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锈镇的黄昏,不再只有死寂与绝望。夕阳的余晖为锈蚀的金属棚顶镀上一层暖色,镇中心新立的几根灯柱顶端,镶嵌着源血矿的 【微光符文】 已开始散发出稳定柔和的光晕,驱散着渐浓的暮色。工棚里传来有节奏的锻打声和齿轮转动的轻响,“铁匠铺”仍在运转。远处新建的、简陋却结实的民居里飘出炊烟,夹杂着孩童不再那么惊恐的嬉笑声。这一切,构成了一幅与数月前截然不同的、带着生机与忙碌的画卷。
苏源站在仓库改造的临时讲台旁,看着台下。他的思绪有些飘远。来到这个世界两个月,凭借符文技术和战略眼光,他稳住了脚跟,赢得了有限的信任,甚至掌握了一条宝贵的能源矿脉。但他深知,这远远不够。技术的优势是暂时的,唯有知识,才能真正改变认知,塑造灵魂,为一个文明提供持续前进的动力。铁锈镇,乃至这个畸变的世界,需要的不是一两件强大的武器,而是一场思想与知识的启蒙。所以他决定开办夜校,在这简陋的课堂上播撒求知的种子。
苏源要在晚上开课消息很传开,许多想提升自己的工人,在下班后带上晚餐就准备去听课了。
整个仓库很快就坐满了人,女巫们早早到了,所以坐在前面。后面座位也都坐满了人。甚至有许多人没位置就站在两边听课。
他的目光扫过台下那些带着好奇、渴望甚至些许茫然的年轻面孔,最终落在了前排那几位穿着朴素兜帽长袍的身影上——那是影鼠和她的几位姐妹。一个决定在他心中愈发清晰:他不能只将知识局限于自己和少数人。他必须将火种播撒出去,尤其是对这些拥有独特潜力却又被世界深深伤害的女巫,以及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普通民众。
“从今晚开始,”苏然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了这间由旧仓库改造的简陋教室,“这里,将不再是单纯的仓库。它将是我们共同学习、认识这个世界真实面貌的地方。任何渴望了解世界运行规律的人,无论是谁,都可以来这里。”
他顿了顿,目光温和地看向台下那些略显紧张的女巫,以及后排几个鼓起勇气前来、手上还带着劳作痕迹的年轻工人。“我们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制造更强的武器去压迫他人,而是为了理解我们身边发生的一切,为了能更好地掌控我们自己的生活,为了……创造一个或许能有所不同未来。”
没有激昂的号召,只有平实的陈述,却仿佛带着某种力量,悄然拨动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弦。
第一堂课,苏源没有讲什么高深的东西,毕竟他也是不是什么知识大拿。他只是讲一些基础科学知识。他会从最基础的物质概念开始。不会太难,尽力让每个人都能够听懂,有所收获。当然要结合魔法知识来讲,毕竟这里不是没有魔法的蓝星。
“我们脚下的大地,呼吸的空气,喝的水,乃至我们自己的身体,都是由一些微小的、我们肉眼无法直接看到的‘基石’构成的。我们可以暂时称它们为‘元素’或‘微粒’。”苏源用粉笔(一种找到的白色矿物)在充当黑板的一块磨平的黑曜石板上画着简单的图示。
台下,一位火系偏向的年轻女巫忍不住举手,怯生生地问:“苏先生,您是说……我召唤的小火苗,也是由这些‘微粒’组成的吗?”
“很好的问题!”苏源赞许地点头,“是的。你的火焰,本质上是物质的剧烈……嗯,可以理解为一种快速的‘舞蹈’和‘转变’,释放出光和热。理解这种‘转变’的条件和规律,或许有一天,你不仅能召唤它,还能更精确地控制它的大小、温度,甚至颜色。”
那位女巫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仿佛推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她旁边一位水系女巫也若有所思地看着自己指尖凝聚的一小团水珠。
苏源又拿起一块源血矿和一块普通石头。“为什么这块石头能储存能量,而另一块不能?就像为什么有些木头容易燃烧,有些则很难?这取决于它们内部‘微粒’的排列和组合方式不同。学习知识,就是学习解读这种‘不同’。”
这时,后排一个年轻的工人挠着头问道:“苏先生,那……那我们打铁的时候,铁烧红了会变软,捶打后又变硬,也是因为里面的‘微粒’在……在‘跳舞’吗?”
这个问题引得大家都笑了起来,气氛变得轻松。苏源也笑了:“非常形象的例子!差不多就是这个道理。温度变化,改变了铁内部‘微粒’的排列,从而改变了它的性质。如果我们能更精确地控制这种变化,我们就能打造出更好、更耐用的工具和武器。”
他顺势将话题引向了简单的力学和能量转换,用齿轮和杠杆举例,解释如何用更小的力气撬动更重的物体,如何将一种能量(如源血矿的稳定能量)通过符文(如同精密的齿轮组)转化为光、热或者推动力。
台下,无论是女巫还是工人,都听得如痴如醉。对他们而言,这些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系统性的科学知识,如同甘霖,滋润着他们干涸的认知荒原。许多过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此刻都找到了合理的解释。影鼠看着身边姐妹们眼中闪烁的、名为“求知”的光芒,再看看讲台上那个沉稳睿智的身影,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感激与希望。
泠然坐在靠前的位置,听得格外专注。当苏源讲到能量守恒与转换时,她无意识地伸出手,指尖一缕微弱的、如同星辉般的能量丝线缓缓流转,似乎在印证着苏源的讲述。苏源注意到这一点,向她投去一个鼓励的眼神。
课堂结束时,夜色已深。但学员们离开时,脸上不再是麻木或疲惫,而是带着思考的兴奋和满足。符文灯的光芒照亮他们回家的路,也仿佛照亮了一条通往未知却充满希望的前路。
苏源最后离开,他吹熄了讲台上的灯,看着窗外铁锈镇的点点“星光”,心中一片宁静。他知道,仅仅是传授知识本身,或许无法立刻改变这个世界的残酷。但思想的解放,永远是打破枷锁的第一步。他播下的这些星火,或许微弱,但谁又能断言,它们没有燎原的一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