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心已下,林小风并非优柔寡断之人。他没有给自己太多犹豫和反复思量的时间,迅速通过内部通讯,召集了李默、小刘,以及前厅经理、采购主管等几位“山海轩”最核心的骨干成员,在顶楼那间安静的工作室里,召开了一个简短却意义非凡的会议。
当林小风平静地宣布,自己将暂时脱离餐厅的日常管理和烹饪一线,进行一段为期不定的“闭关修行”时,整个房间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这个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水面的巨石,激起了巨大的波澜,所有人都露出了难以置信和震惊的神情。
“风哥!这……这太突然了!”李默第一个从椅子上弹了起来,脸上写满了焦急和不解,“现在是什么时候?‘百味楼’那边虽然暂时没大动作,但谁都知道他们绝不会善罢甘休!还有那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五味盟’,像一把剑悬在头顶!你是‘山海轩’的主心骨,你怎么能在这个节骨眼上离开?”他的语气充满了担忧,仿佛林小风这一走,天就要塌下来。
“是啊,师父!”小刘也急得额头冒汗,“后厨好多招牌菜,尤其是像‘开水白菜’、‘金包银炒饭’的火候秘诀和核心调味,只有您掌握得最精准!很多老客就是冲着您的手艺来的,您这一走,万一……万一味道有偏差,影响了口碑怎么办?”他的担忧非常实际,关乎餐厅的生命线。
其他几位骨干也纷纷开口,表达着类似的忧虑和不认同。一时间,房间里充满了不安的气氛。
林小风静静地听着大家的反对和担忧,脸上没有丝毫不悦。他等大家都说得差不多了,才缓缓抬起手,做了一个下压的手势。这个简单的动作仿佛带着一种奇异的魔力,让嘈杂的议论声渐渐平息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我知道,也理解大家的担心和顾虑。”林小风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沉稳,有一种抚平焦躁的力量,“但请大家想一想,我做出这个决定,恰恰是因为,我们‘山海轩’现在正处在一个比应对商业竞争更为关键的时刻。”
他环视众人,目光清澈而坚定:“我们‘山海轩’能够立足、发展,并且赢得如今口碑的根本,究竟是什么?是动用关系网搜罗来的顶级稀有食材?是不断精进、令人眼花缭乱的烹饪技艺?还是这越来越奢华精致的用餐环境?这些,当然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它们,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吗?”
他抛出的问题,让在场的人都陷入了短暂的思考。
“我认为,不是。”林小风自问自答,语气郑重,“我们真正的根本,是我们对‘美食’这两个字背后更深层次的理解,是我们希望通过一餐一饭,向食客传递的那份超越味蕾的温暖、慰藉和情感共鸣。这才是‘山海轩’的灵魂所在。”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自我剖析:“但坦白说,最近一段时间,我本人,或许也包括我们整个团队,在追求技术极致和商业扩张的过程中,有些迷失了方向。我做的菜,或许在技术层面无可挑剔,足够‘好吃’,足够‘高级’,能赢得赞誉。但扪心自问,它们是否真正具备了那种能走进食客内心最柔软处、触动灵魂的力量?古老先生的话点醒了我,如果连我自己,都无法从自己精心烹制的菜肴中,感受到超越技术之外的那种打动人心的力量,那么,我们又凭什么去期望它们能真正打动千千万万有着各自悲欢故事的食客呢?”
这番话,像一阵微风吹过心湖,让在场的核心成员们都沉默了下来。他们大多是真心热爱餐饮行业的人,林小风的话,触及了美食背后那个更为感性、却也更为核心的层面。那种情感上的共鸣,确实是金钱和技术难以衡量的无价之宝。
“所以,我这次的暂时离开,绝不是临阵脱逃,恰恰相反,这是一次为了更强回归而进行的‘寻根’之旅。”林小风的目光变得悠远,仿佛已经看到了前方的路,“我要暂时放下主厨的身份,回到最开始的地方,像学徒一样,重新去感受最质朴的市井烟火气,去倾听街头巷尾普通人的欢笑与叹息,去寻找那份最初促使我拿起锅铲的、对美食最纯粹的热爱和感动。这不仅是我个人厨艺突破瓶颈的关键,也关系到‘山海轩’未来能否拥有真正持久打动人心的灵魂底蕴。”
他看向李默和小刘,目光中充满了信任和托付:“店里的一切,就交给你们了。李默,运营、财务、对外所有事务,由你全权决断。遇到实在难以把握的重大危机,可以联系我,但请尽量自行处理,让我能心无旁骛。小刘,后厨是你的舞台了,常规菜品你早已能独当一面,我相信你的能力和责任心。如果遇到需要复杂古法或者创意突破的新菜研发,可以先记录下来,积累问题,等我归来,我们一起攻关。”
他又看向前厅经理和采购主管等人:“各位,请务必各司其职,守住我们现有的阵地和口碑。这段时间,‘山海轩’的战略不求激进开拓,核心是‘稳’字当头,巩固根本,维护好我们已有的每一位客人。”
见林小风思路清晰,安排周密,并且将这次离开的意义提升到了关乎餐厅灵魂的高度,众人虽然心中依旧充满担忧和不舍,但也明白他已深思熟虑,且此事对他、对“山海轩”的未来的确至关重要。反对的声音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和支持。
“风哥,我明白了!”李默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坚定,“你放心去追寻你的‘道’!店里只要有我李默在,就绝不会出乱子!我一定替你守好这个家!”
