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的金砖被朝阳照得发亮,柳如烟刚坐上龙椅,屁股还没捂热,就把早就想好的新规抛了出来:“以后上朝,迟到不罚,只要能把奏折批完;大臣们要是饿了,随时能在朝堂上吃点心喝奶茶——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办事效率才是正经事!”
话音刚落,王大人就像被踩了尾巴的猫,“噌” 地站起来,朝笏顿得地面 “砰砰” 响:“荒唐!朝堂乃九五之尊议事之地,岂能如此儿戏?迟到不罚、公然吃点心,成何体统!” 他的白胡子气得直抖,像团炸毛的蒲公英,心里嘶吼:【这新皇帝简直是胡闹!以后朝堂岂不成了茶馆酒肆?】
其他几个保守派老臣跟着附和,声音像嗡嗡的马蜂,绕得人头疼。柳如烟却没生气,耳朵里早听到他们的心声:【其实天天早起上朝真要命,要是能晚来会儿也不错】【批奏折到半夜,早上确实没胃口,能吃口热的挺好】。
她抬手拍了拍掌,小太监们端着托盘鱼贯而入,每盘里都摆着一碗鸡汤面,热气腾腾,葱花飘香,香味像长了脚,窜得满殿都是。“王大人,” 柳如烟笑着指了指送到他面前的面,“您昨天批河道奏折到后半夜,今早肯定没吃饱吧?先吃面,暖和暖和,吃饱了才有力气提意见 —— 总不能让您饿着肚子跟我争论,传出去人家说我欺负老臣。”
王大人盯着那碗面,鸡汤金黄,面条筋道,还卧了个荷包蛋,肚子不争气地叫了一声,声音响得殿里都能听见。他心里嘀咕:【这面看着确实香,不吃白不吃,吃完再接着反对】。他梗着脖子坐下,拿起筷子就扒拉,烫得龇牙咧嘴也舍不得放,心里的火气跟着热气一起散了大半:【没想到御膳房的鸡汤面这么好吃,比家里的舒坦】。
其他老臣哪里还忍得住,有的偷偷咽口水,有的干脆直接说:“陛下,臣也没吃饱,能不能也来一碗?” 柳如烟大手一挥:“管够!今天首朝,就用鸡汤面开个好头,以后大家办事顺心,吃嘛嘛香!”
小太监们赶紧分面,朝堂上瞬间没了争吵声,只剩吸溜面条的声响,像春雨打芭蕉。柳如烟自己也端了一碗,边吃边说:“各位大人,我知道你们觉得规矩不能破,但规矩是为了把事办好,不是为了折腾人。以前熬夜批奏折,有的大人批到犯困,写错字、漏看条款,反而误事;现在上朝就一个时辰,大家精神饱满,把该议的议完,该批的批完,剩下的时间回家陪家人、养精神,第二天办事效率更高 —— 这难道不好吗?”
王大人吸完最后一口面,抹了把嘴,心里的反对弱了不少:【好像有点道理,昨天熬夜批的奏折,今早确实发现错了两处】。他还想再说点什么,柳如烟又递过来一块桂花糕:“王大人,尝尝这个,甜而不腻,解解腻。您要是觉得新规不妥,我们可以慢慢改,但总得试试 —— 说不定试过之后,您就不想回到以前天天熬夜的日子了。”
这时,礼部尚书站出来,脸上带着犹豫:“陛下,迟到不罚,万一有人故意不来怎么办?朝堂吃点心,要是传出去,岂不让邻国笑话?” 柳如烟听到他的心声:【其实我也想晚起会儿,就是怕失了朝堂威严】。
她笑着说:“李尚书,故意不来的,说明他不想干活,这样的官员留着也没用;至于笑话,邻国要是知道我们大靖官员办事高效、百姓安居乐业,只会羡慕,不会笑话。” 她指了指殿外,“您看,现在辰时上朝,官员们不用天不亮就起床,家里的孩子能看到父亲早朝回来,百姓们能早点见到官员办事 —— 这才是朝堂该有的样子,不是吗?”
李尚书张了张嘴,说不出反驳的话,心里嘀咕:【好像也对,以前天不亮就出门,家里孙子都快不认识我了】。他接过桂花糕,咬了一口,甜香软糯,心里的抵触彻底没了。
其他老臣见王大人和李尚书都不反对了,也纷纷点头:“陛下说得对,我们听陛下的!”“试试就试试,要是真能轻松办事,何乐而不为?” 朝堂上的反对声彻底没了,取而代之的是讨论点心该准备什么、奶茶要加多少糖的热闹,像个茶馆似的,却透着一股久违的轻松。
柳如烟心里暗爽:【还是美食和实在好处管用,老臣们嘴硬心软,只要不让他们折腾,怎么都好说】。她拍了拍手:“既然大家都同意,新规就从今天开始推行!以后朝堂的点心和奶茶,由御膳房负责,每天换着花样来,保证大家吃好喝好,办事高效!”
