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传来的加急军报,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涟漪迅速扩散至朝堂的每一个角落。首辅裴砚重伤昏迷、危在旦夕的消息,再也无法掩盖。
一时间,朝野震动。
有人真心忧虑国本,首辅乃朝廷柱石,一旦倾覆,北疆战事、国内乱局,何人能统筹全局?
有人兔死狐悲,裴砚手段凌厉,树敌不少,但他若倒下,朝堂势力必将重新洗牌,前途未卜。
更多的人,则是将目光投向了那个因裴砚一手提拔而暂理朝务的安远侯府嫡女——秦绾。
失去了裴砚这座靠山,她还能站稳脚跟吗?
质疑、观望、甚至幸灾乐祸的目光,纷纷汇聚到秦绾身上。靖王一党更是趁机在暗中推波助澜,虽未明着攻击,但“妇人干政,终非长久之计”、“首辅伤重,协理之权名存实亡”之类的流言,已悄然在官员中传播。
面对这暗潮汹涌,秦绾却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冷静与强硬。
她依旧每日准时出现在处理公务的值房,批阅文书,听取汇报,下达指令,有条不紊。对于流言蜚语,她充耳不闻;对于试探挑衅,她直接以雷霆手段压回。她甚至以协理朝务、稳定局势为由,直接调动了部分原本属于裴砚嫡系的资源和人手,动作迅捷而精准,仿佛裴砚的倒下,并未让她方寸大乱,反而更激发出她骨子里的狠厉与决断。
这种姿态,反而让一些原本蠢蠢欲动的人暂时安下了心思。这位秦小姐,似乎比他们想象中更难对付。
但秦绾心中清楚,表面的强硬支撑不了多久。真正的突破口,在于救裴砚,也在于打破眼前的僵局。
夜幕低垂,秦绾并未回府,而是换上了一身素净的宫装,手持一枚特殊的令牌,径直来到了宫门前。
这是裴砚早在离京前,留给她的信物之一,言明若遇紧急情况,可凭此令牌夜叩宫门,直达天庭。
“臣女秦绾,有十万火急之事,求见陛下!”她的声音在寂静的宫门前显得格外清晰坚定。
守卫宫门的禁军将领验过令牌,不敢怠慢,立刻层层通传。
约莫一炷香后,宫门缓缓开启一道缝隙,一名内侍躬身引路:“秦小姐,陛下在御书房等候,请随咱家来。”
御书房内,灯火通明。皇帝穿着一身常服,坐在御案之后,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与审视。他对于秦绾的深夜求见,似乎并不十分意外。
“秦绾,你深夜入宫,所为何事?可是为了北疆裴爱卿之事?”皇帝开门见山,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
秦绾跪伏在地,声音清晰而沉稳:“回陛下,正是为裴大人与北疆危局而来。裴大人为国尽忠,身先士卒,以致重伤垂危,臣女恳请陛下,念其功绩,救其一命!”
“哦?如何救法?”皇帝微微挑眉。
“臣女听闻,宫中秘藏有前朝所遗‘九转还魂丹’,有吊命续气之神效。恳请陛下赐丹,救裴大人于危难!裴大人若能康复,必能更快稳定北疆局势,彻底击溃蛮族与白莲社逆党!此乃关乎国本之事,望陛下圣裁!”秦绾抬起头,目光灼灼,毫不避讳地迎上皇帝的视线。
御书房内陷入了一片沉寂。皇帝的手指轻轻敲击着御案,目光深沉地打量着下方跪着的女子。她的话,句句在理,将救裴砚与稳固国本直接挂钩,让他难以直接拒绝。
但“九转还魂丹”乃皇家至宝,非同小可。赐给一个臣子,哪怕他是首辅,也需要足够的理由和……代价。
“秦绾,”皇帝缓缓开口,“裴爱卿之功,朕自然知晓。只是这‘九转还魂丹’……极为珍贵,朕亦需给宗室、给朝野一个交代。”
秦绾心领神会,皇帝这是在等她拿出“筹码”。她深吸一口气,再次叩首:“陛下,臣女愿以此次协理朝务期间,所查获之白莲社核心机密、江南河道隐患之彻底根治方案,以及……未来三年,助朝廷厘清盐税、增收三成之策,换取‘九转还魂丹’!”
皇帝敲击桌面的手指蓦然停下,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白莲社机密、根治河道方案,已是分量不轻。而厘清盐税、增收三成?这可是历朝历代都想解决而未能彻底解决的难题!若真能成,国库充盈,可解多少燃眉之急!
这个秦绾,果然如裴砚所言,有经世之才,更懂得如何与人交易。
“你所言当真?”皇帝的声音带上了一丝凝重。
“臣女愿立军令状!”秦绾斩钉截铁,“若不能达成,臣女愿献上项上人头!”
又是一阵沉默。皇帝似乎在权衡利弊。良久,他终于开口:“好!朕就信你这一次,也信裴爱卿值得朕用这‘九转还魂丹’来救!”
“内侍省!”皇帝扬声道,“即刻去宝库,取一粒‘九转还魂丹’来!”
“谢陛下隆恩!”秦绾心中一块巨石稍稍落下,深深叩首。
然而,就在内侍领命欲去之时,御书房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
“陛下!陛下!臣有要事启奏!”竟是靖王的声音!
只见靖王不顾内侍阻拦,快步闯入御书房,脸上带着焦急与愤慨之色:“父皇!万万不可!‘九转还魂丹’乃国之重宝,岂可轻易赐予臣子?更何况,儿臣刚刚得到密报,那秦绾与北疆蛮族似有勾结,她此番求药,恐是别有用心,欲借此控制裴砚,进而掌控北疆兵权!此乃通敌叛国之举,请父皇明察!”
说着,靖王将一份所谓的“密报”高举过头顶。
秦绾瞳孔骤缩,心中冷笑。果然来了!靖王这是要置她于死地!
皇帝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目光在秦绾和靖王之间来回扫视。
刚刚才出现的曙光,瞬间被更浓重的阴云笼罩。
秦绾缓缓直起身,面对靖王的指控,脸上毫无惧色,只有一片冰寒。
“靖王殿下,”她的声音冷得像冰,“你说我通敌叛国,证据何在?仅凭一份不知来源的‘密报’,就要污蔑为国奔波、为首辅求药之人?莫非殿下是怕裴大人醒来,还是怕我查出,您与那‘四海船行’以及北疆某些不明势力,有所牵连?!”
她竟毫不犹豫,直接反将一军!
御书房内的气氛,顿时剑拔弩张!
风云,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