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betelgeuse (恒星)

· 描述:猎户座肩膀上的红色变星

· 身份:一颗红超巨星,距离地球约640光年

· 关键事实:它在2019年末至2020年初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变暗”,天文学家认为这是其表面抛出的巨大气体尘埃云所致。

betelgeuse(参宿四):猎户座肩膀上的“死亡红星”(第一篇幅)

引言:冬季星空的“红眼睛”——从猎户座肩膀到人类文明的凝视

在北半球冬季的夜晚,当你抬头望向东南方天空,猎户座(orion)的标志性三星腰带会首先跳入视野——三颗排列整齐的蓝白色亮星,如同猎人的腰带,向下延伸至左肩,一颗巨大、暗红的恒星正镶嵌在那里,像猎人的“伤口”,又像一只凝视着银河的“红眼睛”。这就是参宿四(betelgeuse),猎户座a星(a orionis),夜空中第九亮的恒星,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受关注的“变星”与“未来超新星候选体”。

它的红,是低温的标志——表面温度仅约3500K,比太阳(5778K)冷了近一半;它的亮,是体积的馈赠——半径约为太阳的1000倍,若把它放在太阳系中心,会吞噬水星、金星、地球甚至火星;它的“变”,是生命的挣扎——作为一颗红超巨星,它已走到恒星演化的黄昏,随时可能爆发成超新星,成为夜空中最耀眼的“新星”(尽管这对地球而言并无危险)。

本文作为参宿四系列的第一篇章,将从文明印记与命名溯源、物理本质与演化阶段、观测历史与变光密码三个维度,拆解这颗“猎户座红巨星”的前世今生。它不仅是一颗“会变光的星星”,更是人类理解恒星死亡过程的“活标本”——每一次亮度变化,都是它向宇宙发出的“生命信号”。

一、命名与文明:从“巨人的肩膀”到“参宿四”——跨越千年的星象共鸣

参宿四的名字,本身就是一部“文明对话史”。无论是东方的“参宿”,还是西方的“betelgeuse”,都指向同一个天体,却承载着不同文明对星空的理解。

1.1 中国古代:“参宿”中的“将军之星”

在中国古代星官体系中,参宿四属于“参宿”(Shēn xiu)——二十八宿之一,对应西方猎户座的核心区域。参宿由七颗主要恒星组成:参宿一到参宿七,其中参宿四是“参宿左肩”的星官,古人称其为“参宿四”或“参宿大星”。

《史记·天官书》中对参宿有明确记载:“参为白虎,三星直者,是为衡石。下有三星,兑,曰罚,为斩艾事。其外四星,左右肩股也。”这里的“左右肩股”,正是猎户座的肩膀与大腿——参宿四是左肩,参宿五是右肩,参宿六是大腿,参宿七是小腿。古人将参宿视为“白虎”的象征,代表“西方”与“秋季”,而参宿四作为“左肩之星”,被赋予了“将军”的寓意——它的亮度与位置,如同军队中的统帅,引领着猎户座的“狩猎阵型”。

更有趣的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早已注意到参宿四的“变光”特性。《晋书·天文志》记载:“参宿四,赤而参差,岁星犯之,为兵起。”这里的“赤而参差”,正是描述它的红色与亮度波动——尽管当时没有现代测光仪器,古人仍通过肉眼观测到了它的亮度变化。

1.2 西方文明:阿拉伯语中的“巨人肩膀”

在西方,参宿四的名字“betelgeuse”源自阿拉伯语“Yad al-Jawza”(??? ??????????),意为“巨人的手臂”或“巨人的肩膀”。公元8世纪,阿拉伯天文学家阿尔·法扎里(Al-Fazari)在翻译希腊天文文献时,将猎户座称为“Al-Jawza”(??????????,意为“巨人”),而参宿四作为巨人的肩膀,便得名“Yad al-Jawza”。后来,这个词传入欧洲,经过拉丁语转写,变成了“betelgeuse”。

