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来!我们接着往下看看这六大决策的陷阱和系统1的“七宗罪”是如何操纵你的。

1. 聚焦陷阱:你的判断,被第一个数字“绑架”了吗?

聚焦效应是系统1最常用的“操纵术”之一,它的核心机理很简单:我们在做判断时,会不自觉地被初始获得的信息(也就是“锚点”)所影响,这个锚点就像船锚一样,把我们的思维死死固定在一个范围内,很难做出客观的判断。

卡尼曼在实验中做过一个经典的测试:他让受试者转动一个标有0-100的随机轮盘,然后问他们“非洲国家在联合国所占的比例是多少?”结果发现,轮盘转出数字10的受试者,平均估计值是25%;

而转出数字65的受试者,平均估计值高达45%。

明明轮盘上的数字是随机的,和非洲国家在联合国的比例毫无关系,却显着影响了受试者的判断——这就是锚定效应的威力。

在现实生活中,锚定陷阱无处不在,尤其是在商业场景中。

我们在商场购物时,总会看到商品标着“原价1999元,现价599元”,这个“1999元”就是商家精心设置的锚点,它让我们下意识地觉得“599元很便宜”,却忽略了商品本身的实际价值。

房产中介带客户看房时,总会先带客户看一套价格偏高、性价比一般的房子,这个房子就是“锚点”,当客户再看后续性价比更高的房子时,就会觉得“这套房子真划算”。

甚至在谈判中,先出价的一方也会占据优势——比如求职者先提出一个较高的薪资预期,即便雇主会压价,最终的薪资也往往会更接近求职者的初始报价,而不是雇主原本的预算。

锚定效应之所以能奏效,是因为系统1会习惯性地以第一个信息为基准,后续的判断都只是在这个基准上进行微调,却忘了这个基准本身可能就是不合理的。

2. 可得性陷阱:为何你总高估飞机失事概率?

可得性偏差源于系统1的一个简单逻辑:如果一件事在脑海中更容易被唤起,那它发生的概率一定很高。

系统1不会去思考“这件事是否真的常见”,只会根据“回忆的难易程度”来判断频率,这就导致我们常常高估罕见事件的概率,低估常见事件的风险。

比如,媒体对飞机失事的报道总是格外密集——刺眼的标题、现场的图片、幸存者的讲述,这些信息会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里,让我们在选择出行方式时,下意识地觉得“坐飞机很危险”。

但事实上,飞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之一,每飞行10亿公里的死亡人数仅为0.05人,而汽车的死亡人数高达3.5人。

我们之所以会产生“飞机更危险”的错觉,就是因为空难的新闻更容易被我们记住,而日常的车祸报道却很难留下深刻印象。

可得性陷阱不仅影响我们对风险的判断,还会左右我们的投资、工作和人际关系。

投资者在选择股票时,容易被近期频繁出现的负面新闻影响——比如某家公司因为产品质量问题被曝光,媒体反复报道,投资者就会下意识地高估这家公司的风险,忽略其长期的盈利能力,从而错过抄底的机会。

在工作中,我们可能会因为一次失败的合作经历,就对某个合作伙伴产生偏见,觉得“和他合作一定会出问题”,却忘了之前多次顺利合作的经历。

甚至在评价一个人的能力时,我们也会受到可得性偏差的影响——如果一个人最近完成了一个出色的项目,我们会觉得他的能力很强;

但如果他最近出现了一个小失误,我们又会立刻低估他的水平。

系统1总是被“最近的、印象深刻的”信息牵着走,却忽略了更全面、更客观的数据。

3. 损失厌恶陷阱:为什么“怕吃亏”让你吃大亏?

