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轩”的开业,如同一块投入省城餐饮界的巨石,激起的并非仅仅是涟漪,更是一场持续发酵的风暴。各大美食媒体的头版头条、财经版块的深度分析,甚至主流生活方式杂志的专题报道,都将聚光灯对准了这家横空出世、定位卓绝的新餐厅。报道的角度各异,有的聚焦其“新中式美学,本味哲学”的餐饮理念,有的深挖其与资本新贵长青联姻的商业故事,但无一例外,都将“林小风”这个名字置于核心。他从籍籍无名的街边店逆袭夺得金鼎奖,到参与国宴设计的传奇经历,再到如今打造出“山海轩”这个现象级项目,这些充满故事性的片段被反复提及、渲染,使他再次成为省城社交圈和美食爱好者口中热议的焦点人物。赞誉如潮水般涌来,“天才主厨”、“餐饮界黑马”、“味觉革新者”等头衔被轻易地加诸其身。
这股热潮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山海轩”预约热线被打爆的盛况。开业仅一周,预约已然排到了两个月之后。来自全省乃至全国的美食老饕、讲究排场与格调的商务宴请客户、以及被媒体和口碑吸引而来的好奇食客,纷纷慕名而至,想要一探这间备受推崇的餐厅究竟有何魔力。竹隐巷这个原本清静、甚至有些偏僻的巷弄,因为“山海轩”的存在,仿佛被注入了新的活力。平日里车马渐稠,周末更是人流如织,不仅餐厅门口常有等候的客人,连带着周边的茶馆、独立小店、甚至停车位都变得紧俏起来,悄然带动了整个区域的商业氛围。
店内运营在最初的忙碌与磨合后,逐渐步入精细化的正轨。林小风几乎将所有精力都倾注在后厨,他如同一位严谨的指挥家,严格把控着从食材甄别、预处理到烹饪火候、摆盘创意的每一道环节,确保每一道出品的“山海轩”菜肴都达到他心目中的极致标准。他甚至专门设立了一个详细的反馈记录本,要求服务人员留意客人对特定菜品的评价,无论褒贬,他都会在深夜逐一复盘。前厅,李默则展现了他出色的管理和社交能力,他带领着精心挑选和培训的服务团队,不仅将接待流程打磨得流畅而富有温度,更游刃有余地应对着雪片般飞来的商务合作、媒体采访和VIp客户的特殊需求,精心维护着这座新兴的“美食殿堂”的对外形象。
一切看上去都欣欣向荣,仿佛一艘装备精良的航船,正沿着预想的航道,乘风破浪,平稳前行。
然而,在这片繁华之下,林小风心中那根弦,自开业宴那晚听到那句关于“江湖”的低语后,就始终微微绷紧,未曾片刻放松。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表面的顺遂之下,往往暗流涌动。
开业宴结束后的第三天晚上,送走了最后一桌意犹未尽的客人,餐厅恢复了宁静。林小风正独自在“厨心”工作室里,就着柔和的灯光,仔细翻阅、归类当天的菜品反馈记录。上面有对“山海三叠”的赞叹,也有对某道汤品火候的细微建议。就在这时,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
一位负责收拾前厅的年轻服务生推门进来,脸上带着些许不确定的神情,手里拿着一张折叠起来的、最普通不过的白色便签纸。
“林师傅,打扰了。刚才彻底打扫‘听松’包厢时,在靠里那个单人沙发的茶几下沿发现的,像是无意间滑落进去的。”服务生将纸条递过来,补充道,“检查过包厢其他地方,没有遗漏物品。”
“听松”包厢?林小风心中蓦地一动,印象极其深刻——那是开业宴时,安排给那两位气质独特、最后低声谈论“江湖”的客人的包厢。
他神色如常地接过纸条,温言道:“好,辛苦了,交给我吧。”
待服务生轻轻带上门离开,工作室里重归寂静。林小风没有立即打开,而是用手指摩挲了一下纸张的质地,普通得在任何文具店都能买到。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将纸条展开。
上面只有两行字,是用一种略显潦草、但每一笔都带着一股锐利劲道的硬笔字写就,力透纸背:
“小心百味楼”
“忌五味”
没有称呼,没有落款,没有日期。言简意赅,却透着一股冰冷的、不容置疑的警告意味。
林小风的目光在这短短的七个字上凝固了,瞳孔微微收缩。窗外的夜色似乎也随之深沉了几分。
百味楼?
忌五味?