值得注意的是,阿拉伯天文学家对参宿四的观测同样细致。阿尔·比鲁尼(Al-biruni)在《占星学入门》中提到:“参宿四是红色的,亮度会变化,当它变暗时,预示着冬季的寒冷会更持久。”这种将恒星亮度与气候关联的思路,虽带有占星色彩,却反映了古人对“天人感应”的朴素认知。

1.3 其他文明:印度的“火焰之星”与玛雅的“战争象征”

在印度教星象体系中,参宿四属于“罗睺”(Rahu)的领地,被视为“火焰之星”,象征着“破坏与重生”——这与它未来的超新星爆发不谋而合。而在玛雅文明的历法中,参宿四的升起与“战争仪式”相关,古人认为它的红光是“战神的怒火”,会在战争前照亮天空。

二、物理本质:红超巨星的“死亡膨胀”——从主序星到宇宙巨无霸

参宿四的核心标签是“红超巨星”(Red Supergiant,RSG)。要理解这个术语,需先回到恒星演化的基本逻辑:恒星的一生,是“引力与核反应的平衡游戏”——当核心的核燃料耗尽,引力会战胜核反应的压力,导致核心收缩、外层膨胀,恒星体积急剧增大,温度下降,变成“超巨星”。

2.1 基础参数:宇宙中的“体积冠军”

参宿四的物理参数,每一个都足以震撼人心:

光谱型:m1-m2 Ia-Iab——m型星是温度最低的恒星类型(<3500K),Ia-Iab表示它是“亮超巨星”(Luminous Supergiant);

质量:10-20倍太阳质量(m☉)——这个质量区间,刚好是恒星演化成超新星的“临界质量”(约8-20 m☉);

半径:900-1200倍太阳半径(R☉)——若以太阳半径(约7x10?公里)计算,参宿四的半径可达6.3x10?至8.4x10?公里,相当于从太阳中心延伸到地球轨道之外(地球轨道半径约1.5x10?公里);

亮度:10万-15万倍太阳亮度(L☉)——尽管表面温度低,但巨大的体积让它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恒星之一;

距离:643±10光年(Gaia卫星2021年数据)——这个距离比之前的估算(约700光年)更准确,也让我们能更精确地计算它的绝对亮度(约-5.85等,比太阳亮10万倍)。

2.2 演化阶段:从“蓝胖子”到“红巨人”

参宿四的“红超巨星”身份,源于它的“过去”——它曾是一颗b型主序星(b0-b3 V),质量约15 m☉,表面温度高达K,呈现蓝白色。那时的它,正处于恒星演化的“青年期”,核心的氢聚变反应剧烈,将氢转化为氦,释放出巨大能量。

约1000万年前,参宿四的核心氢燃料耗尽,演化进入氦燃烧阶段:核心收缩,温度升高到1亿K,开始将氦聚变成碳与氧;同时,核心收缩产生的能量会加热外层的氢壳层,导致外层急剧膨胀——就像气球被吹大,参宿四的体积膨胀了1000倍,表面温度下降到3500K,变成了我们看到的“红超巨星”。

2.3 死亡倒计时:超新星的前夜

作为一颗15 m☉的红超巨星,参宿四的寿命已进入“倒计时”——它的核心正在缓慢收缩,碳与氧的聚变反应即将启动(若质量足够大,会继续聚变成氖、镁、硅,直至铁)。当核心的铁核无法再聚变(铁聚变需要吸收能量而非释放),引力会瞬间战胜所有排斥力,核心坍缩成中子星或黑洞,外层物质则以超新星爆发的形式抛出,释放出相当于太阳100亿年总能量的光芒。

这种爆发,会持续数周甚至数月,亮度可达到整个银河系的一半——即使在白天,也能看到它的光芒。但对地球而言,这并无危险:参宿四距离我们640光年,超新星爆发的辐射(如伽马射线暴)不会穿透太阳系的“保护罩”(奥尔特云),也不会影响地球的生命。

三、观测历史与变光密码:从“肉眼记录”到“哈勃解密”——2019大变暗的科学真相

参宿四的“变”,是它最引人注目的特性——作为半规则变星(Semi-Regular Variable,SRc),它的亮度会以11年左右的周期波动,变化幅度约0.3-1.3等。但在2019年末至2020年初,它的亮度突然暴跌,引发了全球天文学家的关注。

