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参宿七 (恒星)

· 描述:猎户座中最明亮的恒星

· 身份:一颗蓝超巨星,距离地球约860光年

· 关键事实:它是已知最明亮的恒星之一,亮度约为太阳的12万倍,实际上是一个三合星系统。

参宿七:猎户座的“蓝焰脚印”与宇宙大质量恒星的演化史诗(上篇)

引言:冬季星空的“导航灯”,藏着宇宙最极端的故事

当你抬头望向冬季的星空,最醒目的莫过于猎户座——那七颗排列成猎人模样的亮星,像一把缀满钻石的剑,悬在银河之上。猎户座的“腰带”(参宿一、二、三)是辨识它的关键,而顺着腰带三星向南延伸,你会遇到一颗蓝得刺眼、亮得灼目的恒星:它就是参宿七(betelgeuse?不,那是参宿四,红色的那个),猎户座的“右脚”,天空中最明亮的恒星之一,也是人类研究大质量恒星演化的“活化石”。

参宿七不是普通的星星。它是蓝超巨星,质量是太阳的20倍以上,亮度是太阳的12万倍,能在一瞬间吞噬1000个地球的光芒;它是个“三口之家”,主星之外还有两颗伴星,在宇宙中跳着精密的“引力芭蕾”;它的寿命只有1000万年——相比太阳的100亿年,不过是眨眼间,但它却用这短暂的一生,演绎着宇宙中最壮丽的“质量与能量的游戏”。

这一篇,我们要拆解参宿七的“身份密码”:从它在猎户座的位置,到肉眼可见的蓝白色光芒;从12万倍太阳的恐怖亮度,到三合星系统的动力学博弈;从古代文明的星象解读,到现代望远镜的细节观测——我们将一步步靠近这颗“猎户的脚”,看清宇宙大质量恒星的真实面貌。

一、猎户座的“坐标”:从星象到观测,找到那颗“蓝焰之星”

要认识参宿七,首先要定位它在天空中的位置——毕竟,它是猎户座的“地标”之一。

1. 星座中的“右脚”:猎户座的星图密码

猎户座是赤道带星座,全球大部分地区都能观测到(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最佳)。它的星图轮廓清晰:最上面是“参宿四”(betelgeuse,红色超巨星,猎户的“左肩”),中间是“腰带三星”(参宿一、二、三,亮度相近,呈直线排列),下面是“参宿七”(betelgeuse?不,参宿七的西方名是Rigel,别搞混!)——对,参宿七的西方名是Rigel,来自阿拉伯语“??? ??????”(Rijl al-Jabbar),意为“巨人的脚”,对应中国古代“参宿右股”的说法。

找参宿七的方法很简单:先找到猎户的“腰带三星”(从左到右是参宿一、二、三,亮度均为1.7-2.4等),然后顺着这三颗星的连线向下延长约3倍腰带长度,你会看到一颗蓝白色、比周围星星亮得多的恒星——那就是参宿七。它的视星等是0.12等(天狼星是-1.46等,是全天最亮的恒星,参宿七排第七),但因为位置靠近银河平面,背景星光较亮,肉眼看起来比实际亮度稍逊,但依然是夜空中最扎眼的星之一。

2. 肉眼与望远镜中的“双重面貌”

用肉眼观察参宿七,你会注意到它的蓝白色光芒——这是蓝超巨星的典型特征(温度越高,颜色越蓝)。如果用双筒望远镜(7x50或10x50),能更清楚看到它的“点光源”特性:不像参宿四那样有明显的“圆面”(红超巨星膨胀导致的),参宿七的像更锐利,因为它的半径虽然大(78倍太阳),但距离我们860光年,视角只有0.004角秒(相当于在1公里外看一根头发)。

用小望远镜(口径8-10厘米),你能看到参宿七的伴星参宿七b:它位于主星西南方约9角秒处,呈淡蓝色,视星等6.7等(需要望远镜才能看到)。如果用更大的望远镜(口径20厘米以上),还能勉强分辨第三颗伴星参宿七c,它离b更近,视星等10等,需要仔细观测。

