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复盘]徐远舟的棋
保密局西安站站长办公室,厚重的窗帘隔绝了外界的光线,只留一盏绿罩台灯在宽大的红木办公桌上投下昏黄的光圈。空气里弥漫着雪茄的余味和一种压抑的、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
徐远舟靠在椅背上,双眼微阖,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光滑的桌面。他面前摊开着几份报告——关于“鬼道”行动的失利,关于技术军官“影子”的死亡,关于“归雁”线的成功锁定与后续毫无收获的挫败。
他在复盘。
像一位输掉了关键局、却坚信自己仍掌握着优势的棋手,反复审视着棋盘上的每一步,寻找着对手的破绽,以及自己可以更狠、更准落子的位置。
“‘鬼道’……陆明远,你好手段。”徐远舟喃喃自语,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他不得不承认,自己低估了对手的狠辣与果决。用自身作饵,反向清除内奸,这份胆识和谋略,让他既痛恨,又隐隐生出一丝棋逢对手的……“欣赏”。
但这丝“欣赏”瞬间便被更汹涌的杀意淹没。技术军官的损失是惨重的,那不仅仅是失去了一双眼睛,更是打断了他依赖技术侦察的一条臂膀。尤其是……那台被动了手脚的“壁虎”车,核心数据存储单元不翼而飞……想到这里,徐远舟的眼角猛地抽搐了一下。
那里面有什么?仅仅是技术参数吗?还是有……更致命的东西?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将思绪拉回眼前的棋局。
“归雁线……”他的手指移到关于这条线的报告上,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笑意。这条线是他放出的猎犬偶然嗅到的,还是……他目光锐利地扫过报告上“排查中发现异常”那几个字,心中疑窦丛生。大规模的户口核查如同撒网,能网住小鱼小虾,但“归雁”这种级别的线,被如此“偶然”撞上,概率太低。
是陆明远内部又出现了新的漏洞?还是……他故意抛出来的又一个诱饵?
想到“诱饵”,徐远舟的心猛地一紧。陆明远擅长此道,他不得不防。
“断得真干脆啊……”他看着报告中描述的,下游站点迅速废弃、人员果断撤离、甚至不惜以自毁方式断尾求生的细节,眼中寒光闪烁。“壮士断腕……陆明远,你比我想象的还要冷血。你对你的手下,也如同弃子一般。”
这种冷酷,让他感到棘手,也让他更加坚定了必须尽快铲除这个对手的决心。一个不按常理出牌、且对自己人都如此狠辣的敌人,太危险了。
他站起身,走到墙边巨大的西安城防沙盘前。沙盘上插满了红蓝两色的小旗,代表着双方的势力范围和兵力部署。
“陆明远,你的目的,终究还是城防。”徐远舟的手指划过沙盘上坚固的城墙模型,“你断线求生,蛰伏不出,无非是在积蓄力量,等待机会,想拿到我最核心的布防图。”
他冷笑一声:“可惜,你不会再有机会了。”
“影子”虽除,但他徐远舟在西安经营多年,根基深厚,岂会只有一双眼睛?技术手段受挫,但他还有庞大的人力网络,还有对这座古城无孔不入的掌控力。
他回到办公桌前,按下呼叫铃。行动队长很快推门而入,躬身听令。
“第一,”徐远舟语气森然,“对‘归雁’线已暴露站点的监控不能撤,但要外松内紧。我怀疑陆明远可能会反向利用,试探我们的反应。加派便衣,扩大监控范围,留意任何试图靠近或观察该区域的可疑人员,有其是生面孔。”
“第二,启动‘渔网’计划。将我们掌握的、所有与‘长安小组’有过哪怕一丝关联的人员、地点,全部重新梳理一遍。重点排查近期有无异常资金流动、人员失踪、或者……突然出现的‘陌生人’。尤其是与无线电、机械维修、古籍书店相关行业的人员。”
“第三,”徐远舟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加强对军政各部门,尤其是涉及城防、通讯、后勤等关键部门内部人员的‘忠诚度’审查。特别是那些有亲属在‘那边’(指解放区),或者平时牢骚较多、对现状不满的人。我要确保我的后院,不能再起火了!”
他这是在内部进行清洗和震慑,以防备可能存在的、尚未被发现的“沉舟”们。
“是!站座!”行动队长领命而去。
办公室内重新恢复了寂静。徐远舟坐回椅子上,点燃了一支新的雪茄。烟雾缭绕中,他的面容显得有些模糊。
他在复盘中调整了自己的策略。从依赖技术闪电战,转向更传统、也更残酷的人力消耗战和内部净化。他要收紧拳头,用更强大的压力,一寸寸挤压“长安小组”的生存空间,逼他们出来,或者……将他们彻底闷死在地底。
然而,在他看不见的角落,他这番复盘后落下的棋子,却意外地触动了一个原本与他棋盘毫不相干的人物。
几天后,一份来自敌西北军政长官公署的例行内部《人事与清风》简报,被雷万山通过特殊渠道获取,送到了“石窟”陆明远的案头。这类简报通常记载着各部门人员调动、嘉奖处分等无关痛痒的信息,以往小组并不会特别关注。
但这一次,陆明远在翻阅时,目光却停留在了一则简短的人事任命通知上:
“兹任命,吴忠友参谋(原广州行营)即日起调入我部参谋处二科任职,特此通知。”
吴忠友?
这个名字似乎有些耳熟。
陆明远仔细回想,终于记起,白曼琳(蝴蝶)周旋于军官之间时,似乎曾提及过此人,评价其“高情逸兴,无意钻营”,但业务能力出众。后来因为小组行动重点转移,并未对此人进行深入接触。
此刻,在这个小组刚刚遭受重创、徐远舟全力复盘清剿的敏感时刻,一位并非胡宗南嫡系、风评尚可、且刚从外地调来的参谋,出现在权力核心的军政长官公署……
这阵新风,是意味着新的风险,还是……蕴含着某种意想不到的契机?
陆明远的手指,在这则简短的通知上轻轻敲击着,陷入了沉思。
徐远舟在复盘后布下的“渔网”,是否会意外地将这位吴忠友参谋也网罗进去?而这位带着广东口音、身处要害部门却非嫡系的新风,又将在接下来的惊雷变局中,扮演怎样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