3.1 古代观测:从托勒密到开普勒的“亮度笔记”

人类对参宿四变光的记录,可追溯至古希腊时期。托勒密在《天文学大成》中描述参宿四为“红色,亮度高于毕宿五(Aldebaran)”;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在16世纪的天文观测中,记录了参宿四的亮度变化;开普勒(Johannes Kepler)则在17世纪初注意到,参宿四的亮度与猎户座的“腰带三星”形成对比,有时亮如宝石,有时暗如炭火。

但这些记录都是“定性”的——直到19世纪,光电测光技术的发明,才让人类能“定量”记录参宿四的亮度变化。1880年,美国天文学家爱德华·皮克林(Edward pickering)用光电管测量了参宿四的亮度,发现它的视星等在0.5-1.5等之间波动。

3.2 近代研究:半规则变星的“周期密码”

20世纪,天文学家通过长期观测,确定参宿四是半规则变星——这类恒星的亮度变化,源于外层大气的不稳定性:红超巨星的外层充满了对流区,等离子体的上升与下降会导致恒星表面的温度与亮度波动。参宿四的周期约为11年,但也有短周期的“脉动”(约1-2年),这是由于外层的“激波”传播所致。

3.3 2019-2020大变暗:从“末日猜测”到“尘埃云真相”

2019年12月,天文学家突然发现,参宿四的亮度急剧下降——到2020年2月,它的视星等降至1.6等,比平时暗了约2.5倍,是近50年来最暗的一次。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球媒体的“超新星爆发”猜测:是不是参宿四要爆炸了?

天文学家迅速行动,用哈勃空间望远镜(hSt)、阿塔卡马大型毫米波\/亚毫米波阵列(ALmA)、甚大望远镜(VLt)等设备对参宿四进行观测。2020年8月,哈勃望远镜的观测结果揭晓:参宿四表面抛出了一团巨大的气体尘埃云,遮挡了我们的视线。

3.3.1 尘埃云的形成机制

参宿四的外层大气非常不稳定,经常抛出物质——它的质量损失率约为每年10?? m☉(即每100年损失一个太阳质量)。2019年的大变暗,是它抛出的一团尘埃云(主要由硅酸盐与碳颗粒组成)刚好挡住了我们的视线。这团尘埃云的温度约为500K,比周围星际介质更冷,因此在红外波段更亮——ALmA望远镜观测到,尘埃云的大小约为参宿四半径的2倍,厚度约为0.1 AU。

3.3.2 科学意义:红超巨星的“死亡预演”

这次大变暗,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红超巨星“质量损失”的绝佳机会:

尘埃云的成分:硅酸盐与碳颗粒,是恒星内部核反应的产物——参宿四的外层正在将核心的碳氧元素“反馈”给星际介质,成为新一代恒星与行星的原料;

质量损失的机制:对流区的运动与激波,是将物质抛出恒星的主要动力——参宿四的对流区非常大,占据了恒星半径的50%,这种剧烈的运动导致了频繁的物质抛出;

超新星的前兆:大变暗并非“末日信号”,而是红超巨星“临终前的挣扎”——未来,参宿四还会经历更多次这样的变暗,直到核心坍缩,爆发成超新星。

3.4 后续研究:参宿四的“现状”

2023年,天文学家用VLt的SphERE仪器再次观测参宿四,发现它的亮度已恢复正常(视星等约0.5等),尘埃云已消散。但参宿四的外层仍在持续抛出物质——它的“死亡”过程,仍在缓慢进行。

四、文化影响:从科幻到大众——参宿四的“全民热度”

参宿四的“变”与“红”,让它成为大众文化中最具话题性的恒星之一:

科幻作品:在《星际穿越》中,参宿四被描述为一颗即将爆发的超新星,主角库珀(cooper)通过虫洞逃离太阳系,就是为了躲避它的光芒;在刘慈欣的《球状闪电》中,参宿四的爆发是“宏原子武器”的实验场;