损失厌恶是人类最根深蒂固的认知偏误之一,卡尼曼的研究发现:人们对损失的反应强度,是对等额收益感受的2倍以上。

也就是说,损失100元带来的痛苦,需要赚200元甚至更多才能弥补。

这种对损失的恐惧,会让我们在决策时变得保守、冲动,甚至做出违背理性的选择。

比如在股市中,很多股民都会陷入“死守亏损股”的怪圈——当股票价格下跌时,他们不愿意卖出止损,总觉得“只要不卖,就不算真正的亏损”,期待着股价能反弹回来。

但实际上,股价下跌可能是因为公司基本面恶化,继续持有只会让损失越来越大。

而当股票价格上涨时,他们又会急于卖出获利,担心“不卖掉的话,股价可能会跌回去”,结果往往是赚了一点小钱就离场,错过了更大的涨幅。

损失厌恶还会影响我们的投资选择。

假设有两个投资项目:A项目有50%的概率赚1.5万元,50%的概率亏1万元;b项目有100%的概率赚3000元。从数学期望来看,A项目的期望收益是(1.5x50%)+(-1x50%)=0.25万元,远高于b项目的0.3万元?不,等一下,1.5万x50%是0.75万,减去1万x50%的0.5万,A项目的期望收益是0.25万?不对,1.5万x0.5=7500元,1万x0.5=5000元,7500-5000=2500元,而b项目是稳赚3000元,所以b项目的期望收益更高?

不,我算错了,重新算:A项目的期望收益是(1.5x0.5)+(-1x0.5)=0.75-0.5=0.25万元(2500元),b项目是0.3万元(3000元),所以b项目的期望收益更高。但如果把A项目的收益调整为“50%概率赚2万元,50%概率亏1万元”,期望收益就是(2x0.5)+(-1x0.5)=1-0.5=0.5万元(5000元),远高于b项目的3000元,但很多人还是会选择b项目——因为他们无法忍受“可能亏损1万元”的风险,哪怕潜在收益更高。

损失厌恶让我们变成了“风险规避者”,但这种规避往往是盲目的,让我们错过了真正有价值的机会。

4. 框架效应陷阱:换个说法,你的选择就变了

框架效应的本质,是系统1会根据问题的表述方式,自动关注不同的侧面,从而改变我们的决策。

同样一件事,用不同的语言“包装”一下,就会让我们产生完全不同的感受,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

卡尼曼做过一个经典的医疗实验:他向受试者介绍一种新型手术,然后给出两种描述方式:第一种是“手术的存活率是90%”,第二种是“手术的死亡率是10%”。结果发现,选择第一种描述的受试者占了80%以上,而选择第二种描述的受试者不足20%。

但实际上,这两种描述的意思完全相同——90%的存活率和10%的死亡率是一回事,只是表述的角度不同。

但系统1对“死亡”这个负面词汇更敏感,所以当听到“死亡率10%”时,会下意识地觉得手术更危险。

框架效应在商业营销中被运用得淋漓尽致。

我们在超市购物时,经常会看到“买一送一”和“第二件半价”的促销活动,其实这两种活动的优惠力度是一样的——比如一件商品100元,“买一送一”相当于每件50元,“第二件半价”也是两件150元,每件75元?不,等一下,“买一送一”是花100元得两件,每件50元;“第二件半价”是第一件100元,第二件50元,两件共150元,每件75元,所以“买一送一”的优惠力度更大?

但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买一送一”更划算?因为“买一送一”的框架强调的是“免费获得”,系统1对“免费”这个词没有抵抗力,会下意识地觉得“占了大便宜”,而“第二件半价”的框架强调的是“打折”,吸引力就弱了很多。

同样,商家在宣传保险产品时,会说“每天只需花一杯咖啡的钱,就能获得全年保障”,而不是“每年需要花365杯咖啡的钱”——前者让我们觉得成本很低,后者却让我们觉得开销很大。

框架效应之所以能奏效,是因为系统1容易被表面的语言迷惑,而懒得去深究背后的本质。

5. 典型性偏好陷阱:以貌取人,为何总是失灵?

