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渐次亮起,将城市涂抹上光怪陆离的色彩。林小伟的电动车在车流中灵活地穿梭,如同一尾不知疲倦的鱼。
他熟悉每一个能节省半分钟的小巷,知道哪栋写字楼的后门保安最好说话,哪个高档小区的外卖柜离入口最近。头盔隔绝了大部分噪音,只留下风声和自己的呼吸声。
汗水顺着额角滑落,浸湿了鬓角,又被迎面吹来的风带走。身体的疲惫是真实的,但想到家里还有个嗷嗷待哺(以及嗷嗷待吐槽)的妹妹,想到手机里不断跳动的、代表着生活费的接单金额,他又觉得还能再撑一会儿,再送几单。
晚高峰的订单密集而琐碎。有写字楼里加班白领点的咖啡和轻食,有居民区里孩子吵着要的炸鸡薯条,也有高档小区里要求“汤不要洒”、“面不能坨”的精细餐点。
林小伟像个高速运转的精密仪器,取餐、规划路线、争分夺秒地送达,脸上永远是那副礼貌、略带匆忙、让人挑不出错的表情。只有在等红绿灯的间隙,他才会短暂地放松紧绷的肩膀,摘下头盔透口气,看着车窗里映出的自己——一个二十岁,却过早被生活压上重担的年轻人。
送一份麻辣烫到老城区深处时,差点被一只突然窜出的流浪狗绊倒;给一个脾气暴躁的游戏宅男送夜宵,因为晚了两分钟被隔着门骂骂咧咧;在某个高档小区迷了路,绕了三圈才找到正确的楼栋,被客户抱怨耽误了时间……
这些都是送外卖途中的小插曲,如同平静湖面偶尔泛起的涟漪,带来短暂的烦躁,又迅速归于平静。林小伟早已习以为常,他学会了迅速调整心态,把那些负面的东西甩在身后,只专注于下一单的送达。
时间在车轮下飞快流逝。当手机上的时间跳到晚上十点一刻,林小伟看了一眼今天的收入:163.5元。不算多,但足够应付几天的基本开销了。身体的疲惫如同潮水般席卷而来,每一个关节都在叫嚣着抗议。他关闭了接单软件,调转车头,朝着那个亮着熟悉灯火的老旧小区驶去。
推开家门,一股……嗯,难以形容的混合气味扑面而来。客厅的灯亮着,电视里播放着吵闹的综艺节目。林小满蜷缩在沙发上,怀里抱着一个巨大的胡萝卜抱枕,脑袋一点一点,显然是在强撑着等他回来,眼皮子已经在打架了。
听到开门声,她像装了弹簧一样猛地坐直,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小嘴一瘪,拖长了调子,带着浓重的鼻音和十二万分的委屈:
“哥——!你怎么才回来啊——!我快要饿死啦——!饿得前胸贴后背,灵魂都要出窍啦!”
那声音,又软又糯,还带着点刚睡醒的迷糊,杀伤力堪比核武器。林小伟那点疲惫瞬间被这“控诉”冲散了大半,只剩下无奈和好笑。
“不是让你先吃点东西垫垫吗?张姨给的包子呢?”他一边换鞋,一边问道。
“包子……下午写作业的时候就当零食吃完啦!”林小满理直气壮,随即又补充道,“而且,哥你说了等你回来做饭的!我这是对你的厨艺抱有最崇高的期待和最坚定的信任!” 她眨巴着大眼睛,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无比真诚。
林小伟嘴角抽了抽。这顶高帽子戴得……让他压力山大。他认命地走向厨房:“等着!西红柿鸡蛋面,十分钟!”
“好耶!”林小满欢呼一声,立刻从沙发上弹起来,像条小尾巴一样跟到厨房门口,扒着门框往里看,小脸上写满了“监工”两个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