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搓着手,眼睛不由自主地瞟向林向阳可能藏东西的口袋,鼻子还下意识地吸了吸,似乎闻到了残留的红薯香气。
林向阳不动声色,将身子往阴影里又靠了靠,开门见山:“麻子哥,最近道上,有什么风声?特别是……关于吃穿用度,哪些紧俏,哪些价儿有波动?”
张麻子一听是打听消息,眼珠转了转,脸上立刻堆起为难的神色:“哎呦,我的林小哥,您这问的可是核心机密啊!这年头,啥消息不值钱?我张麻子混口饭吃,全靠这点门道儿。您这空口白牙的……”
他拖长了调子,意思再明显不过——要信息,得加钱,或者拿出等价的好处。
关键矛盾瞬间凸显——张麻子索要信息费。
林向阳早有预料,心中冷笑,面上却依旧平静:“麻子哥,咱们打交道也不是一回两回了。我林向阳什么时候让你白忙活过?”
他话锋一转,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压迫感,“上次废品站那批‘废铁’,你转手赚了多少,心里没数?还有,前段时间市面突然查得紧,是谁提前得了信儿,让你躲过一劫?”
他指的是之前通过某些渠道(如修理广播时听到的风声)偶然得知的一次突击检查,他让卫国“无意中”透露给了在附近晃荡的张麻子手下。
这事他本不欲提起,此刻用来敲打正好。
张麻子脸色微变,那道疤都似乎抽搐了一下。
林向阳提到的两件事,确实让他得了实惠、避了风险。
他意识到,眼前这半大小子,绝非普通孩童,其心思缜密、手段莫测,既有施恩的手段,也有翻脸的底气。
硬要敲诈,恐怕讨不到好,反而断了这条看似有潜力的线。
但他混迹江湖的油滑让他不肯轻易就范,嘿嘿干笑两声:“林小哥对我有帮衬,我老张记着呢!可一码归一码,这消息行当有消息行当的规矩……您总不能老是让我用老本贴补不是?”
他试探着林向阳的底线,“要不……您再给弄点实在的?比如……您家那省煤的炉子方子?或者……那能转的扁担窍门?”
他竟打起了技术的主意。
林向阳心中冷哼,技术是他的立身之本,岂能轻易授人?
尤其是张麻子这种心术不正之辈。
他断然摇头:“炉子、扁担,是养家糊口的根本,不能给。”
见张麻子脸上露出失望和一丝不快,他话锋突然一转,抛出了准备好的诱饵,“不过,我这儿有样东西,或许比一时的小钱,对你更有长远用处。”
“哦?什么东西?” 张麻子好奇地凑近。
林向阳从怀里掏出一张折叠整齐的纸,并非什么稀罕物事,而是晓梅用工整的字迹抄录的一份——区合作社下一周的部分紧俏商品预计到货时间及数量表!
这份表格,是林向阳通过多次观察、以及巧妙地从李主任、赵大爷(赵大爷儿子在合作社打杂)等人口中零碎信息汇总、推断出来的!
虽然不可能百分百准确,但大致反映了合作社的物资调配节奏,比如白糖、肥皂、火柴、某种特定花色的布料等何时到货、量大概多少。
在这个物资凭票供应、经常缺货的年代,谁能提前知道“什么时候来什么货”,谁就能提前布局,或者通知有需要的“关系户”,这中间可操作的空间和人情价值,不言而喻!
“这是……”
张麻子接过纸条,就着微弱的天光眯眼一看,起初还有些茫然,待看清上面列出的物品和日期后,呼吸陡然变得粗重起来!
他是黑市老手,太清楚这份信息的价值了!
这相当于官方渠道的“物资预报”!
利用得好,不仅可以自己提前囤积居奇(在政策允许的灰色边缘),更能用来结交讨好那些急需某种物资却又苦于无门路的“体面人”,拓展更高层次的人脉!
“林……林小哥!这……这可是好东西啊!”
张麻子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之前的倨傲和算计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近乎谄媚的热情,“您从哪儿弄来的?可靠吗?”
“来源你别问,信不信由你。”
林向阳语气淡然,带着一种掌控局面的自信,“我用这个,换你手上一样东西。”
“您说!只要我有的!” 张麻子拍着胸脯。
“我要你所能接触到的,黑市上主要物品的——价目表。”
林向阳一字一顿地说出目的,“不是一次性的,是持续的,至少每旬(十天)更新一次,标注清楚哪些涨了,哪些跌了,哪些突然有大量出货,哪些又断了来源。越详细越好。”
爽点\/转折实现:以供销社到货表换其黑市价目(信息对冲)。
这就是林向阳的计划——用相对容易获取(对他而言)的“阳光下的信息”,去交换难以触及的“阴影里的情报”。
合作社到货表,帮助张麻子优化其在合法边缘的投机和人脉经营;
而黑市价目表,则能让林向阳准确把握地下经济的脉搏,判断物资的真正稀缺程度和价格走向,为自家小生意的成本控制、乃至未来可能进行的物资调剂(比如用富余的工业券换紧缺的粮票)提供至关重要的决策依据。
这是一场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博弈,林向阳用自己独有的信息优势,撬动了另一个层面的信息资源。
张麻子几乎没有犹豫!
对他而言,黑市价目虽然敏感,但圈子内流通较快,整理出来费点功夫而已,远不如手中这份“物资预报”来得实在和诱人!这买卖,太划算了!
“成交!林小哥,您真是这个!”
张麻子竖起大拇指,脸上乐开了花,“以后您就是我张麻子的财神爷!价目表包在我身上,保证准时、详细!”
他当即从贴身口袋里摸出一张皱巴巴、写着各种代号和数字的纸,那是他手上最新的价目底单,递给林向阳:“这是现在的,您先看着。十天后,还是这儿,我给您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