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粮窖的石板刚盖好,二牛就扛着半袋“能量米”往工坊跑,说是要给松婶演示“史前电饭煲”(其实是把三块能量晶石塞进陶罐当加热棒)。沈砚正蹲在通道入口检查青铜柜里的“粮窖账本”,泛黄的兽皮卷上用朱砂写着“嘉禾七年,藏粮五千石,设‘声纹警戒’以防鼠患”,旁边还画着个奇怪的装置——像个挂在墙上的贝壳,贝壳里嵌着颗黑色的晶核,正是瘦猴昨天念叨的“影蝠晶核”。
“声纹警戒?”沈砚摩挲着兽皮卷上的图案,卡匣突然“嗡”地一声震动,第九层箔上的灵纹亮起,投射出个熟悉的画面:影蝠巢穴的岩壁上,倒挂着密密麻麻的影蝠,它们的超声波在洞穴里形成无形的网,任何活物靠近都会触发“蝠群骚动”。
“有了!”瘦猴突然从陶罐堆里钻出来,手里举着颗核桃大的黑色晶核,正是上次在影蝠巢穴收集的“高频声波晶核”(当时嫌它能量不稳定,一直扔在卡匣杂物区),“根据‘声波报警原理’,影蝠晶核能发出20khz的超声波,而蚀影的‘能量频率’刚好在18-22khz之间,两者相遇会产生‘共振’!就像你家的报警器,小偷碰到就响!”他突然把晶核塞进瑶瑶手里,“瑶瑶用灵纹感看看,这晶核的‘声波范围’是不是刚好100米?”
瑶瑶闭着眼睛,小眉头皱成个小包子:“看见了……好多‘波浪线’!从晶核跑出去,跑到100步就回来了!像二牛扔出去又弹回来的石头!”
“是‘声波反射’!”瘦猴激动得差点把晶核捏碎,“根据‘回声定位公式’S=vt\/2,超声波速度v=340m\/s,晶核发出的声波0.6秒往返一次,刚好覆盖100米范围(340x0.6\/2=102米,约等于100米)!就像蝙蝠用超声波定位猎物,超过100米声波衰减,就‘听’不见了!”
二牛抱着陶罐跑回来,听见“100米”眼睛一亮:“能防偷米贼吗?昨晚我看见瘦猴偷偷摸进粮窖,啃了半块米饼!”
“那是‘样品检测’!根据‘食品质量安全法’,我在测试米饼的‘硬度’和‘风味物质’!”瘦猴涨红了脸,从背包里掏出张泛黄的兽皮纸(从青铜柜里找到的“制卡图纸”),“别打岔!这是‘史前声波警戒卡’的图纸!我们只要把影蝠晶核、月魂草纤维和‘发声介质’按比例混合,就能做出‘百米警戒卡’!”
“发声介质用什么?”松婶不知何时站在身后,手里还拿着纳鞋底的锥子,“总不能让它学影蝠叫吧?那声音跟指甲刮玻璃似的,晚上能把人吓醒!”
瘦猴指着图纸上的“贝壳装置”:“用‘风语螺壳’!工坊后院不是有堆史前海螺壳吗?根据‘共振腔原理’,螺壳的螺旋结构能把超声波转化成‘书页翻动声’!就像你对着空瓶子吹气,不同形状的瓶子发出不同的声音,螺壳的螺旋纹刚好能把20khz的超声波‘分频’成3khz的可闻声——‘哗啦,哗啦’,跟翻书声一模一样!”
二牛自告奋勇去捡螺壳,回来时抱了个比他脑袋还大的海螺:“这个!声音肯定响!能把100米外的蚀影直接吓跑!”
“太大了!”瘦猴用尺子量了量螺壳口径,“根据‘声学设计规范’,螺壳长度20cm、口径5cm时,共振频率最稳定!你这个40cm的‘巨无霸’,吹出来是‘呜呜’的风声,跟鬼哭似的!”他挑了个巴掌大的螺壳,用砂纸打磨掉壳口的毛刺,“这个正好!就叫‘翻书螺’!”
制作过程比想象中复杂。瘦猴在石桌上铺好兽皮纸,先把影蝠晶核放在中央,周围铺上撕成细丝的月魂草纤维(“声波传导材料”),再用影蛛丝胶冻(“能量粘合剂”)把螺壳粘在晶核正上方。瑶瑶的小手悬在材料上空,突然“呀”地叫出声:“晶核在‘发抖’!它不喜欢月魂草!纤维太‘硬’,戳得它疼!”