二、物理属性:12万倍太阳亮度的“蓝焰引擎”——蓝超巨星的本质

参宿七的“亮”不是巧合,而是它极端物理参数的必然结果。要理解它的亮度,得从恒星的“能量来源”说起:恒星的光来自核心的核聚变反应,质量越大,核心压力越高,聚变反应越快,释放的能量越多。

1. 基础参数:宇宙中的“重量级选手”

参宿七是一颗b8Ia型蓝超巨星(光谱型b8,光度级Ia,即“极亮超巨星”),它的关键参数用“太阳”做参照,会更直观:

质量:18-23倍太阳质量(最新Gaia卫星数据约21倍);

半径:78倍太阳半径(约5.4x10^7公里,相当于把太阳放大到地球轨道的1\/3大小);

有效温度:K(太阳是5778K,所以颜色更蓝);

光度:1.2x10^5倍太阳光度(即每秒释放的能量是太阳的12万倍,能照亮1000光年外的区域);

年龄:约1000万年(太阳45亿年,它还只是“青少年”,但已经走到生命的“中年”)。

这些参数背后,是蓝超巨星的“生存法则”:大质量恒星(>8倍太阳质量)离开主序星阶段后,核心的氢燃料耗尽,开始燃烧氦,外壳因核反应向外膨胀,但温度仍保持在1万K以上,所以呈现蓝白色——这就是“蓝超巨星”的定义。

2. 恒星风:“吹走”太阳的“宇宙风扇”

参宿七的另一个极端特征是强烈的恒星风。恒星风是从恒星表面喷出的高速等离子体流,大质量恒星的恒星风尤其猛烈:

速度:约1500公里\/秒(是太阳风速度的100倍以上);

质量损失率:约10^-6太阳质量\/年(即每100万年失去一个太阳质量,一生能损失1%的初始质量)。

这种恒星风会形成一个巨大的气体泡:哈勃望远镜观测到,参宿七周围的星风已经吹出了一个直径约10光年的空腔,里面充满了被电离的氧、氮等元素。这个气泡会与周围的星际介质碰撞,产生x射线辐射,成为宇宙中的“发光地标”。

3. 变星性质:轻微的“呼吸”——猎户座RV型变星

参宿七不是“稳定的灯泡”,它会轻微变光:视星等在0.03-0.12等之间波动,周期约12天。这种变光属于猎户座RV型变星,是蓝超巨星表面的“脉动”导致的:恒星的外层大气因引力不稳定而膨胀、收缩,导致半径和亮度周期性变化。虽然变化幅度很小(只有3%),但用精密测光设备能捕捉到。

三、三合星系统:宇宙中的“引力三人组”——Rigel A、b、c的动力学

参宿七不是孤星,它是个三合星系统:主星Rigel A(蓝超巨星),伴星Rigel b(蓝白主序星),伴星Rigel c(主序星)。这个系统的发现,是现代天文观测技术的里程碑。

1. 发现之旅:从光谱到干涉测量的“破案”

19世纪,天文学家通过光谱分析发现Rigel的光谱有周期性的“多普勒位移”:某些谱线会周期性地蓝移(恒星靠近地球)或红移(恒星远离地球)。这说明Rigel在绕一个共同质心运动,暗示存在伴星。

20世纪初,干涉测量技术(用多台望远镜组合,模拟更大的口径)登场:天文学家通过测量Rigel的角直径和位置变化,确认了第一颗伴星——Rigel b:它是一颗b9V型蓝白主序星,质量约8倍太阳,半径6倍太阳,距离Rigel A约2200天文单位(AU,1AU=地球到太阳的距离),轨道周期约10万年。

1980年代,更先进的干涉仪(如chARA阵列)发现了第二颗伴星——Rigel c:它是b2V型主序星,质量约6倍太阳,半径5倍太阳,距离Rigel b约60AU,轨道周期约300年。

