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该朝会的时间,此刻的三皇子正站在自己府邸的书房内,
身披甲胄,腰间悬着镶嵌宝石的佩剑,满脸意气风发。
他虽已是花甲之龄,却面色红润,腰背挺直,丝毫不见老态,宛如正值壮年的将军。
书房内烛火跳动,映得他身上龙纹铠甲的纹路愈发清晰,
他抬手抚过甲胄上的龙鳞,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
在他心中,这场持续多年的夺嫡大戏,最终的胜利者早已注定是自己。
“岳父大人,你看本皇子这身行头,是不是颇有当年父皇征战沙场的风范?”
三皇子转过身,对着站在一旁的谢国公扬了扬下巴,语气中满是志在必得。
谢国公站在书房一侧,身着常服,双手背在身后,脸色却有些不自然。
先前二皇子彻底倒台时,他也认定三皇子会是下一任帝王。
毕竟三皇子在朝中经营多年,又有他这个手握兵权的岳父支持。
可今早收到女儿谢王妃的亲笔书信后,他心中的天平彻底倾斜,
信中赫然写着,他视若珍宝的两个外孙君元轩、君元浩,亲生父亲并非三皇子,而是十二皇子君元义。
女儿写这封信的用意再明显不过,谢国公心中飞速盘算:
不管是三皇子还是十二皇子登基,两人都已年过半百,皇位迟早要传给下一代。
自己膝下儿子尽数战死沙场,只剩女儿和不成器的孙子谢求英,
唯有外孙能登上皇位,才能保住谢家百年基业与满门香火。
此刻看着三皇子这幅志得意满的模样,谢国公只觉得像在看一个被蒙在鼓里的傻子,
可面上却不敢显露半分,只是敷衍着点头:
“殿下英武,确实有陛下当年的风采。”
三皇子并未察觉谢国公的异样,他抬手看了眼窗外的天色,晨光已透过窗棂洒进书房,语气急切:
“父皇那边传来消息,已是奄奄一息,今日便是最好的时机!”
他口中的消息,是今早一个小太监偷偷禀报的——
老皇帝自二皇子事发后,身体愈发衰败,
气息早已微弱不堪,几日未进粒米,怕是撑不过今日了。
“殿下,御龙卫总指挥使王天龙远在边境,短时间内无法回援,京都防务尽在我们掌控之中,此时动手万无一失。”
谢国公压下心中思绪,上前一步沉声说道,语气尽量贴合着三皇子的兴奋劲儿。
他身为兵部尚书,大武半数将领都是他的门生,
调动军队对他而言易如反掌,这也是三皇子敢在今日发动兵变的最大底气。
三皇子猛地攥紧拳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事不宜迟,即刻出发!”
就在他转身准备迈步时,书房门被轻轻推开,
谢王妃轻提裙摆快步走进来,语气带着几分急切:
“殿下,父亲,女儿也想去皇宫!”
“胡闹!”
谢国公厉声呵斥,眉头紧锁:
“皇宫那边刀剑无眼,你一个女子去凑什么热闹?”
“留在府中待着,看好轩儿和浩儿!”
三皇子却摆了摆手,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走上前扶住谢王妃的肩膀:
“岳父大人何必动怒?”
“让王妃跟着也好,过了今日,她便是这大武的皇后,理应亲眼见证这一时刻。”
“放心,有本皇子在,定能护她周全。”
谢王妃眼中闪过一丝感激,对着三皇子福了福身:
“多谢殿下。”
谢国公看着这一幕,心中冷笑,却也不再多言,
只是默默跟在两人身后,一同朝着府外走去。
府外早已集结了一队精锐士兵,个个身着黑衣、手持长枪,神色肃穆。
待三皇子等人出来,为首的将领立刻单膝跪地:
“参见殿下!军队已集结完毕,随时可以出发!”
“好!”
三皇子翻身上了早已备好的高头大马,拔出腰间佩剑指向皇宫方向,高声传令:
“即刻封锁京都所有城门,调城外三十里先锋大营入城,随本皇子入宫!”
“遵命!”
