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滨海市的深夜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笼罩。位于城市东郊的军工研究所三号院区灯火通明,如同黑暗中孤立的灯塔,却丝毫驱散不了弥漫在监控中心的寒意。值班工程师陈峰死死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额角的冷汗混着雨水顺着脸颊滑落,他颤抖着手指按下了红色紧急呼叫按钮,声音因恐惧而变调:“指挥中心!三号服务器集群出现异常数据流出!是‘鲲鹏-7’的核心制导数据!”
警报声刺破雨夜的瞬间,滨海市国安局特勤支队的驻地已然全员戒备。陆沉站在指挥车的电子地图前,黑色作战服上的国徽在应急灯下发着冷光。他刚结束边境反恐任务归队不足十二小时,疲惫还未从眼底散去,锐利的目光却已锁定了屏幕上闪烁的研究所坐标。“苏晴,数据溯源进度!”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指尖在地图上圈出研究所周边三公里范围,“赵刚,带行动一组封锁所有出入口,禁止任何人进出,重点排查近二十四小时内的访客记录。”
技术组组长苏晴的手指在键盘上翻飞,屏幕上代码如瀑布般滚动,她戴着耳机的头微微晃动,片刻后抬头汇报:“队长,数据经过三重加密跳转,最终指向研究所内部服务器的授权端口,操作人是动力系统研究员李明。他在两小时前通过内部权限下载了‘鲲鹏-7’的制导逻辑模块,目前数据已通过暗网节点传输至境外,最后一个节点位于东南亚某国边境。”
陆沉眉头紧锁,“鲲鹏-7”作为我国最新一代洲际导弹的核心项目,其制导数据的泄露足以让国防安全遭受重创。“李明的背景资料?”他问道,同时拿起战术头盔扣在头上。赵刚匆匆跑过来递上一份档案,语气凝重:“李明,四十七岁,动力工程博士,在研究所任职十五年,妻子三年前移民加拿大,儿子在多伦多读高中。近半年有五次不明资金流入,总额超过两百万,来源都是离岸账户。”
“看来是早有预谋。”陆沉翻看档案的手指一顿,目光停留在李明近期的体检报告上,“他有严重的哮喘,常用药是沙丁胺醇气雾剂。赵刚,带两个人去他住址实施抓捕,注意控制力度,避免刺激到他。我带技术组去研究所调取他的办公记录,苏晴,重点恢复他的电脑删除文件。”
凌晨三点,李明居住的高档小区被悄无声息地包围。赵刚带着两名队员潜伏在单元楼门口,通过热成像仪确认屋内只有一个热源位于客厅。“各单位注意,目标在客厅沙发位置,行动!”他低声下令,三人如同猎豹般冲上楼,破门的瞬间却被眼前的景象惊住——李明倒在沙发前的地毯上,脸色青紫,嘴角挂着白色泡沫,显然是哮喘发作却未能及时用药。他的右手死死攥着什么,身体已经僵硬。
“队长,李明死亡,初步判断是哮喘急性发作,但现场有异常。”赵刚通过对讲机汇报,同时小心翼翼地掰开李明的手指,一枚半个指甲盖大小的纹章掉落在地毯上,纹章主体是一只展翅的黑鹰,鹰爪抓着一把交叉的匕首,边缘有明显的断裂痕迹,“现场发现半枚特殊纹章,没有强行闯入痕迹,通风系统里检测到微量乙醚残留。”
陆沉赶到时,法医正在进行初步勘验。他蹲下身仔细观察那枚纹章,纹章材质是罕见的乌金,表面镀有一层哑光涂层,断裂处的截面十分整齐,像是被特制工具精准切断。“苏晴,马上对纹章进行材质分析和图像比对,重点排查境外情报组织的标志。”他站起身,目光扫过客厅的窗户,窗外是一片茂密的绿化带,“调取小区所有监控,特别是后围墙的红外监控,凶手应该是从这里进出的。”
凌晨五点,暴雨渐歇。研究所的技术室里,苏晴揉着发红的眼睛,将一份分析报告递到陆沉面前:“队长,纹章的乌金材质来自南非,涂层技术是北约最新的防探测工艺,断裂处有高频震动切割的痕迹。比对数据库后发现,这枚纹章与境外神秘组织‘暗影’的标志高度相似,该组织近五年在欧洲和亚洲多次参与谍报活动,专门窃取军工和航天领域的核心技术。”
陆沉看着报告上“暗影”组织的资料,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李明的突然死亡,半枚纹章的出现,泄露的“鲲鹏-7”数据,这一切显然不是巧合。“李明应该是被‘暗影’灭口的,这半枚纹章要么是他死前藏下的线索,要么是凶手故意留下的挑衅。”他拿起那枚纹章,对着灯光仔细端详,纹章背面刻着一个微小的“刃”字,“苏晴,继续深挖李明的社交圈和资金往来,特别是他妻子在加拿大的活动轨迹。赵刚,加大对‘暗影’组织的调查力度,重点关注近期入境的境外人员。”
窗外的天空泛起鱼肚白,陆沉站在窗前,看着晨雾中的城市逐渐苏醒。他知道,这起看似简单的数据泄露案,只是一场大规模谍战的开端,那半枚纹章就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平静的表象下,早已掀起了汹涌的暗流。而他和他的团队,必须在“暗影”组织将“鲲鹏-7”的核心数据完全破译前,找到他们的踪迹,将这颗潜伏在边境线上的毒瘤彻底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