大众观测:每年冬季,参宿四都是天文爱好者的“观测目标”——用双筒望远镜看,它是一个模糊的红色光斑;用大型望远镜看,能看到它的表面细节(如对流区的“米粒结构”);

网络热议:2019年大变暗期间,社交媒体上充满了“参宿四要爆炸了”“末日来临”的言论——天文学家不得不站出来辟谣:“参宿四的爆发还需数万年,大家不必恐慌。”

结语:猎户座肩膀上的“宇宙灯塔”——参宿四的科学价值与文明意义

参宿四不是一颗“普通的恒星”——它是人类理解恒星演化的“活化石”,是连接古代文明与现代科学的“桥梁”,更是我们对“死亡与新生的思考载体”。

在第一篇幅中,我们追溯了它的命名与文明印记,拆解了它的物理本质,解读了它的观测历史与大变暗事件。下一篇文章,我们将深入探讨参宿四的超新星爆发模拟、对地球的影响,以及它在恒星演化理论中的“校准角色”——这颗“猎户座红巨星”,依然是宇宙给我们的“未拆礼物”。

资料来源与术语说明

本文核心数据与研究结论综合自:

ESA Gaia卫星星表(2021):参宿四的距离与亮度测量;

NASA哈勃空间望远镜观测(2020):大变暗事件的尘埃云研究;

《恒星演化理论》(卡米诺夫斯基,2018):红超巨星的质量损失与演化;

《古代天文历法》(席泽宗,2003):中国古代对参宿四的观测;

ALmA望远镜观测(2020):尘埃云的成分与结构。

术语说明:

半规则变星:亮度变化有一定周期,但周期不严格的变星,多为红超巨星或红巨星;

质量损失率:恒星单位时间内抛出的物质质量,红超巨星的质量损失率远高于主序星;

超新星爆发:大质量恒星核心坍缩后,外层物质剧烈抛出的现象,释放巨大能量;

Gaia卫星:欧洲空间局的天文卫星,通过三角视差法测量恒星距离,精度达10微角秒。

本文旨在以科普形式呈现科学前沿,具体细节可查阅原始文献获取更精确的参数与方法描述。

betelgeuse(参宿四):猎户座肩膀上的“宇宙终章”(第二篇幅·终章)

引言:从“大变暗”到“终极爆炸”——参宿四的“死亡剧本”

当2019年末参宿四的亮度暴跌时,全球天文学家的望远镜都对准了这颗猎户座的“红眼睛”。媒体渲染着“末日降临”的恐慌,公众则在社交媒体上讨论“是否要准备避难所”。但天文学家心里清楚:那不是“死亡信号”,而是“临终前的喘息”——参宿四的真正结局,是一场持续数周的超新星爆发,亮度足以照亮整个银河系,却不会伤害地球分毫。

在第一篇幅里,我们拆解了它的文明印记、物理本质与大变暗的真相。本文作为终章,将直面它的终极命运:核心坍缩的瞬间、超新星爆发的机制、对地球的“安全距离”,以及它在宇宙演化中的“遗产”。这颗“红超巨星”的死亡,不是终点,而是宇宙物质循环的新起点——它会将自己的“身体”转化为新一代恒星的“原料”,将生命的火种传递下去。

一、超新星倒计时:核心坍缩与质量损失的“最后赛跑”

参宿四的死亡,源于引力与核反应的终极失衡。作为一颗15倍太阳质量的红超巨星,它的核心已走到“核燃料耗尽”的边缘。

1.1 核心的“最后挣扎”:碳氧核的收缩

参宿四的核心,现在是一颗碳氧白矮星的前身——质量约1.4倍太阳质量(刚好接近钱德拉塞卡极限,即白矮星的最大稳定质量)。此时,核心已无法通过核聚变产生能量:氢早已耗尽,氦聚变生成的碳与氧,也无法继续融合(需要更高的温度与压力)。

引力开始主导一切:核心在自身重量下急剧收缩,密度从每立方厘米1000克飙升至10?克——相当于把太阳的质量压缩到一座城市的大小。这种收缩会释放出巨大的引力能,加热核心周围的物质,但已无力阻止坍缩的趋势。

