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承安命人将这位陈一关入陈家天下商会的一间空房子内,安排了几名“留年”的即将开始接任务的杀手看管,这几名杀手都是生面孔,这样做也是为了避免日后这些人出任务暴露。这几名杀手的修为都不弱,起码是地脉境巅峰的修为。
当今天下由于灵气彻底复苏,有资质的修士比例还是那么多,但是这些修士的修为却是突飞猛进地发展,地脉境巅峰的修为在整个修行界算是中坚力量的存在,而且由于灵气复苏的影响,许多曾经存在过的门派重新打开山门走入世间。修行界不再是当年那单调的格局。
更有人不小心得了曾经的前辈大能的机缘,成为故事里的那种存在,修为达到了一定程度开宗立派,算是重新了曾经修行界的辉煌盛世。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盛况,留年和暗部这些年发展得顺风顺水。
陈承安再次将陆鸿渐等人找来,看着荀彧那风烛残年的状态,陈大少多少动了一些恻隐之心。
荀彧的名字是他赐的,原本起于微末的市井之徒如今成了暗部的首脑,但修为根骨确实不好,陈承安也是很无奈地接受现实,如今他需要重新物色一人接替荀彧的重任,而如何安排荀彧则是准备遵从这位大先生自己的意愿。
陈承安想着,再次动用草木之力,再次直接凝炼了几枚可以延长寿命的丹药交给荀彧服下。他是随手为之,而在场的四人则是直接惊掉了下巴,他们是见过自家少主徒手搓丹药的本事的,但是徒手无中生有不用草药搓丹药这一本事却是超出了所有人的认知。
陈承安摸摸鼻子,笑了笑说道:“老荀,这几枚丹药或许对增长寿元有些作用,你服下试试。”
荀彧不虞有他,直接接过便服了下去,过了良久,周身闪过一道道光华,原本已经无比苍老的容颜竟然有了不小的变化,再次焕发出了勃勃生机,虽然看起来还是个白发老者的模样,但此刻鹤发童颜,精神矍铄。
这些年陆鸿渐等人也没少为荀彧操心,帮他寻找益寿延年的丹药,但效果一般,如今吃了陈大少的丹药有了如此奇效,众人也都是大感欣慰,千年的老友本就不多,而在一起出生入死的更是难得。
荀彧更是激动的直接跪倒拜谢少主。“多谢少主赐下仙丹神药,老夫还可以再为少主守上数百年的基业。”
陈承安笑呵呵地看着,开口说道:“我当年离开的时候,你便踏入了天灵境,如今你还是天灵境初期的修为,这千年来,你修为怎地一点也没有进步?”
荀彧也有些无奈,不是他不努力,是真得努力了,但修行这种事,真得没办法,资质这东西,天生的,他本来的天赋就是极其普通平凡,若不是玉简陈承安,怕是早就化作一抔黄土了。
陈承安看着荀彧,也有些无奈,她的炼丹造诣虽然已经登峰造极,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但是面对生老病死这些自然规律会是束手无策,虽然丹药可以治病,但是自然规律就是自然规律,丹药可以医治病痛,却无法避免病痛的产生,而面对岁月的侵袭,任何人也都是无能为力的,哪怕陈承安如今已经摸到了时间法则的门槛,还有一个冥界之主的老爹,他也无法违背天地的意志让一个人永生,包括自己。
与几个人寒暄几句,陈承安便准备闭关一些时日,那种源自香火之力和草木之力的呼唤越来越强烈,让他不得不先暂时放下处置陈一这件事,还是先去闭关,解决了自身的问题再说。
这种感悟的到来可遇不可求,一旦错过,下次就不知何时才会再遇到,因为这种感觉的到来很可能是受了一些客观因素导致的,一旦条件却是,便不会再有。
简单交代几句,陈承安宣布闭关,一切等自己出关以后再行处理。
陈大少陈家天下商会的深处随意寻了一处空房间,简单刻画了一个聚灵阵法,又布置了一个隔绝探查和气息的阵法便一头扎了进去。
闭关静室之内,陈承安盘膝而坐,心神沉入体内那浩瀚的力量海洋之中。
首先引动的是那磅礴的香火愿力。这股力量源自天下商会庇护的万千生灵,源自暗部与留年成员的绝对忠诚,更源自无数受他恩惠或因他而存续的百姓的感念。丝丝缕缕,汇聚成河,奔腾在他的感知之中。
过去,他更多是将这股力量视为一种滋养神魂、提升修为的资粮。但此刻,在冥冥中的感召下,他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吸收与利用。他的神念小心翼翼地探入愿力的核心,去倾听那无数细微声音汇聚成的宏大交响。
他“听”到了祈求风调雨顺的祷告,“听”到了对平安喜乐的向往,“听”到了对强大力量的渴望,也“听”到了对商会、对他陈承安最纯粹的感激与信仰。这些念头,有私欲,有公心,有弱小者的期盼,也有强大者的誓言。
“愿力……非力也,乃众生之念,众生之愿……” 陈承安心头明光乍现,“汇聚而成,便是众生之力!”