“是‘阻抗不匹配’!”瘦猴赶紧往纤维里掺了点影鼠油脂(从卡匣杂物区翻出来的,原本是给影鼠幼崽当零食),“根据‘声波传导定律’,两种材料的‘声阻抗’差异越大,声波反射越严重!月魂草纤维太干燥,声阻抗1.5x10^6 pa·s\/m,晶核的声阻抗是3.2x10^6 pa·s\/m,加油脂能让纤维声阻抗升到2.8x10^6 pa·s\/m,接近晶核的数值!就像你给收音机天线套上绝缘管,信号会更好!”
瑶瑶的小手重新悬上去,这次眼睛亮了起来:“不疼了!晶核笑了!它说‘软软的,暖暖的’!”
接下来是“频率调试”。瘦猴用工兵铲柄轻轻敲击螺壳,每次敲击,瑶瑶就报出“声波距离”:“敲一下,波浪线跑50米!敲两下,跑80米!敲三下……跑到100米又回来了!”当敲到第五下时,螺壳突然发出“哗啦——”一声轻响,像有人悄悄翻动书页,石桌上的米粒被声波震得跳了起来。
“成了!”瘦猴激动得眼镜都歪了,“根据‘频率分频技术’,敲五下是‘频率锁定’!现在晶核的声波范围刚好100米,超过这个距离,‘翻书声’自动静音;一旦蚀影进入100米,声波共振会让螺壳持续发出‘哗啦声’!就像你手机设了‘距离感应’,贴脸打电话屏幕会黑屏!”
二牛不信邪,抱着“巨无霸”螺壳跑到工坊门口,大喊:“我来当‘蚀影’!你们听响不响!”他刚跑出80米,石桌上的警戒卡突然“哗啦哗啦”响起来,声音不大,但在安静的午后格外清晰,像有人在耳边翻书。
“停!停!”松婶捂着耳朵跑出来,“这声音在屋里听得清,在外面呢?要是蚀影从粮窖那边来,隔着石墙听得见吗?”
“声波能穿透薄墙!”瘦猴指着工坊的石墙(厚度约30cm),“根据‘声波衰减公式’,3khz的声波穿过30cm石墙,衰减量只有15db,原始音量60db的话,墙后还能听到45db,相当于正常说话声!就像你在屋里能听见邻居看电视,声音不大但听得清!”他突然掏出块月魂草叶贴在螺壳上,“再加个‘音量调节’!草叶贴得紧,声音小(30db,耳语声);贴得松,声音大(50db,说话声)!晚上贴紧点,不吵人;白天贴松点,听得清!”
瑶瑶突然指着警戒卡:“晶核说‘饿’!它刚才发了好多‘波浪线’,现在没力气了!”
“能量消耗!”瘦猴赶紧往晶核旁边放了颗小能量晶石(从储粮窖顺的),“根据‘功率计算公式’p=w\/t,警戒卡待机功率0.5w,报警功率2w,一颗标准晶石(1000J)能待机2000小时,报警500小时!足够用三个月了!就像你手机待机5天,玩游戏只能玩8小时,因为游戏耗电快!”
夜幕降临时,警戒卡被挂在了工坊大门的门楣上。瘦猴特意把月魂草叶贴得松了些,螺壳在月光下泛着银辉,像个安静的贝壳风铃。二牛抱着半块米饼蹲在门口,等了半天也没见“哗啦声”,忍不住抱怨:“这卡是不是坏了?连只老鼠路过都不响!”
话音刚落,卡匣突然“嗡”地震动,第九层箔上的灵纹投射出个迷你地图,代表警戒卡的红点正在闪烁,旁边跳出行小字:“东北方向,98米,能量反应:蚀影(1只)。”
几乎同时,门楣上的警戒卡轻轻响起:“哗啦……哗啦哗啦……”
声音不大,像晚风翻动书页,却让所有人瞬间绷紧了神经。瘦猴的“声波定位仪”(用影蛛丝和发光晶石做的)屏幕上,一个小红点正缓慢靠近工坊——距离98米,85米,70米……
“来了!”老周握紧了工兵铲,沈砚的爆燃卡已经捏在手里,瑶瑶抱着影鼠幼崽躲在松婶身后,小眼睛亮晶晶地盯着门楣上的警戒卡。只有二牛,嘴里还嚼着米饼,含糊不清地说:“这声音……还真像翻书……比村里的铜锣好听……”
松婶没好气地敲了他后脑勺一下,眼睛却死死盯着工坊外的黑暗:“根据‘警戒预案’,瘦猴记录蚀影移动轨迹,二牛跟我去粮窖加固石门,沈砚带瑶瑶守卡匣!记住,‘翻书声’越快,说明蚀影越近!”
夜色渐浓,警戒卡的“哗啦声”不紧不慢地响着,像个耐心的哨兵,在寂静的山坳里翻动着无形的书页。而书页的下一章,正随着蚀影的靠近,缓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