百官山呼万岁,声音里带着真心的喜悦,柳如烟却在心里嘀咕:【终于搞定了,赶紧批完奏折,回去吃火锅,龙椅坐着真不舒服】。
散朝后,柳如烟回到御书房,看着堆积如山的奏折,头都大了 —— 奏折堆得像座小山,看得她眼花缭乱,心里哀嚎:【早知道登基这么多事,还不如当我的逍遥侯,天天吃烤串】。她随手翻开一本,全是关于地方赋税的专业术语,看得她犯困,忍不住趴在桌上嘀咕:“这奏折比天书还难,批完得累死!”
春桃端来一杯奶茶:“陛下,喝口奶茶提提神,实在不行,我们先吃点烤串再批?” 柳如烟眼睛一亮:“还是春桃懂我!快,让御膳房烤二十串羊肉串,多加孜然和辣椒,批奏折也得吃饱了才有力气!”
刚吃了两串烤串,暗卫突然走进来,脸色凝重:“陛下,不好了!影阁传来密报,三皇子的残余势力抓住了之前太后宫里的老宫女,那个老宫女知道您的秘密,他们想在三日后的祭天大典上,当众曝光您女扮男装的身份!”
柳如烟手里的烤串 “啪” 地掉在地上,心里咯噔一下,奶茶都不香了:【该死!怎么把这个老宫女忘了!她当年看着我长大,知道我女扮男装的事,要是被曝光,后果不堪设想】。她听到暗卫的心声:【老宫女被关在城外破庙,守卫森严,我们要是硬闯,怕会伤及老宫女,还会打草惊蛇】。
柳如烟瞬间冷静下来,捡起烤串,擦了擦灰,咬了一口:“慌什么?曝光就曝光,只要我让百姓吃饱穿暖,让大臣轻松办事,就算是女子,他们也得认我这个皇帝!” 心里却在盘算:【不行,不能这么被动,得想办法把老宫女救出来,同时阻止他们在祭天大典上搞事】。
她对暗卫说:“你立刻带人去城外破庙,悄悄监视,别打草惊蛇,我自有办法救老宫女。另外,让人查清楚,残余势力还有多少人,祭天大典上他们想怎么曝光,有没有其他阴谋。” 暗卫领命而去,柳如烟却没了吃烤串的胃口,心里嘀咕:【祭天大典是国之大典,要是在那天曝光身份,肯定会天下大乱,三皇子的残余势力真是阴魂不散】。
她强迫自己静下心来批奏折,却怎么都看不进去,脑子里全是身份曝光的后果:【大臣们会不会反对?百姓们能不能接受?三皇子的残余势力会不会趁机作乱?】 越想越烦,忍不住在奏折上画了只王八,想缓解烦躁,心里却在喊:【不管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大不了以后不当皇帝,继续当我的逍遥侯,天天吃烤串】。
可她不知道,残余势力的阴谋不止曝光身份这么简单。他们还联络了漠北的叛徒,想在祭天大典上发动兵变,里应外合,杀死柳如烟,拥立三皇子的儿子登基。老宫女只是他们的诱饵,想吸引柳如烟的注意力,让他们的兵变计划顺利进行。
暗卫在城外破庙监视,看到残余势力的头目和漠北叛徒接头,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没想到他们还联络了漠北叛徒,兵变要是成功,大靖就危险了】。他想立刻禀报柳如烟,却发现自己被盯上了,只能悄悄观察,寻找机会传递消息。
柳如烟还在御书房里琢磨怎么救老宫女,完全不知道一场更大的危机正在逼近。她让人准备了很多美食,想在祭天大典上继续用美食拉拢百官,却没意识到,祭天大典上等待她的,不仅是身份曝光的危机,还有血流成河的兵变。
御书房的奏折还堆得像小山,烤串的香味渐渐散去,柳如烟看着窗外的夕阳,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祭天大典,注定不会平静。不管是身份曝光,还是残余势力作乱,我都得扛下来 —— 为了我的火锅和烤串,为了能继续摆烂过日子,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可她不知道,漠北叛徒已经带着人马,悄悄埋伏在京城外,就等祭天大典当天,发动兵变;残余势力也在皇宫里安插了内应,准备在关键时刻打开宫门,里应外合。一场关乎皇位、关乎性命的危机,正在悄然酝酿,而柳如烟,还没完全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