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如血,将苍澜帝国西城门的鎏金铜钉染得发烫。
明瑞倚着斑驳的城墙,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腰间半块刻着“明”字的墨玉令牌,目光却紧锁着城门口那支缓缓驶入的玄甲队伍。
队伍最前方的黑鬃马背上,玄衣男子腰间悬着枚银纹令牌,令牌上“镇北军”三个字在暮色里仍泛着冷光。
城门卫见了令牌,不仅没有盘查,反而齐齐躬身行礼,连那杆刻着帝国图腾的赤旗都未敢仔细核验。
“果然得有引荐人。”
明瑞低叹一声,将目光收回。
三天前他从空间裂缝坠落至此,刚到西城门就被卫兵拦下。
若不是谎称自己是偏远小镇来的行商,又悄悄塞了块碎银,恐怕此刻还在城外的乱葬岗附近打转。
他摸出怀中皱巴巴的羊皮卷,这是昨天在城角茶摊用两个铜板换来的“苍澜势力图”。泛黄的卷面上,用炭笔勾勒着帝国的大致疆域,几处用朱砂标注的地名格外醒目——皇城紫宸殿、镇北军大营、丹鼎阁、万剑阁,还有最神秘的暗影楼。
“先从西城区摸起。”明瑞将羊皮卷揣回怀中,整了整身上洗得发白的粗布长衫,跟着人流往城内走去。西城区是苍澜帝国的商贸集散地,往来行人多是商贩、脚夫,偶尔能见到几个穿着锦缎的富家子弟,腰间也多半挂着某个势力的标识令牌。
他选了家临街的茶摊坐下,要了碗最便宜的粗茶。茶摊老板是个留着山羊胡的老者,见明瑞衣着普通却眼神锐利,忍不住多问了句:“小伙子是外地来的?看你盯着来往行人的令牌看了半天,莫不是想入哪个势力?”
明瑞心中一动,却没直接承认,只笑道:“听老板这话,是知道不少门道?我就是好奇,这苍澜帝国的势力,真就那么难进?”
“难!难如登天!”老者放下手中的茶壶,压低声音道,“就说那镇北军,寻常人想进去,要么得有军中将领引荐,要么就得在边境杀够五十个蛮族战士。还有那丹鼎阁,若非懂炼丹之术,就算有引荐人,也得通过三层考核。”
明瑞指尖微顿,又问:“那万剑阁呢?我看街上不少佩剑的人,腰间都挂着万剑阁的剑穗。”
“万剑阁倒是相对宽松些,每月初一在城东演武场招新,只要能在剑奴手下撑过三招,就能成为外门弟子。”老者话锋一转,“可你要是没点真本事,别说三招,一招就得被打趴下。而且就算成了外门弟子,想进内门,还得有内门弟子或者长老引荐。”
明瑞默默记下这些信息,又问起暗影楼。老者脸色骤变,连连摆手:“那地方可不能提!暗影楼的人神出鬼没,据说他们的引荐人都是秘密联系,从不在明面上招人。你要是想找暗影楼,小心把自己的命搭进去!”
接下来的几天,明瑞每天都泡在西城区的茶摊、酒楼,有时也会去城东的演武场外围观察。他发现,那些能加入大势力的人,要么本身实力强悍,要么背后有引荐人撑腰。像他这样既无实力又无人脉的外来者,想要直接加入大势力,几乎没有可能。
这天清晨,明瑞正在演武场外围观察万剑阁的招新考核,忽然听到一阵喧哗。只见一个穿着青衫的少年被几个万剑阁的外门弟子围在中间,少年手中紧握着一柄锈迹斑斑的铁剑,脸上满是倔强。
“就你这破剑,还想进万剑阁?赶紧滚!”一个高个子外门弟子一脚踹在少年的腿上,少年踉跄着摔倒在地,嘴角溢出鲜血。
明瑞眉头微皱,正要上前,却见一个穿着白袍的青年缓步走来。青年腰间挂着万剑阁的内门弟子令牌,气质温雅,他对着那几个外门弟子冷声道:“万剑阁招新,只看实力,不看出身。你们这般行事,岂不是丢了万剑阁的脸?”
那几个外门弟子见是内门弟子,顿时收敛了气焰,讪讪地退到一旁。青年扶起地上的少年,温声道:“你叫什么名字?为何想进万剑阁?”
“我叫林墨,我想变强,保护我妹妹。”少年咬着牙,眼神坚定。
青年点点头,从怀中取出一枚木牌递给林墨:“这是我的引荐牌,你拿着它,明天再来参加考核,我会向长老举荐你。”
林墨接过木牌,激动得浑身发抖,对着青年深深鞠了一躬:“多谢师兄!”
明瑞看着这一幕,心中忽然有了主意。他悄悄跟在青年身后,见青年走进一家名为“清风斋”的书斋,便也跟着走了进去。
书斋内弥漫着淡淡的墨香,青年正站在书架前挑选书籍。明瑞走上前,拱手道:“这位师兄,在下明瑞,有一事想请教。”
青年转过身,见是明瑞,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阁下有何指教?”
“方才在演武场,见师兄为林墨小兄弟解围,还为他提供引荐,在下十分敬佩。”明瑞诚恳地说,“实不相瞒,在下也是外来者,想加入万剑阁,却苦无引荐人。不知师兄能否……”
青年打断明瑞的话,摇了摇头:“并非我不愿帮你,只是万剑阁有规定,内门弟子每年只能举荐一人。今年的名额,我已经给了林墨。”
明瑞并未气馁,又问:“那不知师兄是否知晓,除了万剑阁,还有哪些势力近期有招新,且引荐人要求相对宽松?”
青年沉吟片刻,道:“再过十天,便是丹鼎阁的百年庆典,届时丹鼎阁会对外开放,招收一批杂役弟子。杂役弟子虽不用引荐人,但要想成为正式弟子,仍需考核。不过你若是懂些药理,或许能有机会。”
明瑞心中一喜,连忙道谢:“多谢师兄告知!不知师兄可否告知丹鼎阁的具体位置?”
“丹鼎阁在城南的青云山,你到了青云山脚下,自然能看到指引。”青年说完,又拿起一本书,“若是没别的事,我便先告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