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二年的初夏,江南已是绿意葱茏,水汽氤氲。运河之上,舟楫如织,官船“凤翔”号在钦差卫队的护卫下,缓缓驶入江宁府码头。镇国长公主、凤阁令云琼,奉旨南下,巡视江宁织造,并督察江南女学及新政推行情况。
码头上,江宁大小官员、士绅名流早已跪迎一片。云琼一身淡紫色宫装,外罩同色轻纱披风,容颜清丽,气质高华,在一众随从女官和内侍的簇拥下步下官船。她目光平静地扫过伏地的人群,免了众人的礼,说了几句勉励的官面话,便在地方官的引导下,登上前来接驾的马车。
接下来的几日,便是按部就班的巡查。视察织造局的新式织机,听取女学推行进度的汇报,接见地方官员和士绅代表……一切都遵循着严苛的宫廷礼仪和官场规矩。云琼处理得滴水不漏,言辞得体,恩威并施,既展现了天家威严,也适度表达了对地方困难的体恤。然而,在这繁华锦绣、阿谀奉承的背后,她总能敏锐地察觉到一丝隐藏极深的抵触与敷衍,尤其是在那些士绅耆老看似恭敬的眼神深处。
这日午后,公务暂歇。云琼婉拒了地方官安排的游园听曲,只带了两个贴身侍女和两名便装侍卫,悄然离开了戒备森严的行辕。她想去看看,剥去官场应酬的外衣,这江南的市井,究竟是何模样。
江宁府不愧是东南形胜之地,街市繁华,人烟阜盛。云琼信步而行,感受着与长安迥异的湿润空气和软侬口音。路过一家名为“墨香阁”的书肆时,她被里面传来的阵阵稚嫩诵读声所吸引,不由驻足。
书肆不大,却收拾得干净整洁。此刻,在书肆一角,并非在售卖书籍,而是围坐着十几个衣衫虽旧却浆洗得干净的孩童。而被他们围在中间的,是一个身着半旧青衫的年轻男子。
那男子背对着门口,身形清瘦,正微微俯身,耐心地指着摊开的一本医书,对孩童们讲解着:
“……所以啊,这味甘草,别看它平常,却能调和诸药,解百毒,就像我们为人处世,有时不必锋芒毕露,温和包容,反而能化解许多矛盾疾苦……”
他的声音清朗温和,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
云琼悄然走近几步,看清了那本书,竟是《千金方》。而更让她注意的是那男子的袖口,已然磨损发白,上面还沾染着几处新鲜的墨迹和些许药渍,他却浑然不觉,全部心神都沉浸在传授知识的愉悦中。
“林先生,林先生!”一个扎着总角的小童举起手,奶声奶气地问,“我娘亲夜里总是咳嗽,该用什么方子?”
“林先生,我爹爹腿脚风湿,疼得厉害……”
孩童们七嘴八舌地问着,眼神里充满了对这位“林先生”的信任与依赖。
那青衫男子——林凡,丝毫不嫌烦扰,一一耐心解答,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病因,推荐一些便宜易得的草药,甚至当场用纸笔写下几个简单的方子,叮嘱他们回去告诉大人。他的侧脸线条清晰,鼻梁挺直,眉眼间带着读书人的清俊,更有一股寻常士子身上罕见的温润与专注。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他带着墨迹的袖口和专注的侧脸上,也洒在那些仰着脑袋、眼神明亮的孩童身上,构成了一幅异常和谐温暖的画面。
云琼站在书架旁,静静地望着这一幕,心中某根弦被轻轻拨动了。她见过太多人,朝堂上高谈阔论、引经据典的官员,宴席间吟风弄月、卖弄才情的名士,还有那些围绕在她身边,或敬畏、或谄媚、或别有用心的人们。却从未见过一个人,能在如此简陋的书肆中,如此自然地蹲下身,为这些贫寒孩童传授医术,眼神清澈得如同山间溪流,不带一丝功利与杂质。
这份身处市井却心怀仁术的赤子之心,与她平日所见的虚伪客套、名利纷争形成了鲜明对比,让她感到一种难得的宁静与触动。
就在这时,林凡似乎解答完了所有孩子的问题,他笑着摸了摸几个孩子的头,叮嘱他们早些回家。孩子们欢呼着散去,书肆内顿时安静下来。林凡这才直起身,轻轻舒了口气,抬手习惯性地想去整理衣冠,却正好看到了袖口上那几点醒目的墨迹,不由失笑,摇了摇头。
他转过身,准备将借阅的《千金方》归还原处,目光不经意间,与站在不远处的云琼对了个正着。
刹那间,林凡微微一愣。眼前的女子,虽衣着看似寻常富家小姐,但那通身的气度,清冷中带着难以言喻的高华,尤其是那双沉静的眼眸,仿佛能洞彻人心,绝非寻常人物。
云琼也看清了他的正脸,眉目疏朗,气质干净,因方才与孩童相处,眼角还带着未散尽的笑意。
两人目光交汇,不过一瞬。
林凡很快回过神来,以为是哪位来书肆购书的官家小姐,他礼貌地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便抱着书向书架走去,并未过多留意。
云琼也没有出声,只是在他转身后,目光依旧在他那带着墨迹的青衫袖口上停留了片刻。
“殿下,时辰不早,该回行辕了。”贴身侍女在一旁低声提醒。
云琼收回目光,轻轻“嗯”了一声,转身离开了墨香阁。门外市井的喧嚣再次涌入耳中,但方才书肆内那幅温暖的画面,和那个袖染墨痕、眼神清澈的青衫举子形象,却清晰地印在了她的心底。
回到奢华却略显沉闷的行辕,云琼处理完几份公文,脑海中却不时浮现出那双沾着墨迹的袖子和那群孩童明亮的眼睛。她沉吟片刻,召来一名心腹侍卫,低声吩咐道:“去查一下,今日在城南‘墨香阁’书肆,为孩童讲授《千金方》的那位青衫举子,姓甚名谁,何方人氏,平日为人如何。”
“是。”侍卫领命而去。
云琼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江宁城的万家灯火,心中泛起一丝微澜。这次江南之行,似乎除了公务,还有了一点意想不到的……收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