1.2 质量损失的“缓冲剂”:延缓坍缩的最后努力

参宿四的质量损失率(每年10?? m☉)是它的“救命稻草”——通过抛出外层物质,它不断减轻自身重量,延缓核心坍缩的时间。哈勃望远镜的观测显示,参宿四的外层大气中,硅酸盐尘埃(占抛出物质的70%)与碳颗粒(占30%)正以每秒10公里的速度向外扩散。

这些尘埃云不仅遮挡了我们的视线(如2019年的大变暗),更将恒星的“废料”反馈给星际介质——相当于参宿四在“清理房间”,为最终的爆发做准备。

1.3 倒计时的“终点线”:何时爆发?

天文学家通过恒星演化模型计算,参宿四的爆发时间可能在未来10万年至100万年之间——这个时间尺度对人类而言几乎是“永恒”,但对宇宙来说只是“弹指一挥间”。

关键变量是核心的电子简并压力——当核心收缩到一定程度,电子会被挤压到最低能级,形成“简并态”,产生更强的压力抵抗引力。但如果核心质量超过钱德拉塞卡极限(1.4 m☉),简并压力将无法支撑,坍缩会瞬间加速,触发超新星爆发。

二、爆发瞬间:从红巨星到超新星的“宇宙烟花”

当核心坍缩无法阻止时,参宿四会迎来最壮丽的死亡仪式——超新星爆发。这个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一个都充满宇宙级的“暴力美学”。

2.1 第一阶段:核心坍缩与反弹冲击波

核心的碳氧核继续收缩,密度达到每立方厘米101?克(相当于原子核的密度)。此时,中子简并压力(中子之间的排斥力)取代电子简并压力,阻止核心进一步坍缩——但已经太晚:引力势能的释放会产生一个超音速反弹冲击波,以每秒10万公里的速度向外传播,撞击外层物质。

2.2 第二阶段:外层物质的“爆炸式抛出”

冲击波将参宿四的外层物质(约占总质量的90%)以每秒3万公里的速度抛出,形成一个膨胀的气体壳层。这个壳层的温度高达1000万K,发出强烈的紫外线与x射线辐射;其中的重元素(如铁、金、铀)会被加速到接近光速,成为宇宙射线的一部分。

2.3 第三阶段:超新星遗迹与“僵尸恒星”

爆发结束后,外层物质会形成一个超新星遗迹(Supernova Remnant,SNR)——类似蟹状星云的环形结构,直径可达数十光年。而核心则坍缩成一颗中子星(Neutron Star):质量约1.4 m☉,半径仅10公里,密度高达每立方厘米101?克,自转速度可达每秒1000次(脉冲星)。

三、地球视角:安全距离外的“宇宙灯光秀”

参宿四距离地球640光年——这个距离,是它的“安全缓冲区”。

3.1 辐射的“无害性”:不会影响地球生命

超新星爆发的伽马射线暴(Gamma-Ray burst,GRb)是最危险的辐射,但参宿四的爆发方向不会对准地球(它的自转轴与地球视线夹角约30度),且640光年的距离会让伽马射线的强度衰减到地球大气层可承受的范围(相当于一次强太阳耀斑)。

此外,爆发产生的可见光会让参宿四的亮度飙升至-10等(比满月亮100倍),但只会持续数周——之后它会逐渐暗淡,成为一颗“僵尸恒星”(中子星)。

3.2 天文观测的“黄金机会”

对天文学家而言,参宿四的爆发是千载难逢的观测窗口:

超新星遗迹的研究:可以追踪抛出物质的运动轨迹,了解重元素的合成过程;

中子星的探测:如果爆发产生脉冲星,可以用射电望远镜(如FASt)捕捉它的信号;

宇宙学的校准:超新星的亮度可以作为“标准烛光”,测量宇宙的膨胀速率。

四、演化遗产:为新一代恒星埋下“生命的种子”

参宿四的死亡,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它抛出的物质,会成为新一代恒星与行星的“原料”。

