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阳点点头,学着月月的样子把耳机挂在了脑袋上,每隔几秒就听里面传来了个陌生的男人声音。
“谢老师,能听得见吗?”
“能听见……”
谢阳点点头,看样子应该是外面那两名工作人员的声音。
“好的,我这边也没问题……”月月一边说一边给外面的导播比了个oK的手势。
双手放在操作台上,谢阳一瞬间觉得做节目也挺有意思的,自己还记得那么多综艺节目,要不然自己搞一个出来?
“《深市之音》722期录制,倒计时10秒……”正想着的时候,耳机里突然出现导播的声音。
谢阳打断了思绪,好奇的看向旁边一脸轻松的月月。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深市之音》,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月月,相信大家对刚才那首《东风破》不会陌生吧,他是由号称音乐鬼才的谢阳所创作,沙保亮演唱的一首中国风歌曲……”
节目原先的形式是一首歌曲结束,然后主持人问谢阳歌曲的相关问题,谢阳介绍解答,然后又播放其他歌曲,最后是观众来电现场提问,谢阳现场解答。
不过因为录播的关系,所以中间的歌曲播放环节全部省略,而转变成全程都是对话访谈的内容,至于后面的观众来电环节,则是由月月现场提问,后期节目播出的时候节目组会制作几个假的来电替换掉月月的声音。
“这录播节目果然花样多……”谢阳心中不免感叹了下,听说不只是地方台,据说就连央视春晚也会提前录播一个另外的版本,如果直播过程中出现意外就会让录播画面来替换,可见录播也是这些媒体重要的媒体手段和工具。
“今天我们的直播间也是独家邀请到了这首歌的原创作者谢阳做客,欢迎你谢阳!欢迎来到我们的栏目做客……”月月的声音温柔而悦耳,在耳机里甚至能清晰的听到对方的呼吸声。
“大家好,月月好!”谢阳条件反射的露出个假笑,就像面前真的在接受媒体采访一般,“很荣幸来到《深市之音》跟深市的朋友们分享我的音乐……”
“关于谢阳这个名字,我相信很多资深歌迷都知道这两个字的含金量,不过可能还有很多听众不清楚,接下来让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对方……”月月低着头看向桌上的稿子念道,“谢阳,男,出生年月、籍贯不详,极具音乐创作天赋,2000年以一首《那些年》出道,并且在当年捧红了这首歌的原唱沙保亮,此后两人展开了长期的深度合作,谢阳相继为对方创作了《曾经的你》、《暗香》……包括刚才大家听到的这首《东风破》和春晚上演唱的《发如雪》都出自谢阳之手……”
月月为这场节目的录制也用了心思,短短两天时间,把能搜罗到的关于谢阳的信息都记了下来,看着对方稿纸上密密麻麻的文字,谢阳这才感叹原来自己不知不觉都写了这么多歌了……
“除此之外,谢阳的作品风格多变,并且变化之大让乐坛众多资深音乐人都为之咂舌……”月月的介绍还在继续,一边念稿一边居然还朝着谢阳眨了眨眼睛,“像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各种网络歌曲《老鼠爱大米》、《猪之歌》……等等等等都是他所创作,并且由此掀起了一场网络歌曲的风暴,也正因为这样,广大网友给他取了个外号,叫网络歌曲鼻祖……”
一阵介绍过后,月月也开始进入了提问环节,因为早已知道提问内容,所以谢阳回答起来也显得游刃有余。
类似的采访上次央视栏目自己就参与过了,除了对这些歌曲的创作过程介绍外,就是问他新歌的创作计划,下次又跟哪位明星合作之类的……
一直到了观众提问环节,月月才开始问起了谢阳的私人问题。
“你好谢阳,我很喜欢唱歌,同时也是你的忠实粉丝,我想请问下怎么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创作歌手,还有就是你现在多大了,能不能告诉我?”月月以观众的口吻照着稿子念道。
显然这个问题也是节目组自己提的,到时候节目播出前会用其他人的声音模仿观众来电,最后替换掉月月的声音。
“我知道外界对我的年龄和身份都有着各种猜测,类似的问题上次我在央视的采访节目上也说过,这次我再做一下说明,之所以不透露我的个人信息不是因为我不尊重大家,而是我想保留我的个人生活圈子不被打扰,这样我才能安心的继续创作……”谢阳语气诚恳,拿出了当初在央视前一样的口吻回答,“我相信大家关注我的原因也是因为我写的那些歌大家很喜欢,所以希望大家理解……”
“年龄也属于不能说的吗,说个范围也不可以?”
“那就18-48岁之间……”
“呵呵……”
导播这时候也适时添加了一些嬉笑的音效,显然是觉得谢阳这个回答有些搞笑。
“至于你说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创作歌手……”谢阳故作沉思,“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因为我自己也不知道。”
“哇,怎么可能?”
“不是我藏私,而是我自己确实不知道,我的走红之路在我自己看来没有任何模仿性……我从小就喜欢写东西,后来接触了音乐,慢慢就把写的东西变成歌曲的形式,久而久之就写了很多歌出来,只不过一直没有发表……”
谢阳说到这拿起了旁边的矿泉水喝了一口,见旁边的月月也一脸期待的看向自己,这才又继续解释起来。
“《那些年》是我第一次尝试投稿,不过因为不认识这行的人,所以也不知道往哪投,最后还是《深市之音》帮忙进行了推广,最后偶然结识保哥的……”
“主要是当时你这首《那些年》实在是太好听了,我们的节目宗旨本身也是要把好的歌曲推荐给听众……”
月月在旁边笑着的插话道,就像不知道电台收取推广费的事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