2. 系统动力学:“重量级玩家”的平衡术

三颗星的轨道是偏心的(不是完美的圆形),所以它们之间的距离会不断变化:

Rigel A和b的距离:最近时约1800AU,最远时约2600AU;

Rigel b和c的距离:最近时约50AU,最远时约70AU。

尽管Rigel b和c的轨道相互作用会产生“摄动”,但因为Rigel A的质量占了整个系统的99%以上(21倍太阳质量 vs b的8倍+c的6倍),所以A的运动几乎不受影响,依然是系统的“主宰”。

这种“一超多强”的三合星系统,在宇宙中并不罕见,但Rigel系统的特殊性在于:所有恒星都是大质量主序星或超巨星,它们的演化速度都很快,未来会先后结束生命,成为超新星。

四、文化与历史:从中国古代“参宿”到西方猎户神话

参宿七的亮度,让它成为古代文明的“星象符号”,不同文化赋予了它不同的意义。

1. 中国古代:“参宿右股”与“白虎的脚”

在中国古代天文体系中,参宿属于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对应猎户座的大部分恒星。“参”字在甲骨文中是“三”的意思,指猎户座的腰带三星。

《史记·天官书》记载:“参为白虎,三星直者,是为衡石。下有三星,兑,曰罚,为斩艾事。其外四星,左右肩股也。”这里的“左右肩股”,指的是参宿的四颗亮星:左肩是参宿四,右肩是参宿五,右股是参宿七,左股是参宿六。参宿七被称为“参宿右股”,是白虎的“右脚”,象征着力量与威严。

古代占星家认为,参宿的亮度变化与战争、瘟疫有关——“参星明,则天下太平;参星暗,则兵戈起”。这种说法当然没有科学依据,但反映了古人对这颗亮星的关注。

2. 西方文化:猎户奥利安的“脚”,与天蝎的宿怨

在希腊神话中,猎户座代表猎人奥利安(orion):他是海神波塞冬的儿子,力大无穷,擅长狩猎。奥利安爱上了普勒阿得斯七姐妹,但她们的父亲阿特拉斯请求宙斯保护女儿,于是宙斯把她们变成了昴星团(pleiades)。

奥利安后来遇到了女神阿尔忒弥斯(Artemis,狩猎女神),两人成为好友。但阿尔忒弥斯的弟弟阿波罗(Apollo)嫉妒他们的关系,设计让奥利安被一只蝎子蛰死。宙斯同情奥利安,把他升上天空,成为猎户座;而那只蝎子则成为天蝎座(Scorpius)。

有趣的是,猎户座和天蝎座在天空中永远不会同时出现:当猎户座升起时,天蝎座落下,反之亦然。这是因为古希腊人认为,奥利安和蝎子永远不能和解。而参宿七,就是奥利安的“右脚”,跟着他一起在天上“狩猎”。

五、最新研究:Gaia与哈勃的“显微镜”——更精确的参数与演化线索

近年来,随着Gaia卫星(欧洲空间局)和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观测数据公布,我们对参宿七的了解更深入了:

1. 距离与质量的精确测量

Gaia卫星通过视差法(测量恒星在天空中相对于背景星的位置变化,计算距离),将参宿七的距离修正为860±8光年(之前的估计是700-900光年)。结合光谱数据和恒星演化模型,天文学家更精确地算出它的质量:21±2倍太阳质量。

2. 金属丰度:“富金属”的恒星

参宿七的金属丰度(即除氢氦外的元素含量)比太阳高50%(铁丰度是太阳的1.5倍)。这说明它形成于富含金属的星际介质——可能是在银河系的一个“富金属分子云”中诞生的。金属丰度高会影响恒星的演化:比如,核心的核聚变反应会更高效,导致恒星更亮、寿命更短。

3. 恒星风的“雕刻”:周围的星云

哈勃望远镜的高级巡天相机(AcS)拍摄到,参宿七周围的星风正在“雕刻”周围的星际介质:形成一个直径约10光年的“气泡”,气泡的边缘有明显的“弓形激波”(星风与星际介质碰撞产生的波浪)。这个气泡会成为未来超新星爆发的“原料库”——超新星的冲击波会穿过这个气泡,与周围的星际介质相互作用,产生壮观的星云。

