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韩先生代表的官方力量达成初步战略合作框架后,一股前所未有的资源洪流,开始以隐秘而高效的方式,注入“星海”的脉络之中。这种注入并非简单的资金堆砌,而是更具战略价值的深层助力。
首先到来的是人才。一批签署了最高等级保密协议、在各自领域属于国宝级,却因种种原因未曾处于聚光灯下的专家,通过不同渠道,悄然加入了“星海”的核心研发团队,尤其是“星海航天”与“基石”实验室。他们的到来,如同给原本就在高速奔跑的引擎注入了高能燃料,许多困扰已久的技术瓶颈开始出现松动。
紧接着是物资渠道。一些受到严格管制、关乎战略安全的稀有金属、特殊复合材料,乃至一些精度达到纳米级的尖端加工设备,其采购审批流程变得异常顺畅,甚至有些罗刹之前闻所未闻的特殊材料清单,也由秦女士的团队直接提供,仿佛为“星海”打开了一扇通往国家战略储备库的后门。
最大的变化,则体现在信息层面。一个经过特殊加密、物理隔绝的独立数据终端接入了“基石”实验室的核心网络。通过这个终端,“星海”可以有限度地访问一个名为“深眸”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中,存储着来自国家天文台、多个深空监测基地、甚至包括某些非公开渠道收集的,关于太阳系内外异常现象的海量数据。虽然最高密级的信息仍然无法触及,但仅仅是开放的部分,其广度与深度,已远超“星海”自身此前所能企及的极限。
“这是过去五十年内,所有记录在案的、无法用已知自然现象解释的近地空间及太阳系内异常引力扰动、电磁脉冲爆发和高能粒子流数据。”苏晓指着屏幕上如同星海般密集的数据点,向罗刹汇报,语气中带着一丝震撼,“通过交叉比对‘深眸’的数据和我们从K-7单元获得的信息,‘基石’实验室已经初步定位了另外十七个疑似‘哨兵单元’休眠或低功耗运行的坐标,分布在全球各个不起眼的角落,甚至包括南北极冰盖深处和马里亚纳海沟。”
罗刹凝视着屏幕上那些被标记出来的、散发着冰冷意味的光点,心中并无太多喜悦,反而沉甸甸的。这证实了“哨兵阵列”监控网络的广泛性与隐蔽性,也意味着,一旦它们被全面激活,地球在“观测者”眼中,将几乎没有秘密可言。
“将这些坐标同步给韩先生那边,建议由他们主导进行非接触式监控,我们提供技术支持。暂时不要惊动这些‘哨兵’。”罗刹下达指令。在自身实力足够强大之前,打草惊蛇是愚蠢的。
“明白。”苏晓记录下指令,随即又汇报了另一项进展,“另外,基于官方提供的部分关于月球背面及火星轨道附近的历史异常数据,结合我们自己的模型,‘基石’实验室提出了一个新的推测——‘观测者’的‘巡天’行为可能并非持续不断,而是存在某种周期性的‘活跃期’与‘静默期’。上一次大规模活跃迹象,根据数据反推,大约出现在……公元前一万年左右。”
公元前一万年?!罗刹目光一凝。那是一个人类文明尚处于萌芽、神话与传说开始孕育的时代。难道远古时期那些关于“神只降临”、“天外来客”的模糊记载,并非完全空穴来风?
这个推测如果成立,将彻底改写人类对自身历史与宇宙地位的认知。也意味着,“观测者”的耐心与时间尺度,远远超乎人类的想象。
压力更甚,但罗刹的意志也愈发坚定。他必须利用好官方合作带来的这段宝贵的发展窗口期。
他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对自身力量的探索上。有了官方资源的间接背书,“基石”实验室得以调用更强大的算力和更尖端的生物电场、神经活动监测设备,辅助罗刹进行那危险的烙印沟通试验。
在绝对安全的屏蔽实验室内,罗刹再次进入深度冥想状态。这一次,他更加小心,也更加大胆。他不再试图强行“理解”或“控制”那星光烙印,而是尝试以一种近乎“共鸣”的方式,将自己的精神力频率,调整到与烙印散发出的那种冰冷、有序的波动尽可能同步。
过程依旧凶险万分,精神力如同在刀尖上跳舞,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烙印的剧烈反噬。但在数次濒临崩溃的边缘后,他再次成功地触发了那短暂的“权限开放”状态!
这一次的感觉更为清晰。他不仅能感知到更广阔范围内的能量流动和信息片段,甚至能隐约“触摸”到那星光烙印内部,那如同精密仪器般运行的、冰冷而复杂的“协议层”。他无法解读这些协议的具体内容,但却能模糊地感知到它们的“状态”——如同一个拥有无数接口和指令集的黑色盒子,他目前仅仅是无意中触碰到了其中一个最基础、最无害的“环境感知”接口。
而更让他心神震动的是,在这种深度连接的状态下,他仿佛能听到一丝极其微弱、仿佛来自宇宙背景辐射般、断断续续的“低语”。那不是语言,更像是一种纯粹的、蕴含着庞大信息的规则波动,其源头……似乎正是那遥远的奥尔特云方向!
这“低语”冰冷、古老,不带任何情感,仿佛一台永恒运行的超级计算机在默默记录着一切。罗刹无法理解其含义,但却能感觉到,这“低语”与他意识中的烙印,存在着一种超越空间的、实时的、微弱却持续的连接!
难道……这烙印不仅仅是一个标记和单向监控器,还是一个……接收器?一个用于接收“观测者”主体发出的某种基础规则信息或指令的终端?
这个发现让罗刹背脊发凉,却又隐隐感到一丝兴奋。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破解这“低语”,或许就能提前洞悉“观测者”的意图,甚至……找到其规则体系中的漏洞!
他退出冥想,将这次试验的感知数据,尤其是关于“烙印低语”的模糊记录,全部导入“基石”实验室的主机,命令超级计算机全力分析,尝试建立数学模型,哪怕只能还原出亿万分之一的信息结构也好。
资源洪流带来了发展的加速度,而烙印的低语,则揭示了对手那深不可测的冰山一角。罗刹站在风暴眼中,一边贪婪地汲取着一切能够壮大的养分,一边将警惕的目光投向那发出无声低语的宇宙深渊。
他知道,短暂的平静,或许只是为了酝酿更大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