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榕华市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区域经济新高地之后,一个制约其迈向更高层次开放的瓶颈也日益凸显——缺乏一个大型国际机场。
现有的榕华机场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等级低、跑道短、设施陈旧,仅能起降中小型客机,航线稀少,远远无法满足榕华市日益增长的商务、物流和旅游需求。许多前来投资考察的国际客商,需要先飞抵省城,再辗转两三个小时的车程才能抵达榕华,这无疑降低了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建设一个高等级的国际机场,成为榕华市突破发展天花板、真正融入全球网络的“关键一棋”。这个梦想,在市委书记祁国栋心中酝酿已久。
然而,申请新建4F级国际机场,绝非易事。这涉及到空域协调、巨额资金、土地征迁、环境影响评估等一系列复杂问题,更需要国家层面的严格审批。对于榕华市这样一个并非传统交通枢纽或省会城市的后起之秀来说,难度可想而知。
祁国栋四年前第一次正式向省委、省政府提交建设榕华国际机场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时,收到的反馈是谨慎的。“想法很好,但需从长计议”、“空域资源紧张,短期内难以安排”、“投资巨大,地方财政能否支撑?”类似的质疑声不绝于耳。
甚至在一些非正式场合,还有人调侃:“祁书记,你们榕华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大了?先把高铁用好嘛!”
面对阻力,祁国栋没有气馁。他深知,这件事关乎榕华的长远未来,必须持之以恒地推动。他和孙陆雨进行了明确分工:祁国栋主要负责向上沟通,游说争取各级支持;孙陆雨则主持内部筹备,夯实基础条件。
那些年,祁国栋成了省城和京城的常客。他的公文包里,永远备着厚厚的、不断更新的关于榕华市建设机场的必要性、可行性和规划方案。他利用各种会议、汇报工作的机会,不厌其烦地向省委领导、国家部委负责同志阐述榕华机场的战略意义:
“这不是榕华一个市的事情,是关系到整个区域对外开放格局的大事!”
“我们测算过,机场建成后,将直接带动临空经济区发展,创造数万个就业岗位!”
“榕华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航空运输有迫切需求!”
“我们有信心、有能力解决好资金和土地问题!”
孙陆雨则在市里带领团队,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前期工作。他们聘请国内顶尖的设计院所,进行了多轮选址论证,最终确定了位于市区东部、毗邻清河高新区、交通便利且净空条件优良的场址。他们精心编制规划,反复测算资金平衡方案,积极探索ppp等投融资模式。同时,他们对规划区域内的土地状况、居民情况进行了彻底摸排,制定了详尽的征迁安置预案,确保未来工作能平稳有序开展。
一年,两年,三年……祁国栋的申请材料堆起来有一人多高,他的执着甚至让一些部委的司局长们都为之动容:“祁书记,您又来了?这份坚持,真是让人佩服。”
转机出现在榕华市成功获评“全国高质量发展与高效能治理示范市”之后。这块沉甸甸的牌子,极大地增强了上级对榕华市发展潜力和执行能力的信心。加之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榕华市的区位优势愈发凸显,建设机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得到了更高层面的认可。
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国家发改委终于正式批复了“榕华华河国际机场”的项目建议书。消息传来,整个榕华市委市政府沸腾了!
祁国栋接到省里打来的电话时,正在基层调研。他听着电话那端传来的喜讯,久久没有说话,只是紧紧握住了拳头,眼角有些湿润。多年的奔走呼吁,无数个日夜的殚精竭虑,在这一刻终于得到了回应。
孙陆雨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给祁国栋发来短信:“老祁,功夫不负有心人!接下来,是更艰巨的建设任务,我们一起干!”
在随后召开的市委常委会上,喜悦之余,更多的是冷静的部署。祁国栋强调:“批复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要举全市之力,把榕华华河国际机场建成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要成立机场建设指挥部,我任政委,陆雨同志任指挥长,抽调精兵强将,立即投入战斗!”
“榕华华河国际机场”定位为4F级最高等级国际机场。规划蓝图气势恢宏:
航站楼采用“海上丝路”的设计理念,流畅的曲线形屋顶如同波浪涌动,寓意榕华作为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枢纽。航站楼面积达50万平方米,设计年旅客吞吐量初期为3000万人次,远期可扩至6000万人次。内部将应用最先进的智能化系统,实现自助值机、行李托运、安检、登机全流程自动化。
建设两条长3800米、宽60米的远距平行跑道,配备三类盲降系统,能保障复杂天气条件下的航班起降。
机场将无缝衔接高铁、地铁、高速公路。规划中的机场快线,可实现市中心与机场20分钟直达。
围绕机场,规划了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的临空经济示范区,重点发展航空物流、高端制造、跨境电商、会展商务等产业。
建设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征地拆迁和巨额资金筹措。
孙陆雨亲自挂帅征地拆迁工作组。他坚持“阳光拆迁、和谐安置”的原则,带领工作组深入每家每户,讲政策、听诉求、解难题。对于个别困难家庭,他还亲自协调解决就业、子女上学等问题。最终,涉及数千户的征迁工作得以在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且实现了“零上访、零强拆”,创造了重大工程征迁的“榕华样板”。
资金方面,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资金支持的同时,榕华市创新投融资模式,成功引入了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组建了机场建设运营公司,并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等方式,有效保障了建设资金的需求。
祁国栋则时刻关注着工程质量和进度。他经常不打招呼直奔工地,查看施工细节,叮嘱建设方一定要把安全和质量放在首位。“这座机场,承载的是榕华人民的梦想和未来,绝不能有丝毫马虎!”
经过艰苦卓绝但突飞猛进的建设,一座现代化、智能化的国际航空枢纽终于在榕华大地上拔地而起。
通航仪式当天,晴空万里。崭新的航站楼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如同一只展翅欲飞的巨鹏。首批执飞国际航线的大型客机停靠在廊桥边,蔚为壮观。
国家有关部委领导、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国内外航空公司和合作伙伴代表齐聚一堂。祁国栋站在致辞台前,心潮澎湃。他回顾了申请和建设过程中的艰辛与汗水,感谢了所有为机场建设付出努力的人们。
“今天,榕华终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祁国栋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全场,坚定而充满希望,“榕华华河国际机场的通航,标志着榕华市的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纪元,必将为我市乃至区域的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能!这将是一条连接世界的天路,一条通向更加美好未来的彩虹桥!”
在万众瞩目下,首架航班呼啸升空,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飞向蔚蓝的远方。
祁国栋和孙陆雨并肩站立,仰望着渐行渐远的飞机,心中充满了无比的自豪与期待。他们知道,这座4F级国际机场,不仅是榕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里程碑,更是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凝聚汗水与梦想的丰碑。它将承载着榕华人民的希望,飞得更高、更远。榕华市的发展,从此真正海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