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苏家如同一架精密咬合的机器,在苏浅浅的调度下高速运转起来。
她首先召来了魅影。即便在落雁城,这位暗影首领的出现也总是悄无声息。
“小姐。”魅影的身影在花厅角落的阴影中浮现。
“在落雁城最繁华的地段,物色一处适合开设茶楼的铺面,要求与江州城的清岚苑类似,面积要大,最好带庭院。”苏浅浅吩咐道,“此事需尽快。”
“是。”魅影简短应下,身影再次融入阴影,仿佛从未出现过。
处理完落雁城的布局,苏浅浅又请来了母亲柳氏。
“娘,纳塔城那边,如今只有您掌管的两家酒楼,相对清闲些。”苏浅浅挽着柳氏的手臂,柔声道,“我想劳烦您,在打理酒楼之余,也多留意一下纳塔城内适合开设茶楼的铺子。位置、大小、格局,都参照清岚苑的标准,若有合适的,先留意着,不必急于出手。”
柳氏如今对女儿的眼光和能力是百分百信服,闻言立刻点头:“放心,娘记下了。正好也看看纳塔城那些富户都喜欢些什么调调,到时候咱们的茶楼开起来,保准比江州城的还红火!”她眼中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能参与到女儿更大的布局中,让她倍感自豪。
与此同时,苏浅浅着手组建专业的粮食商队。她将带回的护卫与家中可靠人手整合,分为两队:北上队主要负责落雁城与纳塔城之间的粮食调配,以及未来向更北方探索;南下一队则作为先遣,负责打通落雁城至江州城、林州城的商路,运输茶叶、丝绸等南货北上,同时也能将北方的粮食南运,平抑两地粮价。两支商队的负责人都是精心挑选的老成持重之辈,配备了她带回的得力护卫。
更大的动作,在于南方粮食市场的开拓。
这一日,苏浅浅将大伯苏承光、二伯苏靖和与父亲苏屹安一同请到了书房。
“大伯,二伯,爹,”苏浅浅铺开南境简图,手指点在江州城和林州城的位置,“南方气候湿热,稻米可一年两熟甚至三熟,但当地富户众多,对精粮、细面需求极大。我们的高产粮种品质优良,在北方已证明其价值。我想请三位长辈,带队南下,在江州城和林州城,开设我们苏记的粮铺。”
三人闻言,眼睛皆是一亮。他们掌管粮行多年,深知其中的利润与意义。将北方的粮食卖到富庶的南方,这无疑是苏家商业版图的一次重大跨越!
“好!太好了!”苏承光第一个拍板,“浅浅,你说什么时候动身?大伯随时可以走!”
苏靖和沉稳些,思索道:“南下开设粮铺,涉及运输、仓储、当地关系打通,确实需得力之人前去。我们三人同去,互相也有照应。”
苏屹安看着女儿,眼中满是骄傲与支持:“爹听你的。”
苏浅浅本意是让他们筹备一番,开春后冰雪消融再出发。然而,三位长辈的反应出乎她的意料。
“开春?那还得等好几个月!”苏承光眉头一拧,“时间不等人!咱们苏家最小的男丁(指苏舟)都在林州城开疆拓土了,我们这些做长辈的,岂能畏缩不前?我看,准备几日,立刻出发!”
“大哥说的是。”苏靖和也点头,“纳塔城新建粮仓、扩垦田地之事,我们已安排妥当,落雁城这边有爹和几位弟妹坐镇,无需担心。趁着眼下南方还未开春,正好过去提前布局。”
苏屹安更是直接:“浅浅,爹这就去收拾行装。”
看着父辈们眼中燃烧的斗志和毫不退缩的担当,苏浅浅心中暖流汹涌,也不再矫情劝阻。苏家的男儿, 都有着一股闯劲和韧性。
“好!既然大伯、二伯和爹决心已定,那便尽快出发!”苏浅浅果断道,“我会让新组建的南下一队商队与你们同行,负责货物运输与沿途安全。另外,再从暗影苑调派五人,充作贴身护卫,护佑三位长辈周全!”
“好!”三人异口同声,豪气干云。
决议既定,整个苏府都忙碌起来。调拨粮食、准备银钱、安排随行人员……苏浅浅更是亲自为三位长辈准备了充足的御寒衣物、常用药材以及路上所需的一应物品。
一个月后,纳塔城的新粮仓已初见雏形,扩垦田地的事宜也在苏老爷子亲自监督下稳步推进。一切准备就绪,苏承光、苏靖和、苏屹安三人,带着满载粮食和希望的商队,以及五名精悍的暗影卫,即将在黎明时分冒雪南下。
出发的前一晚,柳氏特意从纳塔城赶了回来。李氏和文氏也早早结束了铺子的生意,回到府中。
这一夜,苏府后院的三个院落,灯火都比平日熄得晚些,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声的、黏稠的离别情绪。
次日黎明,风雪稍歇。
三对夫妻在府门前道别,眼神交织,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那昨夜疯狂的痕迹,红痕,抓痕,咬痕也隐藏在得体的衣袍下,化为眼中更深的不舍与坚定。
“出发!”
随着苏承光一声令下,商队缓缓启动,碾过积雪,向着南方前行。
苏浅浅与母亲、伯母们站在府门前,目送着车队消失在茫茫雪原之中。
南北并进的号角,已经吹响。苏家的未来,将在更广阔的天地里,铺陈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