典型性偏好指的是,我们在判断一个人或一件事时,会过度关注其是否符合某类“典型特征”,而忽略了背后的“基础概率”。

系统1就像一个“脸谱化”的判断者,它会根据过去的经验,给不同的人或事贴上标签,然后根据标签来下判断,却忘了标签之外的可能性。

比如,当我们看到一个人穿着朴素、戴着眼镜、说话温和,就会下意识地觉得他是一名图书管理员,而不是一名程序员。

但实际上,在当下的社会中,程序员的人口基数远大于图书管理员,哪怕这个人符合图书管理员的典型特征,他是程序员的概率也更高。

我们之所以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就是因为系统1被“典型特征”吸引,而忽略了更重要的基础概率。

典型性偏好不仅会让我们“以貌取人”,还会影响我们的职业判断、投资决策和生活选择。

在招聘时,有些面试官会偏爱毕业于名校的候选人,觉得“名校毕业生一定能力强”这就是典型性偏好在作祟——他们过度关注“名校”这个典型特征,却忽略了候选人的实际能力、工作经验等更重要的因素,导致招到的人未必适合岗位。

在投资中,很多人会觉得“高科技公司一定有发展潜力”,因为“高增长、高创新”是高科技公司的典型标签,却忽略了很多高科技公司盈利模式不清晰、竞争激烈的现实,盲目投资后遭遇亏损。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被典型性偏好影响:看到别人分享“创业成功”的案例,就觉得“创业很容易”,却忘了大多数创业者都以失败告终;

听到“某人靠理财实现财富自由”,就盲目跟风理财,却忽略了理财背后的风险。

典型性偏好让我们的判断变得简单粗暴,但现实世界的复杂性,远非几个典型标签就能概括。

6. 禀赋效应陷阱:你的旧东西,为啥总觉得特别值钱?

禀赋效应的核心是:一旦我们拥有了某件物品,就会不自觉地高估它的价值,哪怕这件物品对别人来说毫无意义。

卡尼曼做过一个经典的马克杯实验:他把一批马克杯随机分给一半受试者,然后让拥有马克杯的受试者给杯子定价,让没有马克杯的受试者出价购买。

结果发现,拥有马克杯的受试者平均定价高达7.12美元,而没有马克杯的受试者平均出价仅为2.87美元——仅仅因为“拥有”这一个因素,就让物品的价值被高估了两倍多。

这种效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衣柜里那些多年不穿的旧衣服,明明已经过时、不合身,却始终舍不得扔掉,总觉得“以后可能还会穿”“这件衣服当年花了不少钱”,哪怕它一直占着衣柜空间;

我们手里的旧手机,哪怕性能已经落后,也会觉得“它陪伴了我很多年,很有纪念意义”,卖出时的心理价位远高于市场回收价;

甚至在恋爱关系中,有些人明明知道这段关系不合适,却因为“已经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而不愿意放手,觉得“放弃太可惜”。

禀赋效应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系统1对“失去”的恐惧远大于对“获得”的渴望——失去一件拥有的物品,会让我们产生强烈的不适感,为了避免这种不适感,我们会下意识地抬高物品的价值,说服自己“它值得被拥有”。

