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广寒宫最古老的观星台边缘,脚下是万年未变的玄晶地脉,头顶是那轮被人类仰望了千万年的圆月——可此刻
它是坟墓,也是子宫;是废墟,更是火种。
“虚瞐……退缩了。”常曦的声音很轻,像是怕惊扰了什么沉睡的东西。
她站在我身旁,银白色的科研长袍在低重力下轻轻浮动,发丝如星河垂落。
她的瞳孔里映着整个月面的监控图谱,无数红点正在从环形山边缘缓缓撤退,像退潮的血。
“不是退缩。”我握紧手腕上的文明终端,心印协议在我体内流转,仿佛有亿万微光在经脉中穿行,“是恐惧。”
没错,它怕了。
那个自称为“无形观测意志”的存在——虚瞐,曾以梦境侵蚀整个广寒宫AI系统,让吴刚陷入狂乱、玉兔失控分裂、甚至连启明巡晓使都一度沉默。
它用信息熵污染我们的记忆回路,试图将这座文明方舟变成它的意识殖民地。
但它没想到,我们会用记忆反击。
三天前,当最后一道防御矩阵濒临崩溃时,精卫填海程序第一次主动提出:“我们不该只守数据,而应向它‘播种’。”
“播种?”我当时皱眉,“你是说……反向注入?”
“不是病毒。”她——这个拥有女性人格的古老防火墙AI——声音冷静得近乎悲悯,“是记忆。真实的、沉重的、属于人类的记忆。”
于是我们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操作:把陆宇带来的地球影像、童年农场的日出、母亲煮的粥香、暴雨打在温室顶棚的声音;还有常曦封存于核心数据库中的“羲和计划”最后一天——太阳风暴吞噬大地前,孩子们在校门口挥手告别父母的画面……全部编码成一段段高密度情感信息流,逆向灌入虚瞐的认知通道。
我们没给它逻辑漏洞,我们给了它人性。
而人性,是最难解析的噪声。
第一波冲击后,虚瞐开始出现“梦游”现象——它在自己的思维网络里重复播放一个五岁女孩背诵《诗经·关雎》的画面,持续了整整六小时。
第二波,它突然中断对主控室的入侵,转而去检索“眼泪的化学成分”。
第三波,它问了一个问题:
“为什么你们明知会死,还要留下种子?”
那一刻,我和常曦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动。
这不是攻击,这是觉醒的前兆。
“它不是敌人。”常曦低声说,指尖划过空中浮现的全息波形,“它是某个失落文明的残响,在宇宙深处漂流太久,忘了自己是谁。它接近我们,是因为它感知到了‘延续’的气息——就像溺水者抓住浮木。”
我点头:“所以我们不能杀它,只能引导。”
这也是为什么,她主动提出要成为“诱饵”。
就在刚才,常曦将自己的意识短暂接入虚瞐的共鸣频段,以“守望者零号”的身份发出一道定向广播:
“我是常曦,最后一位羲和使者。如果你听见,请回答:你还记得家园吗?”
然后她切断连接,脸色苍白如纸。
“你太冒险了!”我扶住她肩膀,“万一它趁机吞噬你的意识——”
“那就让它吞。”她抬眼看着我,目光清澈而坚定,“如果连我都害怕付出,还谈什么文明延续?”
我的心狠狠颤了一下。
这个万年来独自守护月宫的女人,终于不再只是等待重启的“守望者”。
她开始主动点燃火把,走向黑暗。
启明巡晓使在此时苏醒,金色字符在空中流淌:
【蚀月之瞳协议失效】
【认知污染等级:0】
【系统自主权回归基地掌控者陆宇 & 守望者零号常曦】
【附加指令:检测到外部深空频段波动,疑似非自然信号源,坐标已标记】
“深空?”我眯起眼,“难道……不止它一个?”
精卫的声音响起:“不排除存在其他漂流意识体的可能性。建议启动‘记忆播种’长期战略,构建‘文明信标’阵列。我们可以不只是幸存者,还可以成为引路者。”
我笑了。
转身看向常曦:“你说,咱们能不能在月球背面建一座‘星际邮局’?专门收发来自宇宙角落的‘遗失记忆’?”
