“异常”!这是要把天捅破,把所有人的注意力从她这个“嫌疑人”身上引开,同时将自己置于调查者的绝对高位!
这就好比在公司里,当某个项目出了问题你被怀疑时,最好的办法不是自辩,而是主动申请成立一个级别更高的“危机处理项目组”,把水搅浑,把调查权抓在自己手里。
楚凌霄的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显然没料到苏晓月会来这一手。
苏晓月不给他反对的机会,继续下令:“为确保公正,调查组有权调用任何宫人问话,查阅任何部门档案!云霜!”
“奴婢在!”
“你持朕手令,带人立刻封存御膳房、内务府近三月所有物资出入记录、人员调配档案!没有朕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接触!”
“是!”
一连串的命令发出,雷厉风行,瞬间将慈宁宫外的混乱压制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人人自危的紧张气氛。苏晓月用强势的姿态,暂时掌控了局面。
她看了一眼依旧昏迷的太后寝殿方向,又看了一眼面色深沉的楚凌霄,沉声道:“母后安危,就拜托太医和摄政王多费心了。朕要去看看,‘调查组’的第一份报告何时能呈上来!”
说完,她转身,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气势,离开了慈宁宫。她知道,背后有无数道目光在注视着她,怀疑的,恐惧的,算计的。
回到乾元宫,苏晓月屏退左右,只觉心力交瘁。一天之内,遭遇投毒,获得关键证据,又面临太后中毒的栽赃陷害……这宫廷的险恶,远超她的想象。
她坐在案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这是她思考时的习惯。成立调查组只是权宜之计,是危机公关。真正的突破口在哪里?那个自杀的小太监?云无涯?还是……
她的目光再次落在那几本账册副本和陈阁老的令牌上。或许,所有的线索,最终都指向同一个方向。
夜深人静,苏晓月正准备歇下,窗外却忽然传来极轻微的“叩叩”声,像是鸟喙啄击。
她心中一动,走到窗边,轻轻推开一条缝隙。
窗外空无一人,只有夜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然而,在窗棂下方,不知何时,被人用丝线系着一个小小的、揉成一团的纸球。
苏晓月解下纸球,展开。
上面只有四个娟秀而陌生的字迹,却让她瞬间毛骨悚然:
“毒,非高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