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中起初对他只要那些“破铜烂铁”的自行车零件感到诧异,但那双被酒精浸泡得浑浊的眼睛里,精明的算计却从未缺席。
林向阳没有过多解释,只是强调自己需要这些零件“琢磨点小东西”,并适时地将那十元钱和一小堆挑选出来的、品相最好的废旧铁料推到他面前。
“刘大爷,这些铁料,加上这十块钱,换您车上那堆自行车零件,您看行不?”
林向阳语气平静,尽量不露出内心的急切。
刘海中眯着眼,掂量着那几块沉甸甸的铁料,又瞥了瞥车斗里那堆在他看来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玩意儿,最后目光落在林向阳手里那崭新的十元纸币上。
他舔了舔有些干裂的嘴唇,喉结滚动了一下。
十块钱,足够他打上好几斤好酒,醉生梦死好些天了。
那些铁料,转手也能再换个块儿八毛。
“成!”
刘海中大手一挥,显得十分“豪爽”:
“看你小子诚心,又是老主顾,这些破烂你就拉走!不过咱可说好,银货两讫,出了这个门,是能修好飞天上去还是只能当废铁回炉,可都跟老头子我没关系了!”
“那是自然,谢谢刘大爷。”
林向阳心中一块石头落地,连忙帮着将那些零件卸下车,堆在自家屋檐下。
此刻,他看着眼前这堆沾满油污、锈迹斑斑,形态各异的零件。
扭曲的车架、变形的轮圈、断裂的链条、以及各种大小不一的齿轮、轴承和螺丝——非但没有感到杂乱,反而如同一位将军在检阅他刚刚招募入伍、虽衣衫褴褛却潜力无穷的新兵。
“大哥,这些……真的能变成钱吗?”
晓梅不知何时来到他身后,看着那堆破烂,小声问道,语气里带着显而易见的怀疑。
十块钱和那些铁料的“巨款”投入,让她这个“小管家”心疼不已。
卫国也凑过来,拿起一个沉重的后轮毂,掂了掂:“这玩意儿死沉,卖废铁都不值钱吧?”
只有晓雨,蹲在零件堆旁,好奇地用小手戳着一根弹簧,觉得很有趣。
林向阳转过身,脸上不见丝毫沮丧,反而洋溢着一种笃定的神采。
他拿起一个虽然生锈但结构基本完好的“飞轮”(自行车后轴上的核心传动部件),指向其内部精密的棘齿结构。
“晓梅,卫国,你们看。这东西在刘大爷眼里是破烂,但在需要它的人眼里,可能就是能让一辆趴窝的自行车重新跑起来的关键。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们分门别类,清理干净,把还能用的挑出来,把稍微修复一下就能用的修好。然后,找到需要它们的人。”
他顿了顿,进一步解释自己的构想:
“一辆新自行车要一百多块,还要工业券,普通人根本买不起。但很多人家里的旧车坏了,只是缺一两个零件,又无处配,只能眼睁睁放着。我们提供这些零件,哪怕一个齿轮卖五毛,一个车闸卖一块,这堆零件里,能拆出多少个五毛和一块?而且,我们还可以用零件,帮人修车,收取手工费。”
他描绘的图景,让晓梅的眼睛渐渐亮了起来。
她擅长计算,立刻在心中默算这堆零件的潜在价值。“如果……如果能有一半能用,哪怕每个只卖几毛钱……”
她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划拉着,脸上的疑虑逐渐被一种兴奋取代。
卫国虽然对算账不敏感,但他对大哥有种盲目的信任,而且听说能“修车”,他觉得自己一身力气终于有了更明确的用武之地,立刻摩拳擦掌:“大哥,你说怎么干?我都听你的!”
“好!”林向阳就等这句话,“从明天开始,咱们家‘向阳互助组’就算正式挂牌运营了!”
——
“向阳互助组?”
当第二天,林家用一块旧木板,用烧黑的木棍歪歪扭扭地写上这五个字,并挂在院门口显眼处时,立刻在大杂院里引起了不小的骚动。
王翠花是第一个跳出来的。
她叉着腰,站在林家门外,声音尖得能掀翻屋顶:
“哎哟喂!我当是搞什么大名堂呢!弄一堆破烂回来,就敢挂牌子开张了?还‘互助组’?笑死个人!你们家有什么可跟人‘互助’的?互助着一起捡破烂吗?”
她的话引得几个平日里就爱看热闹、心思各异的邻居哄笑起来。
“就是,向阳,不是婶子说你,进厂多好的机会你不要,非要捣鼓这些,能有什么出息?”
另一个平日里与王翠花走得近的妇女也跟着帮腔。
“听说把家里的钱都拿去买废铁了?真是败家啊!”有人窃窃私语。
钱叔依旧沉默地站在他家门口阴影里,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浑浊的目光扫过那块木牌,又扫过屋檐下那堆零件,最后落在正在埋头清理零件的林向阳身上,看不出什么情绪。
面对冷嘲热讽,林向阳充耳不闻,只是专注于手里的活计。
他用破布蘸着好不容易淘换来的少量煤油,仔细地擦拭着一个齿轮上的锈迹和油泥。
卫国则按照大哥的吩咐,拿着锤子和钳子,小心翼翼地将一些轻微变形的支架尝试校正。
晓梅负责登记造册,将清理好的、确认可用的零件记录在一个新的本子上,并标注初步的估价。
晓雨人小,却也拿着小扫帚,将清理下来的铁锈和垃圾扫到一处。
林家兄妹用沉默而专注的行动,对抗着外界的喧嚣与非议。
李爱华主任也闻讯赶来,看着那木牌和一堆零件,眉头拧成了疙瘩。
她把林向阳拉到一边,低声道:“向阳,你这……你这搞得是不是太显眼了?‘互助组’这名字,是能随便用的吗?还有,你这算不算……私下经营?”
林向阳停下手中的活,态度恭敬却坚定:“李主任,我们这不是经营。您看,我们主要是修理自家东西,顺便帮邻里街坊修修补补,换点手工费或者以物易物,这不违反政策吧?挂个牌子,也是为了方便大家知道我们能做点什么,互帮互助,减轻街道的负担。名字……就是觉得好听,没想那么多。”
他再次祭出“邻里互助”、“帮扶烈属”和“减轻街道负担”这几面大旗,说得有理有据,让李爱华一时语塞。
她看着林家兄妹确实只是在整理破烂,还没开始“交易”,而且林向阳态度诚恳,想到他刚刚拒绝进厂,或许需要一点时间缓冲,便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