他不再试图去掌控,而是去理解,去共鸣。他将自己的意志融入这片愿力的海洋,感受着其中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刹那间,他的感知仿佛突破了空间的限制,与那无数提供愿力的生灵产生了一丝微妙的联系。他看到了辛勤耕作的农夫,看到了刻苦修炼的修士,看到了市井中忙碌的商贩,也看到了暗部成员在阴影中穿梭的身影。
一种前所未有的宏大视角在他心中升起。个体是渺小的,但无数个体的意志与愿望汇聚起来,便能改天换地,创造奇迹。这众生之力,既是庇护,也是责任;既是力量的源泉,也是道途的指引。
明悟了众生之力的本质,他体内那原本有些躁动的香火愿力顿时变得温顺而磅礴,与他的神魂更加紧密地融合,甚至开始反哺他的道基,让他的境界壁垒都产生了丝丝松动。
这些香火愿力也是一种力量,汇集于他这里,便依然属于他了,这种力量可以让他明心见性,更能洗涤灵魂,这算是一种好处,而这种香火愿力当中有祈求者,若是实现了其所求,这种愿力便会更加强大。
陈承安细细体悟着那变得温顺磅礴的香火愿力,心中对“祈愿”与“还愿”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的明悟。
这股力量确实源于祈求,但并非简单的索取。他感受到,那些最为纯粹、最能滋养他神魂的愿力,并非来自一味乞求神明赐予富贵、力量或不劳而获的妄念。那样的愿力虽然存在,却显得驳杂而虚浮,带着沉重的因果纠缠,如同无根之萍,不仅于修行无益,长久沾染反而可能污染道心。
真正强大而坚韧的愿力,往往来源于那些心怀善念、自身努力,却仍需要一份心灵依托和指引的祈求。
他“看到”一位年轻的母亲,在病榻前为垂危的孩子日夜祈祷,但她并非只知跪拜,而是倾尽家财延请医师,不眠不休地亲自照料,她的祈愿中充满了坚韧的爱与不屈的意志,祈求的是一线生机和坚持下去的勇气。当孩子病情好转,她感激的还愿,那份愿力便带着生命复苏的喜悦和至诚的感恩,纯粹而有力。
他“看到”一名在修行瓶颈卡了多年的修士,于静室中焚香祷告,祈求明悟突破的契机。但他并非坐等天降顿悟,而是日日苦修不辍,翻阅典籍,与人论道。他的祈愿是对前路的探寻,是对打破自身局限的渴望。当他终于凭借积累和那一丝灵感突破时,其还愿之力便带着突破后的豁达与对天地道理的更深敬畏。
他还“看到”遭遇旱灾的村庄,百姓们举行仪式祈求甘霖,但他们并未将全部希望寄托于神明,而是同时组织人手挖掘深井,疏浚河道,节约用水。他们的祈愿是对自然的敬畏,是对集体力量的呼唤,是对活下去的共同信念。当雨水最终降临(或许是自然变化,或许是他一丝无意的感应与天地共鸣所致),村民们的还愿便是对自然的感恩和对未来生活的更积极建设,这股愿力汇聚了整个社群的希望与凝聚力。
陈承安明白了。
求神拜佛,祈求的并非是不劳而获的奇迹,而是在面对自身力量难以企及的困境、难以排解的迷茫时,寻求一份心灵上的“心安”与精神上的支撑。这是一种将个人或群体的愿望,寄托于更高存在的行为,本质上是向上、向善的一种精神活动。
而“还愿”,则是对这份心灵支撑的回应与感恩,是愿望(无论以何种形式实现)达成后,对自身努力的肯定,对他人或天地助缘的感激。这并非迷信的等价交换,而是一种良性的循环:祈愿获得心安与方向,努力行动去实现目标,成功后以感恩之心还愿,这感恩之心又化作更精纯的愿力,滋养着被祈愿者,同时也反馈给祈愿者自身,使其心境更加澄澈、坚定。
这是一种正能量的流动。神明(或如陈承安这样的高位存在)在此过程中,更像是一个引导者、一个精神符号,或者一个汇聚并转化愿力的枢纽。他们接收愿力,或许会因缘际会给予一些冥冥中的指引或庇佑(尤其是在涉及妖魔邪祟等超自然层面时),但绝不会替代祈求者自身的努力与选择。