结语:参宿七的“生命倒计时”——从蓝超巨星到超新星

站在人类的视角,参宿七是“永恒”的:它在冬季星空中挂了几千年,亮度几乎没变。但从恒星的尺度看,它已经走到了生命的“下半场”:

作为21倍太阳质量的蓝超巨星,参宿七的核心正在燃烧氦,接下来会燃烧碳、氧,直到核心形成铁核(铁的核聚变无法释放能量)。当铁核的质量超过钱德拉塞卡极限(1.4倍太阳质量),核心会坍缩,引发2型超新星爆发——瞬间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28颗氢弹,亮度会超过整个银河系,成为宇宙中的“灯塔”。

超新星爆发后,参宿七的核心会坍缩成中子星(质量约1.5倍太阳,半径约10公里),或者黑洞(如果核心质量超过3倍太阳)。而它的外壳会被抛射出去,形成超新星遗迹,像蟹状星云那样,成为宇宙中的“恒星墓碑”。

这就是参宿七的命运——它用1000万年的时光,燃烧自己,照亮宇宙,最终以一场壮丽的爆炸结束生命。而我们,能做的,就是用望远镜记录它的现在,推测它的未来,感受宇宙中“质量与能量”的震撼。

附加说明:本文为参宿七科普系列上篇,聚焦恒星的基础属性、观测特征、三合星系统及文化意义,下篇将深入探讨其动力学细节、演化终点(超新星爆发)及对宇宙的贡献。旨在用通俗语言拆解极端天体的科学内核,搭建从“肉眼观测”到“恒星演化哲学”的认知桥梁。

参宿七:猎户座的蓝焰脚印与宇宙大质量恒星的演化史诗(下篇·终章)

引言:从天空灯塔宇宙炼金师——参宿七的终极命运与宇宙意义

在第一篇中,我们揭开了参宿七的身份面纱:它是猎户座最亮的蓝超巨星,质量是太阳的21倍,亮度是太阳的12万倍,还是一个精密的三合星系统。但我们更关心的是:这颗宇宙火炬将如何熄灭?它的死亡会如何改变周围的星际环境?它在宇宙演化中扮演着怎样的炼金师角色?

这一篇,我们要走进参宿七的生命倒计时:从它核心的核聚变反应,到最终的超新星爆发;从恒星风的星际雕刻,到重元素的宇宙扩散。这不仅是一颗恒星的死亡史诗,更是宇宙元素循环的关键环节——参宿七用它的一生,将氢氦转化为碳氧铁,为新一代恒星和行星的诞生,准备建筑材料。

一、核心演化:从氦燃烧到铁核形成的倒计时

参宿七的亮度来源于核心的核聚变反应,但这些反应正在将它推向死亡的边缘。要理解它的演化终点,必须拆解它的核燃烧阶梯。

1. 主序后的氦燃烧阶段:能量来源的转换

参宿七形成于约1000万年前,最初是一颗由氢组成的原恒星。当核心温度达到1000万K时,氢聚变启动,它进入了主序星阶段。现在,1000万年过去了,核心的氢燃料即将耗尽。

氢耗尽的信号:核心不再产生足够的能量抵抗引力,开始收缩;收缩释放的引力能加热核心,温度升至1亿K,触发氦聚变:

\\text{he}^4 + \\text{he}^4 \\rightarrow \\text{be}^8 \\rightarrow \\text{c}^{12} + \\gamma

这个反应将氦原子核融合成碳原子核,释放出大量能量,让参宿七进入蓝超巨星阶段——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2. 碳燃烧与氧燃烧:元素的阶梯式合成

氦燃烧只能维持约100万年。当核心的氦也耗尽时,引力再次占优,核心收缩,温度升至5亿K,触发碳聚变:

\\text{c}^{12} + \\text{c}^{12} \\rightarrow \\text{mg}^{24} + \\gamma

\\text{c}^{12} + \\text{he}^4 \\rightarrow \\text{o}^{16} + \\gamma

碳燃烧产生镁和氧。随后,当碳耗尽,温度升至10亿K,氧聚变启动:

\\text{o}^{16} + \\text{o}^{16} \\rightarrow \\text{Si}^{28} + \\gamma

\\text{o}^{16} + \\text{Ne}^{20} \\rightarrow \\text{mg}^{24} + \\text{Si}^{28} + \\gamma

这个核燃烧阶梯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核心形成铁核。铁的核聚变需要吸收能量而不是释放能量,所以当核心质量达到钱德拉塞卡极限(1.4倍太阳质量)时,一切都结束了。

3. 核心坍缩:超新星爆发的导火索

一旦铁核质量超过钱德拉塞卡极限,核心会在几毫秒内坍缩:

电子被压入原子核,与质子结合形成中子:$$p^+ + e^- \\rightarrow n +

u_e$$

核心密度从太阳核心的150克\/立方厘米,骤增至10^14克\/立方厘米(相当于原子核的密度);

坍缩产生的反弹冲击波向外传播,将恒星外层物质以1万公里\/秒的速度抛射出去。

这就是2型超新星爆发——参宿七的最终命运。

二、超新星爆发:宇宙中最壮观的烟火表演

参宿七的超新星爆发,将是宇宙中最亮的天体事件之一。让我们用时间轴来还原这场宇宙烟花:

1. 爆发前夕:不稳定的

在爆发前几个月,参宿七会经历剧烈的脉动:亮度变化幅度从平时的3%扩大到50%,表面温度从K降到8000K,呈现出诡异的现象。

哈勃望远镜的观测显示,参宿七的大气层已经开始——恒星风突然加速到3000公里\/秒,大量物质被抛射出去,形成一个直径约1光年的前驱壳层。

2. 爆发瞬间:10^28颗氢弹同时爆炸

超新星爆发的总能量约为10^46焦耳,相当于:

10^28颗氢弹同时爆炸;

太阳一生释放能量的100倍;

整个银河系所有恒星亮度的100倍。

爆发的峰值亮度将达到-15等——比满月亮100倍,比金星亮1000倍,能在白天用肉眼看到。爆炸的光芒将在3小时内传到地球(光速30万公里\/秒,距离860光年)。

3. 爆发遗迹:蟹状星云的

爆发后,参宿七的外层物质被抛射出去,形成一个超新星遗迹:

壳层结构:抛射物质以不同速度向外扩散,形成多层壳状结构;

冲击波加热:冲击波与周围的星际介质碰撞,温度升至1000万K,发出强烈的x射线和无线电波;

重元素扩散:爆炸将核心合成的重元素(碳、氧、铁等)抛入星际空间,成为新一代恒星的建筑材料。

三、对宇宙的贡献:宇宙元素的炼金师

参宿七的超新星爆发,不仅仅是恒星的死亡,更是宇宙元素循环的关键环节。它将的重元素扩散到星际介质中,为新恒星和行星的诞生提供原料。

1. 重元素合成:从碳到铀的宇宙工厂

在大质量恒星的核心,通过一系列核反应,可以合成从碳到铀的各种元素:

碳、氧:来自氦燃烧和碳燃烧;

硅、硫:来自氧燃烧和硅燃烧;

铁族元素:来自硅燃烧的最后阶段;

重元素:来自中子俘获过程(r-过程和s-过程)。

参宿七的超新星爆发,会将这些元素以每立方厘米1000个原子的密度,扩散到周围100光年的星际空间。

2. 星际介质的:新一代恒星的摇篮

超新星遗迹会与周围的分子云相互作用:

压缩分子云:冲击波压缩分子云,触发新的恒星形成;

富化星际介质:重元素混入分子云,让新一代恒星的金属丰度更高;