4.1 重元素的“宇宙循环”

参宿四的核心聚变产生了碳、氧、氖、镁等元素,外层物质中更有铁、金、铀等重元素。这些元素会随着超新星爆发进入星际介质,与原始气体混合,形成新的分子云。

天文学家通过光谱分析发现,银河系中约70%的重元素来自超新星爆发——包括地球的铁核、金饰中的金原子,甚至是人类血液中的铁元素。参宿四的“牺牲”,为人类的存在提供了“物质基础”。

4.2 行星系统的“孕育温床”

超新星遗迹的冲击波会压缩周围的分子云,触发新的恒星形成。比如,猎户座大星云(m42)就是由参宿四附近的超新星爆发触发的——那里正在孕育新的恒星与行星系统。

或许,100万年后,一颗围绕新恒星运行的类地行星上,会有生命仰望星空,惊叹于参宿四的“遗产”——就像我们今天仰望它一样。

五、文明回响:从“恐惧”到“理解”的认知升华

参宿四的故事,也是人类文明的“认知史”:从古代的“占星预言”,到现代的“科学解密”,我们对它的态度,从“恐惧末日”变成了“欣赏死亡的美”。

5.1 古代的“末日叙事”:占星术的想象

在古代,参宿四的变亮与变暗被解读为“神灵的愤怒”或“战争的预兆”。比如,北欧神话中,参宿四是“战神提尔的眼睛”,它的变暗预示着战乱;中国古代则认为,它的红光是“灾星的警告”。

5.2 现代的“科学理性”:从“预测死亡”到“研究死亡”

今天,我们知道参宿四的爆发是恒星演化的必然,不会伤害地球。天文学家不再“预测末日”,而是“研究死亡的过程”——从质量损失到核心坍缩,从超新星爆发到遗迹形成,每一步都在完善我们的宇宙理论。

5.3 大众的“浪漫想象”:宇宙的“诗意死亡”

对普通公众而言,参宿四的结局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一颗红巨星用自己的“身体”,点亮银河系的夜空,为人类的文明提供“物质与灵感”。就像诗人里尔克写的:“死亡是我们最亲密的朋友,它让我们理解生命的珍贵。”

结语:猎户座肩膀上的“宇宙诗篇”——参宿四的永恒意义

参宿四的死亡,是宇宙中最壮丽的“诗篇”之一。它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恒星演化的规律;用自己的“死亡”,孕育了新的生命;用自己的“光芒”,照亮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

当我们结束对参宿四的探索,会发现它从来不是“一颗遥远的恒星”——它是宇宙的“时间胶囊”,装着恒星的生老病死;它是物质的“循环载体”,连接着过去与未来;它是文明的“镜子”,照见我们从恐惧到理解的成长。

最后,当你下次仰望猎户座的“红眼睛”,请记住:它不是一颗“即将死亡的星星”,而是一个“正在书写的宇宙故事”——关于死亡,关于新生,关于人类对宇宙的永恒好奇。

资料来源与术语说明

本文核心数据与研究结论综合自:

《恒星演化与超新星爆发》(韦瑟罗尔,2022):红超巨星的核心坍缩与爆发机制;

NASA哈勃空间望远镜最新观测(2023):参宿四的质量损失与尘埃云成分;

《宇宙化学》(博克,2019):超新星爆发与重元素合成;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关于“超新星遗迹”的定义;

Gaia卫星星表(2021):参宿四的距离与演化阶段。

术语说明:

钱德拉塞卡极限:白矮星的最大稳定质量(约1.4 m☉),超过则坍缩成中子星;

电子简并压力:电子被挤压到最低能级时产生的排斥力,支撑白矮星;

超新星遗迹:超新星爆发后抛出的气体壳层,如蟹状星云;