“真正的力量,终究源于众生自身。祈愿是点燃希望之火,努力是添加薪柴,而还愿,则是火焰燃烧后温暖彼此的光与热。” 陈承安心有所感,“我所承载的这香火愿力,其根基在于众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自身不懈的奋斗。我需善用此力,导人向善,护持正念,而非沉溺于被供奉的虚妄之中。”
想通了这一点,他神魂深处的香火愿力仿佛经历了一次彻底的淬炼,变得更加精纯璀璨,与他追求的大道更加契合。这股力量,将不仅是他的资粮,更将成为他践行自身道途、护佑一方的纽带与责任。
解决了愿力的问题,陈承安并未停歇,立刻将心神转向那与他羁绊更深的草木之力。
意识沉潜,循着昔日在地府黄泉路畔感应到的那一抹极致生机,他再次进入了那片充满绿意的法则世界。这一次,他的感知更加清晰,理解更为深刻。
他“看”到种子破土而出的顽强,感受到枝叶舒展迎接阳光的欢欣,体悟到繁花盛放的绚烂,也明晓了落叶归根、化作春泥的枯寂与轮回。生与死,荣与枯,本就是草木之道的一体两面。
他回想起自己随手拘来草木精华凝炼丹药的过程,那并非无中生有,而是他以自身对草木的亲和与理解,沟通了冥冥中遍布天地间的草木本源法则,将散逸的生机汇聚而来。
“木之法则,不仅是生机,更是沟通,是链接,是感知,是循环……”
随着感悟的加深,他的神识开始以一种奇特的方式蔓延开来。不再是强横的扫视,而是如同植物的根系、藤蔓的触须,轻柔地、自然地延伸出去。
首先是他所在的静室,地板缝隙中的几株嫩草,墙角的一盆绿植。他的意识轻易地融入其中,通过那微小的叶片,“看”到了静室内的景象,感受到了空气中灵气的流动。
紧接着,感知迅速扩散。天下商会总部内的所有花草树木,都成了他的眼睛,他的耳朵。他“看”到了陆鸿渐在庭院中与人低声交谈,“听”到了荀彧在中气十足地安排事务,甚至能感受到一株古树树皮下虫蚁的爬行。
这感知并未停止,继续向外蔓延。覆盖了整个商会总部,继而向着更远处的城市、山野、江河甚至海洋扩散而去。
平原上的麦浪,森林中的古木,悬崖边的孤松,深海里随波摇曳的海草……只要是草木生长之地,无论多么隐秘,无论距离多么遥远,都清晰地映照在他的心湖之中。
天下草木,皆为我目!
这一刻,陈承安仿佛化身成了草木之主,整个世界的植物都成了他感知网络的节点。只要他愿意,可以瞬间知晓任何一处有植物存在的地方正在发生什么。
同时,他对草木枯荣的掌控也达到了极致。心念一动,他可以通过脚下的聚灵阵,将精纯的灵力隔空注入远方一株濒死的灵药,使其瞬间焕发生机,枝叶舒展;也可以一个念头,让一片区域内的杂草尽数枯萎,精华反哺大地。
他甚至能模糊地感知到一些古老植物残留的记忆碎片,读取岁月在它们身上留下的痕迹。
这种与整个草木天下相连的感觉,玄妙无比,让他对“木”的认知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这不仅仅是炼丹制药的辅助,更是一种近乎于“道”的权能,是探查、守护乃至战斗的绝佳手段。
当他对草木之力的感悟臻至一个圆满的临界点时,静室之内,异象陡生。
以陈承安为中心,磅礴无尽的生机轰然爆发,却又被限制在阵法之内。他的身后,一株巨大的、介于虚实之间的古树虚影缓缓浮现,枝叶摇曳间,仿佛有无数世界的生灭在其中演绎。浓郁的木行法则气息弥漫开来,使得静室之内那些由他刻画阵法的材料都开始生根发芽,瞬间花开满室。
陈承安缓缓睁开双眼,眸中似有青碧色的流光闪过,倒映着草木枯荣、万物生长的景象。
他知道,此次闭关,功德圆满。不仅明悟了众生愿力的本质,更彻底掌握了木之法则的核心权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