触发链式反应:一颗超新星可能触发一片分子云中多个恒星的形成。

银河系中约70%的恒星形成区,都与过去的超新星爆发有关。参宿七的爆发,可能在未来1000万年内,触发一片新的恒星形成区。

3. 宇宙化学演化的时间胶囊

通过分析超新星遗迹的化学成分,我们可以了解:

不同质量恒星的重元素合成效率;

超新星爆发的能量传递机制;

星际介质的化学演化历史。

参宿七的遗迹,将成为天文学家研究大质量恒星演化的天然实验室。

四、观测展望:用下一代望远镜历史的诞生

尽管参宿七的超新星爆发可能在明天发生,也可能在100万年后发生(天文学家预测的概率是每10万年银河系发生1-2次超新星爆发),但我们可以用下一代望远镜,准备这一历史时刻。

1. LSSt的全天候监视

LSSt(大型综合巡天望远镜)将从2025年开始,每晚扫描整个南天天空,寻找超新星爆发的瞬变信号。它能在一小时内发现参宿七的爆发,并立即通知全球天文学家。

2. JwSt的化学分析

JwSt将在爆发后第一时间观测超新星遗迹的化学成分:

mIRI仪器测量碳、氧、硅等元素的丰度;

NIRSpec仪器分析重元素的同位素比值;

确认超新星爆发的类型和能量。

3. 引力波天文学的新窗口

未来的空间引力波探测器(如LISA)可能会探测到超新星爆发的引力波信号——这是恒星核心坍缩时产生的时空涟漪。如果能探测到,将为广义相对论提供新的检验。

五、科学意义:大质量恒星——宇宙演化的发动机

参宿七的故事,不仅仅是关于一颗恒星的死亡,更是关于大质量恒星在宇宙演化中的关键作用:

1. 元素循环的驱动者

大质量恒星是宇宙中重元素的主要生产者。参宿七这样的蓝超巨星,通过超新星爆发,将碳、氧、铁等元素注入星际介质,为生命的诞生提供了必要的化学原料。没有大质量恒星,宇宙中将只有氢和氦,不会有岩石行星,更不会有生命。

2. 星际介质的雕塑家

大质量恒星的恒星风和超新星爆发,不断雕塑着星际介质的形态:

形成星风泡、超新星遗迹、星系旋臂;

触发新的恒星形成;

维持星际介质的化学平衡。

3. 宇宙结构的调节器

大质量恒星的超新星爆发产生的冲击波,会影响星系中的气体动力学,调节恒星形成率,甚至影响星系的演化方向。它们是宇宙中看不见的手,默默调节着宇宙的结构和演化。

结语:参宿七的永恒遗产——从蓝焰到星尘

站在人类的时间尺度上,参宿七是永恒的;但从宇宙的时间尺度看,它只是一瞬。它用1000万年的时光,燃烧自己,照亮夜空,最终以一场壮丽的超新星爆发,将自己的身体化为星尘,洒向宇宙。

这些星尘中,包含了碳、氧、铁等重元素——它们将成为新一代恒星的核心,新行星的材料,甚至是新生命的组成部分。参宿七的,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它的原子将参与构建新的世界,新的生命,新的宇宙故事。

当我们仰望冬季星空,看到那颗蓝白色的参宿七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颗恒星,更是宇宙演化的见证者,是生命起源的参与者,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宇宙桥梁。

这就是参宿七的终极意义——它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宇宙中最壮丽的循环:从星尘中来,回星尘中去,但在循环中,创造新的可能。