这两个词,他都是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接触到。“百味楼”,听起来像是一家酒楼的名号,但直觉告诉他,绝不仅仅是那么简单。而“五味”,瞬间让他联想到烹饪基础的酸甜苦辣咸,可在此处,在这充满警示的语境下,显然另有所指。
开业宴那晚神秘客人的低语再次在他耳边清晰地回响:“……怕是不懂得这美食界真正的‘江湖’。”
当时那若有若无的预感,此刻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文字,落在了这张轻飘飘却重若千钧的纸条上。那模糊的“江湖”轮廓,似乎随着这张纸条的展开,悄然显现出了冰冷的一角。
“百味楼”是谁?是潜在的对手?是盘踞已久的势力?为何要“小心”?是商业竞争,还是另有玄机?
“忌五味”又是什么意思?是一个组织的名称?一个派系的信条?还是一种需要规避的禁忌或规则?
这突如其来的、匿名的警告,与“山海轩”眼下门庭若市、赞誉加身的一片繁荣,形成了强烈而诡异的反差。仿佛光鲜亮丽的舞台背后,厚重的帷幕刚刚被揭开一道缝隙,露出了其后隐藏的、不为人知的暗流与规则。
林小风的心跳略微加速,但脸上并未显露分毫惊慌,反而有一种“该来的终究来了”的冷静明悟。他知道,树大招风,“山海轩”以如此高调的姿态崛起,其创新的理念和迅速聚集的资源与目光,必然会触动省城餐饮界原有格局,触动某些既得利益者的神经。只是没想到,对方的反应会如此之快,而且是以这样一种隐秘、甚至带着些许故弄玄虚的方式发出警告。
这不像是一般的商业恐吓,更像是一种试探,一种划定界限的宣告,或者说,是这“江湖”递来的第一张名帖。
他将纸条仔细地重新折叠好,放入衬衫内里的贴身口袋,那微凉的纸张触感紧贴着皮肤,成为一种无声的提醒。
他起身走出工作室,来到已经熄了大灯、只留几盏壁灯照明的前厅。李默还在和值班经理借着吧台的灯光,低声核对着明天的预约信息和特殊需求。
“李默,”林小风叫住了他,声音在空旷安静的大厅里显得格外清晰。
李默抬起头,看到林小风站在略显昏暗的光线中,神情平静,但眼神里有一种他熟悉的、遇到正事时的专注和锐利。
“你听说过‘百味楼’吗?还有,‘五味’这个词,在餐饮圈里,除了指味道,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指代?”林小风走到吧台前,手指无意识地在光滑的台面上轻敲了一下。
李默愣了一下,放下手中的平板电脑,皱起眉头认真思索起来:“百味楼……这名字听着是有点耳熟。让我想想……对了,好像是省城一家老牌酒楼,有些年头了,规模挺大的,主打传统菜系,分店好像开了不少,但近些年声势似乎不如以前了。具体的背景和现状,我得查一下才能确定。”他顿了顿,关于“五味”,他摇了摇头,语气肯定:“这个真没听说过有什么特别的说法。圈里人聊天,说到‘五味’指的就是酸甜苦辣咸,最多引申一下人生况味,没听说有什么特定的组织或者派系叫这个名号。”
连消息灵通、人脉甚广的李默都对“五味”一词毫无头绪,这让林小风更加确定,这“百味楼”和“五味”,要么隐藏得很深,属于水面之下的存在,要么其影响力范围和行事风格,尚未直接触及到他们这个刚刚闯入战局的新生品牌。
“动用所有资源,尽快去查一下这个‘百味楼’的详细资料,”林小风吩咐道,语气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不仅是明面上的工商信息、经营状况,还有其背后的股东、历史渊源,以及在行业内的真实地位和影响力,越详细越好。”
他略一沉吟,继续道:“另外,通过长青资本的商业情报网络,以及我们自己在餐饮圈内建立起来的人脉,特别是那些深耕行业多年的老师傅、老前辈,旁敲侧击地打听一下,行业内有没有一个叫‘五味’的组织、联盟或者隐性的派系,行事风格比较……低调、隐秘,或者有什么特殊的规矩和禁忌。”
李默看到林小风如此郑重其事,立刻意识到这可能不是空穴来风,表情也严肃起来,点头道:“明白,风哥!我马上就去安排,多管齐下,尽快把消息带回来!”
林小风点了点头,没有再过多解释。他转身缓步走到临街的落地窗前,双臂环抱,凝视着窗外。
竹隐巷在浓重的夜色下显得静谧而深邃,只有几盏路灯散发着昏黄的光晕。开业满堂彩的喜悦和兴奋尚未完全从空气中散去,但这突如其来的警告,却像一丝寒意,悄然渗透进来。
这“江湖”的第一道涟漪,或者说,第一道暗流,已经真切地荡到了脚下。
林小风的嘴角微微牵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弧度,那并非畏惧,而是一种遇到挑战时的沉静和斗志。
他倒要看看,这“百味楼”究竟是怎样的龙潭虎穴,这“五味”又藏着怎样的玄机和规矩。这餐饮界的“江湖”,他既然踏入了,就要看看它到底有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