但这种高估往往是不理性的,它会让我们被“沉没成本”绑架,无法做出最优选择。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穿书之反派儿子九岁半惊!嫡长女她撕了豪门炮灰剧本小生问道之九天逆世崩铁:我真不是秩序太一觉醒八三,嘴碎丈夫冷脸洗内裤野性难驯相亲当天我闪婚了豪门继承人修仙而已,只复仇不搞纯爱嫁糙痞军官!娇软美人顶不住了我的现实女友恋上我的游戏女友被赶出国公府,假千金富可敌国什么温柔万人迷竟然还吃香在年代文里手握空间称王称霸穿成虐文女主,都别想逼她走剧情春来江山笑我在清园肆与大佬结盟流金岁月:开局女神就倒追?海贼王之天龙人的荣耀猎罪图鉴:我能看见破案提示天补舍行次元行者:从火影到无限绝区零:系统商店怎么越来越怪火影千手传说之龙威崛起养猫逗狗让我爱情事业双丰收李丽精灵:重生之我在合众当教父快穿:宿主手持空间一心囤货无限惊悚:我在恐怖游戏里杀疯了一个不正的出马仙帝凰策:魏璎珞的乱世抉择平山随快穿之相见未识假面骑士:另类魔王的旅行小夫人会玄学,携崽炸翻豪门六皇子快追,阮小姐又上战场了【追金主火葬场】我跪等哥哥回头卡牌:用三国卡组给对手带来啸容穿书!女主保镖成了我的菜!轮回恋曲:遗忘的秘密女散修修仙实录心声暴露后,炮灰团被我骂傻了年代文炮灰女配亲了前对象他哥后高律师又在偷偷吃醋这家事务所不太正经星辰夜晚CF外挂上交:大哥只想保护人类从斗罗开始的秋冥山组织我,熊猫!骑东北虎摆摊直播爆红万里晴空说我假冒神明,我雕刻敕封人间
博看读书搜藏榜:君意洽废柴逆天,废物小姐竟是全系天才娘娘不在乎血族琴酒,在线自闭被家暴致死后,重生八零虐渣鉴宝社恐女修靠网游在修仙界生存重生千禧年,我带领全村发家致富现实世界走出的宗师快穿之每个世界都在发疯万千眷侣王爷痛哭,王妃画风逐渐走歪一笙慕君快乐系球王,愁苦瓜迪奥拉腹黑大佬家的小祖宗甜化啦!全能门将觅香茅山道士传奇2从东京开始的武圣美人今嫁嫁给万年老妖,想短命都不行穿成不受宠嫡女,我灭全家造反了超能勇士2温柔成瘾救命!算的太准,被全球首富盯上了死后在地府我和我死对头he了凡人修仙:我有扇能穿越的青铜门狼少女的童话之旅穿成恶毒后妈,努力养正小反派四合院之开局让傻柱识破绝户计长生:柳星海游记哇,老祖宗看我刷视频全都惊呆了COS瞎子穿越盗墓世界背景后豪门全员读心?缺德后妈创哭他们假千金一不小心养了反派,想跑路这个黑希儿可以打终焉误惹黄金单身汉:豪门权妇天灾之我携空间闯末世在生存游戏里卷生卷死鬼吹灯之秘墓异闻录落魄千金掉马后:各界大佬抢疯了中州梦史星星总会来护我穿书后我成了反派的炮灰娇妻观影终极一班3灵泉空间之逃荒农女超彪悍爱情自有天意,缘分命中注定穿越千年与你相恋灵气复苏:从仓鼠开始进化重生在死前一小时乡村灵异:被封印的禁忌传说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保姆作家刘青青诡世九品:魏晋二十重规则炼狱盗墓笔记:青铜门后的终极星穹铁道:我的米家宇宙不太对劲凹凸世界:哥哥们杀疯了被迫成为无限游戏万人迷公主驯鱼手册:男人成为裙下臣地灵底语之血脉宿命饿殍:穗月同归我是恶毒女配啊,嚣张一点怎么啦潘安,三界第一美男子传铠甲勇士之重启拐走渣渣竹马的天降老婆极光女王:特种兵包子的逆袭我和动物聊八卦,全家偷听改命忙娇娇惑臣人在综漫,有聊天群时光里的细水流长潮湿咬痕大荒纪元之九尾狐纭纭出生在五十年代精灵:主线帅哥都想让我做他老婆甜诱!掐腰!冷戾大佬夜夜缠吻她民俗诡谲短篇故事集港片:大哥死那一天,我抄底大嫂恶魔直播间:圣主是我榜一大哥凤鸣九霄,恶女重生赎罪录历史快穿:白月光只求国泰民安破茧,桑榆非晚刀剑神域,但是极诣:剑帝HP:离我妹妹远一点排球少年:晴空启程灵曜破穹魔卡少女樱:我和小樱一起玩魔法修真界革命那些事儿所行之处:鲸落温小姐,哭包小皇叔突然开窍了!七零随军冷面军官狂宠他的小心肝药医大清:贵妃她只想寿终正寝木叶:鸣人政委,链锯剑净化忍界柯学从云霄飞车开始多子多福小吃摊到警察局,系统逼我改行!凡尘仙途:青石谣掉错时间段的士兵突击拾年灯烬修仙界氪金成仙尊惊!!!我的老板是天道新生代:我要去当反派了大小姐回京后,心声泄露成国师了重生异世,我合体铠甲进化数码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