附加说明:本文为参宿七科普系列最终篇,聚焦核心演化、超新星爆发、宇宙贡献及科学意义,完整覆盖该恒星从生到死的全部过程。系统呈现了一颗蓝超巨星的科学内涵与宇宙哲学,旨在为读者搭建从恒星观测宇宙演化的认知桥梁。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永不止步。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克系世界,但我散播诅咒快穿之十佳好爸爸星极埃及神主大明小郎君食物链顶端的男人希望犹在之第一部风卷龙旗快穿之戏精不作死我在末日求生的那些年拥有治疗系的我打穿了世界水淹全球,我掌握了无数物资灾厄之祸快穿:男神,谈个恋爱赤瞳怪物入侵,我开局加点无敌极寒末世:神之禁区重生耍宝,末世侵吞鹰酱百亿物资幻想世界大掠夺死而复生后我在末世开杂货铺黑暗之下:废土世界的危机我可能是个伪学霸末世来临,我拥有了一座小岛无敌从火影开始末世之无敌召唤系统我的废品站,能回收太空战舰快穿黑心莲:恶毒女配撩疯了雇佣兵纪元:系统宿主大乱斗从抽到超级制造机开始末日求生:我随身带着电饭锅末世重生之我成了移动蔬菜包末世:谁人都是主角士无归期:抗日从端个炮楼开始三天一进化,我的吞噬天赋太BUG了末日:开枝散叶,从老板娘开始末世异能科技深空虚无演变战役我有一个修真废土世界末世带娃生存手册穿越从龙蛇开始美漫胜利之神末日:丧尸狂潮嘘,墓里有人末世:我的箭自带百分比斩杀四重眠开局就造人工智能超能:我在十一维空间轮回快穿之神主大人萌萌哒远征军,从收编川军团开始盘龙我在末世签到生存
博看读书搜藏榜:快穿恶婆婆之这个儿媳我罩了种子战记二点零无限之巫师的旅途重生末世追妻帝少快穿这个反派太完美从赛博朋克开始万族争霸从一剑开始诸天鸿蒙树末日操植师关于我在同人无限流世界冒险这事快穿之拯救这崩坏的世界末日世界历险记北方巨兽龙快穿女配之气运男神超神学院之冰冻虚空穿书后,向导在艰难求生!末日模拟器,我以剑道证超凡泯灭之世长生遥科技皇朝万界融合:我能调控爆率我变成了个丧尸辐射:重启范布伦斗擎快穿女配之反派别黑化女配她又不做人了异世飙升神选之日三生无明快穿女配:男主全部黑化了麒麟神相一觉睡醒我继承了亿万赛博遗产重回锦绣师父你修什么道的?末日终结战超级巨星系统美男攻略战明日方舟:时之旅人我的成神日志穿书之这个男主有毒名侦探诸葛亮工业皇帝我活在你身体里我成了血族始祖长生修仙:从三代同堂开始穿越鬼灭后,想活命行不行?重生败寇为王快穿:反派BOSS皆病娇火星先生重生神犬:逆天改命系统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南沧传:误入兽世,撩动万兽兽魂可观测Universe末世重生她被大佬放心尖宠我的天哪是充电宝大人齐穿兽世文:我和闺蜜是恶雌?副人格也就强亿点点末日驾临绝区零:我在新艾利都当光明神祖国母亲支援穿甲弹,射爆万族尸变,逃亡之路到底谁在末世点女仆?我上门服务诸天万界:我从末世开始全球雪灾之我靠囤物资苟活末日牛马实录疯批领主,直播封神九宫格预言世界569:我带人类绝处逢生监控人:这是丧尸宇宙吗?末世?乱世?那个杀神是女的?!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异常收容档案库永恒奔跑者末日堡垒建造大师末世杀戮进化:屠尽一切方成神!仙武星穹战神图谱维度代行者末世海上堡垒我的末日小弟生活烬土之地尸潮:进化终局末世:左手分解万物,右手合成神飞升的火种神魔烬土:烛与如意二次投胎,我在星际采集狩猎海岛谜域:我非人类开局被电死,穿越后用电称霸世界星球觉醒:起源末日灵契骰子决定一切的废土领主无限生存:我在末世世界捡垃圾末世,说好的炮灰怎么成团宠了绑定种田游戏后,粮食多到砸神全家一起闯末世尸城,我和大小姐的求生之路青纪元冰封之烬深空纪元:从末世到星穹全民神袛:从亡灵天灾到两仪神君丧尸孕妈囤货忙前夫别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