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12月20日,
圣诞节前,
柏林的再扩建已经初具雏形。
道路被扩宽,交通指挥灯红绿交替,身披大衣的交通警察站在十字路口指挥着秩序,林立的高楼外,内嵌的玻璃反射着迷醉的光泽。
公路上,
帝国之鹰面向平民阶层的新型胜利之鹰汽车,开始多了起来。
这也侧面说明,经济正在持续性好转。
今年的冬天不算寒冷,细雪仅在楼顶覆盖上薄薄一层。
对于德国民众而言,
这是个各种意义上都格外炎热的冬天。
德奥合并,捷克成为他们的一个省,领土比起十年前扩大了近乎一倍。
东亚、非洲、北美。
频发的战争让青霉素的抗药性急剧增加,也让马克的影响力渐渐覆盖全球,来自北美的水果、澳大利亚的羊毛、日本的鲑鱼,巴西的肉类。
渐渐端上民众的餐桌。
生产的军火、瞄具、线缆,收音机等一众工业产品开始对外输出,虽然很缓慢,尚未形成依赖市场但比1929年的情况要好了几倍不止。
用美国经济学家的一句话来概况就是,
德意志以一种务实的态度接过了国际交易的接力棒,如果说美元、英镑的流通性是基于黄金,
那么马克的构成,
有足足多项具体的事务作为支撑、工业、药物、军火、一个强大的国家,以及一位年轻且堪称天才的领袖。
菩提树大道,
两侧街道全面戒严,经过内外情报部审查过后的民众们,汇聚在两侧围观一场前所未有的庆典。
街道外,
从维也纳来柏林寻找机会的年轻人望着封锁的街区,驻足在原地。
前方,
一个年纪比他大几岁的年轻人,扛着包,环视繁华的街道向后喃喃道:
“快点卡尔,今晚再找不到睡觉的地方我们就要睡大街了。”
“别着急啊汉斯,我刚才在街道边看到了招募建筑工人的招牌单,实在不行我们可以先去工地待两天。”
“先生,这条街是在举行什么活动吗?”
卡尔探头问道。
戴着针织帽的老人,一眼就看出了,这两个是小伙子来自捷克省或者奥地利省:
“你们没看报纸吗?今晚举行归营仪式,甚至还能见到罗曼总统,趁着现在人少进去看看吧小子们。”
“我们这位年轻的总统,可不太爱出风头,这说不定是你们这辈子唯一一次能面对面见到他的机会。”
老人笑着说道。
拄着拐杖走远。
好奇心被激发的卡尔和汉斯,走到封锁线前,经过一番细致到极致的检查后,两个内外情报部成员接过了他们的证件例行询问一番后,挥手示意他们入内。
而与此同时,
仪式开始。
整条菩提树大道的灯光统一熄灭,身着黑色戎装的国防军仪仗队左手手持火把,右手手捧已逝士兵的戎装,出现在了街头。
黄红的烈焰,
将他们帽檐上的红白黑鹰军徽照的明亮。
后方手持军鼓的军乐队,敲响了《霍亨弗里德伯格进行曲》这首曾经纪念普鲁士第五龙骑兵团的战功的乐曲,此刻被用来纪念德奥捷合并中牺牲的德军士兵。
火光随着步调上下摇晃,浮现的人影排列成排。
夺去了所有围观群众的目光。
哒哒哒——
清脆的马蹄从中央队列的两侧中响起。
仪仗骑兵,一手持着雕有雄鹰标志的国徽旗帜,一手握紧缰绳,冷峻严肃的模样搭配上腰下那匹通体漆黑的骏马,犹如为上帝开路的神许骑兵。
紧接着,
火光邹然变大,两匹白马在黑夜中格外耀眼。
罗曼夹紧马背,
俯视着人群中那一张张尊重、欣喜的脸,内心多了一种没来由的触动。
组织这次仪式,
一方面是为了纪念德捷奥合并后的新德意志,一方面也算是正式在民众面前露个面。
要不是某些小报又会说他是收音机里的总统了。
卡尔呆呆望着白马上,
身着金穗厚黑总司令军装的罗曼,他想过总统会很年轻,但看到对方的样貌还是吓了他一跳。
罗曼那张忧郁冷冽的脸上,看不出任何岁月侵蚀的痕迹。
被权力日积月累熏陶下,
嘴角一抿一笑,眼神一收一放,都带着某种睥睨的神韵。
当然.....在德意志民众面前。
这位扩张领土、稳定经济、德才兼备且格外帅气的总统是比圣经中更贴近生活的上帝。
这点从选票中就能窥见一二。
从德奥合并以来,
罗曼已然成为了被推崇的对象,他个人在德意志的威信已经取代了消失在众人眼前的兴登堡,成了德意志的唯一。
当然有多少赞美就会有多少诋毁,不过有一点是诋毁者也不得不承认的,那就是罗曼真的很有能力。
“总统万岁!”
“魁首万岁!”
此起彼伏的欢呼在人群中响起。
罗曼的脸在火光中摇曳,望着人们统一上扬的右手,将手抬高开口道:
“德意志万岁,前进!德意志!”
赫然成为全德口号的标语在菩提树大道重现,而这一次的声浪压的火把上的烈焰都微微颤抖。
民众齐声道:
“前进德意志!”
望着那匹逐渐远去的白马,望着那张今生难忘的侧脸,卡尔和汉斯被这种情绪感染怒吼道:
“前进!德意志!”
声浪平息,
“德意志,德意志高于一切”的德意志之歌从士兵嘴中唱响,直到最后火光消弭,电灯的光辉重新撒在卡尔脸上。
他这才缓过神,
走出街道,
望着墙上的参军标语对着汉斯说道:
“汉斯,你说我们去参军.....怎么样?”
.......
隔天,
随着罗曼的露面,一项全新的政策被通过。
新型总统制被推出,
罗曼作为国家元首与行政首脑双重身份,担任总统职位,并可以随时解除议会成员,内阁成员,无需任何投票。
从明面上的立法确定了并巩固了罗曼的集权。
国际层面众说纷纭,
英法没有表态,美国方面罗斯福为了巩固担任总统后的德美关系,更是表达了支持。
而另一件事,
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表达了祝贺,那就是柏林大教堂进行的总统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