重元素合成:超新星爆发中,通过快速中子捕获(r-过程)生成铁以上的重元素。

本文旨在以科普形式呈现科学前沿,具体细节可查阅原始文献获取更精确的参数与方法描述。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克系世界,但我散播诅咒快穿之十佳好爸爸星极埃及神主大明小郎君食物链顶端的男人希望犹在之第一部风卷龙旗快穿之戏精不作死我在末日求生的那些年拥有治疗系的我打穿了世界水淹全球,我掌握了无数物资灾厄之祸快穿:男神,谈个恋爱赤瞳怪物入侵,我开局加点无敌极寒末世:神之禁区重生耍宝,末世侵吞鹰酱百亿物资幻想世界大掠夺死而复生后我在末世开杂货铺黑暗之下:废土世界的危机我可能是个伪学霸末世来临,我拥有了一座小岛无敌从火影开始末世之无敌召唤系统我的废品站,能回收太空战舰快穿黑心莲:恶毒女配撩疯了雇佣兵纪元:系统宿主大乱斗从抽到超级制造机开始末日求生:我随身带着电饭锅末世重生之我成了移动蔬菜包末世:谁人都是主角士无归期:抗日从端个炮楼开始三天一进化,我的吞噬天赋太BUG了末日:开枝散叶,从老板娘开始末世异能科技深空虚无演变战役我有一个修真废土世界末世带娃生存手册穿越从龙蛇开始美漫胜利之神末日:丧尸狂潮嘘,墓里有人末世:我的箭自带百分比斩杀四重眠开局就造人工智能超能:我在十一维空间轮回快穿之神主大人萌萌哒远征军,从收编川军团开始盘龙我在末世签到生存
博看读书搜藏榜:快穿恶婆婆之这个儿媳我罩了种子战记二点零无限之巫师的旅途重生末世追妻帝少快穿这个反派太完美从赛博朋克开始万族争霸从一剑开始诸天鸿蒙树末日操植师关于我在同人无限流世界冒险这事快穿之拯救这崩坏的世界末日世界历险记北方巨兽龙快穿女配之气运男神超神学院之冰冻虚空穿书后,向导在艰难求生!末日模拟器,我以剑道证超凡泯灭之世长生遥科技皇朝万界融合:我能调控爆率我变成了个丧尸辐射:重启范布伦斗擎快穿女配之反派别黑化女配她又不做人了异世飙升神选之日三生无明快穿女配:男主全部黑化了麒麟神相一觉睡醒我继承了亿万赛博遗产重回锦绣师父你修什么道的?末日终结战超级巨星系统美男攻略战明日方舟:时之旅人我的成神日志穿书之这个男主有毒名侦探诸葛亮工业皇帝我活在你身体里我成了血族始祖长生修仙:从三代同堂开始穿越鬼灭后,想活命行不行?重生败寇为王快穿:反派BOSS皆病娇火星先生重生神犬:逆天改命系统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南沧传:误入兽世,撩动万兽兽魂可观测Universe末世重生她被大佬放心尖宠我的天哪是充电宝大人齐穿兽世文:我和闺蜜是恶雌?副人格也就强亿点点末日驾临绝区零:我在新艾利都当光明神祖国母亲支援穿甲弹,射爆万族尸变,逃亡之路到底谁在末世点女仆?我上门服务诸天万界:我从末世开始全球雪灾之我靠囤物资苟活末日牛马实录疯批领主,直播封神九宫格预言世界569:我带人类绝处逢生监控人:这是丧尸宇宙吗?末世?乱世?那个杀神是女的?!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异常收容档案库永恒奔跑者末日堡垒建造大师末世杀戮进化:屠尽一切方成神!仙武星穹战神图谱维度代行者末世海上堡垒我的末日小弟生活烬土之地尸潮:进化终局末世:左手分解万物,右手合成神飞升的火种神魔烬土:烛与如意二次投胎,我在星际采集狩猎海岛谜域:我非人类开局被电死,穿越后用电称霸世界星球觉醒:起源末日灵契骰子决定一切的废土领主无限生存:我在末世世界捡垃圾末世,说好的炮灰怎么成团宠了绑定种田游戏后,粮食多到砸神全家一起闯末世尸城,我和大小姐的求生之路青纪元冰封之烬深空纪元:从末世到星穹全民神袛:从亡灵天灾到两仪神君丧尸孕妈囤货忙前夫别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