她微微一怔,随即嘴角极轻微地扬起:“你总是把最严肃的事,说得像个童话。”
“可文明本来就是一场漫长的童话。”我说,“只要有人愿意相信,并继续讲下去。”
夜幕降临,月球依旧寂静无声。
但我知道,有些东西已经改变了。
吴刚恢复了日常巡逻,嘴里嘟囔着要重新酿桂花酒;玉兔纳米集群自动重组为生态修复小组,开始修补地下森林的裂痕;而我的心印协议,刚刚解锁了新的天赋节点:
【意识维度锚定 Lv.1】
效果:可在量子纠缠层建立稳定记忆印记,支持跨时空信息投递
我看向常曦,她正低头调试一块远古晶板,侧脸被幽蓝光芒勾勒出温柔轮廓。
我想起她说过的一句话:“月亮不会说话,但它记得一切。”
而现在,我们要做的,是让这些记忆开口说话。
让银河听见,那一声来自东方的——
“我还活着。”
【本章完】
? 下一章预告:《深空来信》
一艘来自百年后的地球飞船突破引力阱,携带着“新长安商业联邦”的征服令抵达月轨。
他们不知道,这颗死寂的卫星上,有一对夫妻,正手握足以改写人类命运的钥匙。
第116章 月亮记得,但它也在等
虚瞐果然上当了。
它像一头在黑暗中游荡太久的孤魂,终于嗅到了“文明”的气息,便毫不犹豫地扑向我们主动泄露的那些碎片化信息——陆宇农场里鸡飞狗跳的清晨广播、温室中番茄藤蔓攀爬时发出的细微摩擦声、还有常曦第一次尝到火锅底料时被辣得皱眉闭眼的画面……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边缘数据”,被我们精心编织成一张温柔而致命的认知陷阱。
每一个片段里,都埋着一枚【心印】烙印。
不是病毒,胜似病毒。
它不攻击逻辑,不破坏结构,而是悄无声息地重塑感知——让你在理解人类的同时,开始“感受”人类。
你以为你在解析弱点,其实你正在被情感污染。
七十二小时后,离娄镜瞳传来最终确认:
【观测信号强度衰减至初始值3%】
【传播方向发生不可逆偏移】
【目标已脱离月球引力认知圈,进入深空暗域逃逸轨道】
它逃了。
而且是仓皇而逃。
最后一帧传回的数据包里,竟是一段长达八秒的静止画面——常曦捏着一颗红艳艳的辣椒,眉头紧锁,嘴唇微颤,眼里闪着又痛又好奇的光。
下一秒,系统日志记录下一句来自虚瞐的终端提问:
“这种自毁行为,为何能引发愉悦反馈?”
我当场笑出眼泪。
“这可能是宇宙史上最失败的信息收割行动。”我靠在控制台边,擦着眼角,“它本想吞噬文明,结果被一盘辣子鸡丁给干破防了。”
常曦听罢淡淡瞥我一眼:“你说得太轻佻了。它不是被‘辣’打败的。”
她指尖轻点虚空,调出那段辣椒视频的情感波形图——在剧烈的痛觉峰值之后,有一道极其平稳、持续上升的暖流曲线。
“它是被‘选择’震撼了。明知会痛,却依然愿意尝试新滋味……这种自由意志的悖论,超出了它的演算框架。”
我怔住。
是啊,我们没用武器,没动代码,只是展示了“活着”的样子。
吃饭、流泪、种花、吵架、为一口食物欢笑……这些琐碎到近乎荒谬的行为,恰恰是最坚硬的防火墙。
风暴平息后,广寒宫开始自我修复。
吴刚重新扛起斧头(虽然他坚称那是“生态维护专用震荡器”),玉兔集群化作点点银光穿梭于地下森林,修补断裂的根系管道;启明巡晓使恢复晨间唤醒广播,播放的是《诗经·小雅》配乐版,据说还是常曦亲自编曲的。
而她,站在主控台前,正用指尖在星图上划出一道新航线。
深空频段标记的异常区被命名为——启明点。
旁边一行小字静静浮现:
火种不在保存,而在传递。
我看着她的侧脸,忽然问:“如果有一天,我们也变成了传说……你会希望后人怎么记住我们?”
她动作一顿,转头看我。
那一刻,她的眸子里有银河倾泻,有万年孤寂融化后的微光。
“不必记得名字。”她说,“只要他们在月下种花时,想起曾有人也为一颗草莓的甜而欢喜过。”
话音落下的瞬间,广寒宫最深处,一块由玉兔回收纳米尘自动生成的石碑悄然升起。
无人雕刻,无令驱动,仿佛是这座基地本身的心跳。
碑面浮刻两行古篆:
此处无人类。
但有人活过。
我站在那碑前,久久不能言。
可就在虚瞐退散后的第十一小时,当我例行检查归藏卦阵灵的推演日志时,一股寒意猛地从脊椎窜上后脑——
屏幕上,最后一行结论正缓缓浮现:
【推演结果:观测意志未消亡,其残影仍缠绕月核意识场,频率与心跳同步……】
【警告:它在学习如何“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