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更深了,整栋楼像一艘漂浮在黑暗中的孤岛。
陈默回到二楼时,刚才抢水的两人已不见踪影,只留下满地狼藉。他叹了口气,找来扫帚和簸箕,默默地清理干净。
“陈哥,你这是……”邻居老周端着一杯水走过来,递给他。
“谢谢。”陈默接过水杯,喝了一口,“老周,帮我个忙,把这栋楼的楼长都叫到一楼大厅来,我们得立个规矩。”
半小时后,一楼大厅挤满了人。应急灯发出的昏黄光线,将每个人脸上的焦虑都照得一清二楚。
“大家听我说。”陈默站在人群中央,声音沉稳,“电力公司说,这次停电可能会持续48小时以上。我们必须团结起来,才能平安度过。”
“怎么团结?水都被抢光了!”有人抱怨道。
“所以我们要立规矩。”陈默环视四周,“第一,从现在开始,所有物资由各楼楼长统一登记、分配,优先照顾老人、孩子和病人。”
“凭什么听你的?”一个年轻人双手抱胸,不屑地问。
“因为我是前消防员。”陈默平静地说,“我参加过地震、洪水救援,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混乱只会让更多人受伤。如果你有更好的办法,我们可以听你的。”
年轻人张了张嘴,最终还是低下了头。
“第二,”陈默继续说道,“今晚每家出一个人,组成巡逻队,负责安全和秩序。”
“第三,大家把家里的应急设备拿出来共享,比如手电筒、充电宝。”
“我们凭什么要把东西拿出来?”一个中年妇女警惕地问。
“因为你家也有老人和孩子。”陈默看着她,“今天你帮了别人,明天别人就会帮你。”
大厅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我同意。”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拐杖站了起来,“小伙子说得对,我们得抱团取暖。”
有了第一个支持者,其他人也纷纷表示同意。
“好,那就这么定了。”陈默松了一口气,“老周,你负责登记各家的物资和需求。小李,你带几个人去看看小区里的消防栓和应急水源。”
就在这时,一阵刺耳的争吵声从外面传来。
“放开我!那是我的水!”一个女人的尖叫声划破夜空。
陈默立刻冲出大厅,只见刚才抢水的那个男人,正抱着一箱矿泉水往自己家拖,一个女人死死地抓住箱子不放。
“住手!”陈默大喝一声,冲上前去,一把夺下男人怀里的箱子。
“你凭什么管我?”男人恼羞成怒,挥拳向陈默打来。
陈默早有防备,侧身躲开,同时抓住男人的手腕,轻轻一扭。男人痛得叫出声来,不得不松开了手。
“这箱水,归大家所有。”陈默将箱子交给旁边的楼长,“现在,你可以回去了。但如果你再敢扰乱秩序,我们就不客气了。”
男人恶狠狠地瞪了陈默一眼,最终还是转身离开了。
“谢谢你,陈哥。”被抢水的女人感激地说。
“没事。”陈默摆摆手,“回去吧,记得把家里的情况报给楼长。”
回到大厅,陈默发现气氛比刚才轻松了许多。老周正拿着本子,认真地登记着各家的信息。几位年轻人自发地组织起来,开始在小区里巡逻。
“陈哥,”老周走过来,递给陈默一张纸,“这是各家的需求清单。三楼的王阿姨需要高血压药,六楼的小刘家孩子发烧了,需要退烧药。”
陈默接过清单,眉头紧锁:“药是个大问题。我去看看小区门口的药店还开着没。”
他刚走到门口,手机突然响了。是沈知砚打来的。
“陈默,你还好吗?”电话那头,沈知砚的声音有些断断续续。
“我没事。”陈默走到一个信号稍好的地方,“怎么了?”
“我在做一个关于这次事件的纪录片。”沈知砚说,“我想采访你,记录下普通人在这种情况下是如何自救的。”
“现在?”陈默看了看大厅里忙碌的人们,“我恐怕没时间。”
“不会占用你太久。”沈知砚说,“而且,我有药。”
“什么药?”陈默眼前一亮。
“退烧药和一些常用药。”沈知砚说,“我在小区门口,可以给你送进来。”
“太好了!”陈默兴奋地说,“我马上下去。”
挂了电话,陈默对老周说:“药的事有眉目了。你先照看着,我去门口取药。”
小区门口,沈知砚正提着一个药箱等在那里。看到陈默,她立刻迎了上来。
“你来得正好。”陈默接过药箱,“三楼的王阿姨需要高血压药,六楼的小刘家孩子发烧了。”
“我知道。”沈知砚点点头,“我刚才在小区群里看到了。”
“你怎么知道我们小区的群?”陈默惊讶地问。
“我有我的办法。”沈知砚神秘地笑了笑,“对了,我能跟你一起进去采访吗?”
陈默想了想,点头同意:“可以,但你得答应我,不影响我们的工作。”
“没问题。”沈知砚举起相机,“那我们现在就开始吧。”
回到一楼大厅,沈知砚将药交给了老周,然后开始采访。她的镜头捕捉到了一个个感人的瞬间:老周认真登记的身影,年轻人巡逻时的坚定步伐,邻居们互相搀扶的温暖画面。
“陈默,”采访间隙,沈知砚轻声问,“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你完全可以待在家里,保护好自己的家人。”
陈默看着大厅里忙碌的人们,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因为这是我的责任。穿上这身衣服的时候,我宣誓过要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虽然我现在退役了,但这个誓言永远不会过期。”
沈知砚默默地按下了快门,将这一刻永远定格。
夜深了,喧嚣的小区渐渐安静下来。巡逻队的脚步声在楼道里回荡,应急灯依旧亮着,像黑暗中永不熄灭的希望之光。
陈默坐在大厅的一角,看着熟睡的邻居们,心里清楚,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但他也知道,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他闭上眼睛,靠在墙上,开始思考明天的工作。他知道,明天会更艰难,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在这个黑暗的夜晚,一个普通的社区志愿者,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为这座城市点亮一盏不灭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