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察连悄无声息地潜行至三家窝棚村外约一里地的一处高岗密林中,借着夜色和树木的掩护,终于看清了前方的局势。
眼前的景象让所有战士的心都揪紧了。
三家窝棚村坐落在山坳里,此刻被数十个火把形成的移动光圈隐隐包围,如同被一条燃烧的毒蛇缠绕。火光映照下,隐约可见村口用沙包、树干和冻土垒砌的简易工事后,有民兵和少量支队留守战士紧张戒备的身影。村子里一片死寂,只有零星几声犬吠和火把燃烧的噼啪声,更大的骚乱或枪声并未传来,但这片死寂反而透着令人窒息的压抑。
“狗日的,围得还真严实!”周大海压低声音骂道,指着火把移动的轨迹,“看这架势,谢文东是把能拉来的人马都拉来了,至少六七十号骑匪,把进出村的路全卡死了。这是在逼乡亲们投降,或者等村里弹尽粮绝。”
林锋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胡子的马队分散在村子周围,看似松散,实则控制了所有关键通道。他们有的骑着马来回巡弋,嚣张地叫骂;有的则下马聚在火堆旁烤火喝酒,喧哗声隐约可闻,显得颇为松懈,显然没料到会有人深夜驰援。
“连长,你看那边!”水生眼尖,指向村子侧后方一座地势稍高、孤零零的小院。那院子院墙较高,门口挂着两个特别亮的灯笼,院子外面拴着十几匹健马,还有几个挎着快枪、衣着相对整齐的胡子在周围巡逻放哨,与其他散漫的匪众截然不同。
“那里像是他们的指挥部。”林锋放下望远镜,眼神锐利,“马是好马,岗哨也像那么回事,里面肯定有头目。”
“夜莺”凭借着出色的目力补充道:“院子里好像还有人进出汇报,看样子是在等村里的消息或者策划下一步动作。”
情况明朗了。胡子人数占优,装备不弱,且已完成合围,占据了有利地形。强攻硬闯,侦察连这点人手无疑是以卵击石。
林锋大脑飞速运转,结合眼前的地形和敌情,一个大胆的计划迅速成型。他低声对身边的骨干们说道:“不能硬碰硬。我们的优势在于隐蔽和突然性。谢文东的指挥部相对孤立,警戒虽然比其他地方强,但比起正规军还是差得远。而且他们绝对想不到我们会这么快赶到,更想不到敢直接摸他的老窝!”
他目光扫过周大海、水生和“夜莺”:“我的想法是,组织一个精干小组,从村子侧翼的阴影地带渗透过去,避开主干道上的匪众,直插那个小院!实施斩首行动!只要打掉他们的指挥中心,这群乌合之众必然大乱!届时村里守军再趁机杀出,里应外合,就能解围!”
周大海倒吸一口凉气:“直接掏谢文东的心窝子?连长,这太险了!那院子易守难攻,一旦被发觉,咱们可就陷在里面了!”
水生却跃跃欲试:“风险大,收益也大!总比在外面和几十号马匪硬耗强!我同意连长的方案!”
“夜莺”冷静地补充:“需要极其精确的路线规划和时机把握。我可以负责远程监视和狙杀关键岗哨,为渗透小组清除障碍。”
林锋点点头,决心已定:“没错,风险很大,但这是最快、代价最小的办法。时间拖得越久,村里越危险,胡子也可能失去耐心开始强攻。就这么定了!周大海,你熟悉这一带地形,负责选择渗透路线。水生,你带几个人跟我组成突击组。‘夜莺’,你带狙击组寻找制高点,提供视野支援并听我命令清除威胁。其他人员由副连长指挥,在村外制造动静,吸引部分匪众的注意力,但切忌过早暴露主力!”
命令迅速而清晰地传达下去。没有人再质疑,长期的信任和林锋展现出的精准判断力让战士们毫不犹豫地选择执行。
精干的突击小组迅速组建完毕,林锋亲自带队,检查装备,匕首、手枪、冲锋枪都确认处于最佳状态。狙击组在“夜莺”带领下,如同幽灵般消失在侧翼的山林中,去寻找合适的狙击阵地。
林锋最后看了一眼被围的村庄,眼中寒光凛冽。
“行动!”
一声令下,尖刀中的尖刀,悄然出鞘,向着黑云岭匪帮的心脏部位,无声无息地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