“师父!”小刘也激动地表态,用力拍着胸脯,“后厨您就交给我!我小刘就是不吃不睡,也保证每一道出去的菜都对得起‘山海轩’的招牌!等您回来,一定让您看到一个更棒的后厨团队!”
其他骨干也纷纷郑重承诺,会竭尽全力,稳住大局。
安排好了“山海轩”的日常事务,林小风并没有立刻背起行囊远走他乡。他选择的“寻根”第一站,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就在“山海轩”本身,或者说,就在这竹隐巷夜深人静之时。
一个想法在他脑中逐渐清晰成形。
“在我正式开始远行之前,我们先在‘山海轩’内部,做一个小小的、实验性的尝试。”林小风对李默和小刘说道,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孩童般的新奇光芒。
“尝试?什么尝试?”两人好奇地问。
“从明晚开始,”林小风解释道,“等‘山海轩’正常的晚市结束,最后一位客人离开,我们完成清扫打烊之后(大约是晚上十点),我们不关掉所有的灯,也不锁上大门。”
“不关灯?不锁门?”李默和小刘面面相觑,更加疑惑。
“对。”林小风嘴角泛起一丝温和的笑意,“我们利用打烊后的时间,在店里开辟一个小小的角落,开设一个只营业两个小时的‘深夜食堂’。”
“深夜食堂?”小刘眼睛一亮,似乎觉得这个想法很有趣。
“是的,”林小风进一步阐述他的构想,“时间就定在深夜十一点到凌晨一点。不设固定菜单,不提供‘山海轩’那些复杂的招牌菜。只准备一些最简单的、暖胃又暖心的食物,比如一碗热腾腾的阳春面或汤面,一碟手工水饺或馄饨,或许再根据当天厨房剩余的、品质依然完好的边角食材,随机做一些精致的小菜。”
他特别强调了这个食堂的独特性质:“我给它取个名字,叫‘随缘食堂’。来的客人,全凭缘分;吃什么,也看当天我们准备了什么,或者看客人那一刻想吃什么,随缘而定。价格……不定价,客人看着给,心意到了就行。甚至——”
林小风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更深的意义:“如果来的客人,愿意分享他的故事,无论是开心的还是烦恼的,一碗面,一杯酒,若能换来一段真实的人生片段,那便是无价,免单又何妨?”
“这……”李默从经营角度考虑,还是有些迟疑,“风哥,这想法很特别,但……这能行吗?完全不盈利,甚至可能亏本。而且,深夜营业,安全方面也是个大问题,来的客人鱼龙混杂……”
“安全问题,我会亲自在店里坐镇,另外再悄悄安排两位信得过的保安兄弟在附近值守,确保万无一失。”林小风显然已经考虑周全,“至于盈利,这本就不是目的。这更像是一个……窗口,一个实验。一个能让我暂时放下主厨身份,以一个更贴近普通人的姿态,去接触那些在深夜里仍在奔波、各自有着不同故事的灵魂的窗口。我想听听他们的声音,看看在褪去白天的喧嚣和伪装后,人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样的食物来抚慰心灵,什么样的味道能真正触动他们。”
他的目光投向窗外已然沉寂的夜色,语气变得柔和而充满期待:“一座城市的白天属于效率和秩序,而它的深夜,往往藏着最真实的情感和未被讲述的故事。我想在那里,为那些或许孤独、或许疲惫、或许只是想找个地方歇歇脚的夜归人,留一盏温暖的灯,煮一碗用心的热食。”
这个计划,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甚至带着几分文人式的浪漫与任性,完全不符合商业逻辑。但李默和小刘看着林小风此刻的眼神——那里面没有了平日运筹帷幄的沉稳,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纯粹的、对烹饪本源的探寻之光,仿佛回到了他最初在“喷香小炒”那个狭小厨房里,一心只想做好每一道菜的样子。
“好!风哥,这个主意太棒了!”李默率先被这种情怀打动,用力一拍大腿,“前厅的布置我来弄!不用大张旗鼓,就弄个温馨的小角落。宣传?不,咱们不宣传,全靠缘分!说不定这样更能遇到有故事的人!”
“师父!食材准备交给我!”小刘也兴奋起来,“虽然不设菜单,但高汤咱们得提前吊好,饺子馅、馄饨馅也得预备着,保证哪怕是简单的食物,也用到最好的料,最用心的手艺!”
看到两位最亲密的伙伴如此支持,林小风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那是一种卸下了商业重担、准备回归烹饪初心的、轻松而期待的笑容。
“好,那我们就这么说定了。‘深夜食堂’,‘随缘食堂’……明晚开始。”
于是,在“山海轩”正常营业时光鲜亮丽、宾客盈门的表象之下,一个只为深夜开放的、充满温情与未知的特别企划,开始悄然筹备。林小风寻找“厨心”的漫长旅程,并未立刻远行,而是选择了从这间打烊后的“山海轩”开始,从这个为城市守夜人准备的“随缘食堂”迈出第一步。
回归市井,倾听人间烟火。
这看似后退的一步,或许正是他突破自身瓶颈,找回那丢失已久的、能让菜品拥有“心跳”的“厨心”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