将领高声应和,转身对着身后的士兵下达命令,
两道快马信使立刻策马扬尘,分别朝着各城门与城外大营奔去。
与此同时,正在京都南门当值的小统领苟小宝正坐立难安。
自今日当值起,他的眼皮就一直跳个不停,总觉得今日会有大事发生。
作为南门的小统领,他深知京都防务的门道,
近来朝中局势动荡,二皇子倒台后各方势力蠢蠢欲动,他早已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不行,得赶紧躲起来。”
苟小宝心中打定主意,立刻捂着肚子,
装作痛苦的模样对身旁刚上任的王副统领说道:
“小王啊,我这老胃病突然犯了,疼得直不起腰,今日就拜托你守着南门,我先回家歇着,要是有急事,再派人去我家通知。”
王副统领初来乍到,哪会拒绝,见状连忙点头:
“统领放心,这里交给我就行,你赶紧回去找郎中看看,别硬撑着。”
苟小宝连忙谢过,快步走出城门,一路疾行回到家中。
推开家门,他立刻拉起正在给他备早饭的妻子,
又冲进屋内抱起熟睡的儿子,急匆匆地朝着卧室走去。
卧室藏着一个暗门,这是他三年前特意请工匠偷偷挖掘的密室,
不仅宽敞,足以容纳一家老小,还提前备好了足够支撑半个月的干粮和清水,
墙壁用青石与夯土层层加固,最关键的是,密室的门设计成单方向开启,
只有进入密室,才能转动机关打开,从外面无论如何都无法撬动。
“快,进去躲好,不管听到外面有什么动静,都别出声。”
苟小宝小心翼翼地将妻儿送进密室,又仔细检查了一遍里面的干粮和水,随即反复叮嘱妻子。
妻子虽满脸疑惑,却也知道丈夫向来谨慎,便乖乖抱着孩子缩在密室角落。
苟小宝不再耽搁,跟着钻进密室,反手轻轻合上暗门,
挨着妻儿在密室角落坐下,心中默念着能平安躲过这场未知的风波。
就在苟小宝做好一切防护的同时,京都南门已按照三皇子的命令悄然换防。
先行抵达的信使将三皇子的令牌交给南门守将,
原本驻守的士兵被迅速调离,全部替换成三皇子安插在军中的亲信。
刚上任不久的王副统领虽满心疑惑,却不敢违抗皇子命令,只能依规照办。
“奉三皇子殿下之命,即刻关闭城门,任何人不得进出,违令者,军法处置!”
为首的校尉声音冷硬,手中令牌寒光闪烁。
厚重的朱漆城门缓缓闭合,碗口粗的木栓被牢牢插入门槽,
城墙上的弓箭手迅速就位,箭矢搭在弓弦上,严密注视着城外动静,南门彻底被封锁。
城外三十里的先锋大营内,接到调令的一万余名士兵早已集结完毕。
大营主将一声令下,步兵持长枪在前,
骑兵挎马刀在后,浩浩荡荡的队伍朝着京都南门进发。
马蹄声、脚步声与铠甲碰撞声交织,震得地面微微颤抖,
扬起的尘土在晨光中形成长长的灰雾。
队伍抵达南门时,守城门的亲信士兵立刻打开城门,让军队顺利入城。
入城后的军队兵分两路:
一路留守南门加强防御,严禁人员靠近;
另一路则在主将带领下,沿着京都主干道朝着皇宫方向疾驰。
此时正是清晨辰时,街上赶早的百姓见到这般变故,顿时惊慌失措。
吓得纷纷躲回家中,紧闭门窗,热闹的早市瞬间空无一人。
此前,三皇子早已暗中安排亲信替换了皇宫各门的守卫,
待军队抵达皇宫外时,宫门守卫见是三皇子的队伍,直接敞开宫门放行。
唯有几名忠于老皇帝的侍卫不愿屈从,手持兵器试图阻拦,
刚冲到队伍前方,便被士兵们举枪刺穿身体,当场倒地身亡。
“凡敢抵挡者,杀无赦!”
主将高声下令,剩余侍卫见状再也不敢上前,军队毫无阻碍地进入皇宫。
沿途宫殿侍卫早已被三皇子的亲信控制,军队一路畅通无阻地推进至大殿。
此时的大殿内,本该进行朝会的文武百官正聚集在一起,低声议论着老皇帝的病情。
突然,一队手持长枪的士兵冲了进来,将大殿团团围住。
“都不许动!”
为首的将领高声喊道:
“三皇子殿下有令,陛下病重无法理政,今日由殿下暂代朝政!”
“尔等乖乖配合便可保性命,若有反抗,格杀勿论!”
百官顿时乱作一团,几名忠心老臣试图上前理论,刚迈出脚步便被士兵用长枪抵住胸口。
有位老臣怒喝着反抗,士兵毫不犹豫地举枪刺去,老臣当场倒在血泊中。
其余官员见状再也不敢异动,有的瘫坐在地,有的默默低头,
很快便被士兵看管,原地待命,殿外安排了专人值守监视。
三皇子带着谢国公和谢王妃走进大殿,
径直就要走到御座前,摆出帝王姿态,目光扫过殿内,脸上满是志得意满。
“王妃,岳父大人,这大武的江山,很快就是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