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密报
锁定“甲字贰号柜”带来的短暂兴奋,迅速被更沉重的焦虑取代。情报的价值在于传递,而此刻,如何将“长庚计划修订稿在此”这个要命的消息安全送出去,成了横亘在吴忠友面前的又一道险关。马奎那若有所思的一瞥,如同悬在头顶的冰锥,让他不敢有丝毫大意。他感觉自己仿佛被无形的蛛网缠住,任何一个多余的动作都可能引来捕食者的致命一击。
他不能再去熟悉的死信箱,任何规律性的行为都可能被盯梢。他需要一个极其自然、且一次性的传递方式。
机会出现在午休时分。参谋部食堂里人声嘈杂,军官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用餐、闲聊。吴忠友端着餐盘,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视,最终落在了靠近角落的一张桌子上。那里坐着几位与他相熟、但关系并不密切的同僚,其中一位李参谋,正唾沫横飞地抱怨着食堂饭菜的差劲。
吴忠友自然地走过去,加入他们的闲聊。话题很快从饭菜转到了时局,又不可避免地扯到了日益吃紧的前线。李参谋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听说了吗?北边(指陕北)那边,彭德怀的部队闹得凶得很,据说已经快打到陇东了,渭北那边也风声鹤唳,咱们这边……唉,怕是也安稳不了几天喽。”
这番话印证了吴忠友从刘秘书那里得到的零碎信息,也侧面反映了西北野战军不仅在陕北站稳脚跟,更将战火引向了国民党统治的渭北地区,威胁到西安的外围。这无疑加剧了敌人实施“长庚”破坏计划的紧迫性。
吴忠友适时地流露出忧虑,附和了几句。然后,他仿佛不经意地,从口袋里掏出一盒“哈德门”香烟,自己叼上一支,又将烟盒递给在座的几位。这是很寻常的举动。但在递烟的过程中,他的小指极其隐秘地在烟盒内层快速划动了几下——那里藏着一小截特制的炭笔,他在内层衬纸上写下了缩略的暗号:“甲二,修”。
他将烟盒递向李参谋。李参谋毫无察觉,笑着抽出一支,将烟盒传给下一个人。烟盒在几人手中流转一圈,最后回到吴忠友手中。他神色自若地将烟盒收回口袋,仿佛只是完成了一次再普通不过的敬烟。
整个传递过程发生在众目睽睽之下,却完美地利用了最寻常的社交行为作为掩护。即使马奎在远处盯着,也绝看不出任何破绽。
接下来,他需要让这个烟盒“合理”地消失。午休结束,众人散去。吴忠友没有回办公室,而是借口需要购买新的绘图工具,来到了参谋部附近一家指定的文具店。这家店是“长安小组”一个极其隐秘的联络点,老板是梅姐发展的可靠外围。
在柜台前挑选绘图尺时,吴忠友趁着老板转身取货的瞬间,迅速将那个写有密报的烟盒塞进了柜台下方一块略微松动的砖缝里。整个过程不到两秒。他甚至没有和老板有任何眼神交流,付钱,拿货,离开,行云流水。
一小时后,伪装成送货伙计的雷万山来到了文具店,取走了那个承载着重要密报的烟盒。
当密报被安全送到“石窟”,陆明远和赵致远看到那简单的三个字时,精神都为之一振!
“甲二,修!”赵致远几乎要击掌叫好,“‘清溪’同志果然没有辜负组织的期望!他不仅确认了位置,还证实了是修订稿!这份情报太关键了!”
陆明远的神情却依旧凝重如铁。他盯着那三个字,缓缓道:“位置是找到了,但如何把它从‘甲字贰号柜’里拿出来,是下一个,也是最终极的难题。那地方,恐怕连只苍蝇都难飞进去。”
他走到墙边那张简陋的西安地图前,目光投向西北方向,仿佛能穿透墙壁,看到那片正在激战的土地。“西北野战军在彭老总指挥下,连续作战,不仅粉碎了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如今兵锋已直指渭北,威胁西安外围。敌人现在是困兽犹斗,‘长庚计划’就是他们最后、最疯狂的报复。我们必须抢在他们动手之前,把这份计划拿到手,否则,无论是对前线部队未来接管城市,还是对西安几十万百姓,都将是一场灾难!”
他转向赵致远,语气斩钉截铁:“通知‘清溪’,组织感谢他的卓越工作。但行动不能停!让他利用一切可能,摸清‘甲字贰号柜’的守卫换班规律、钥匙保管情况,甚至是……可能的漏洞!告诉他,时间不等人,渭北的炮声,就是我们的倒计时!”
新的、更为具体的指令,伴随着肯定与更大的期望,再次传向了身处虎穴的吴忠友。
然而,就在吴忠友接到新指令,开始如同最耐心的工匠般,细致观察机要室日常运作,试图寻找那几乎不存在的“漏洞”时,他并不知道,自己午间在食堂那看似天衣无缝的传递,并非完全没有引起注意。
马奎虽然当时没有看出破绽,但他对吴忠友近期“频繁”出现在敏感区域附近(如图书室、机要室外围)的行为,已经产生了职业性的警觉。他将这个“过于勤勉”、且似乎总在关键时刻出现在不该出现地点的吴参谋,列入了需要“稍加留意”的名单,并向徐远舟做了简短的口头汇报。
徐远舟当时正忙于应对上峰对“西北战局糜烂”的斥责,并未太过在意,只是吩咐了一句:“盯着点,别放过任何可疑之处。”
这看似随意的一句话,却如同在吴忠友周围悄悄布下了一张更纤细、也更危险的网。潜行者的影子,已经开始被猎犬的嗅觉所捕捉。而一场围绕着“甲字贰号柜”的、更为惊心动魄的暗战,即将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