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迪逊花园的灯光下,德怀特·霍华德正在热身区咧着嘴,露出两排大白牙,完成一记势大力沉的转身暴扣,扣完还故意吊在篮筐上晃了晃,引得客场球迷区一阵小小的骚动。他看到李特,远远地就挥了挥粗壮的手臂,脸上全是笑容,像个来到游乐场的大孩子。
李特朝他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目光却已经扫过魔术的首发五人:霍华德镇守篮下,拉沙德·刘易斯和希度·特科格鲁这两个高炮台分列锋线,后卫线上是贾马尔·尼尔森和考特尼·李。标准的“一星四射”,斯坦·范甘迪教练的战术手册简单粗暴——把球交给内线的魔兽,或者利用魔兽的牵制力,给外线那群射手创造空位三分的机会。
跳球毫无悬念,霍华德轻松将球拨给尼尔森。魔术第一次进攻就直奔主题,尼尔森与霍华德高位挡拆,李特换防延误,霍华德顺下,尼尔森的击地传球恰到好处。兰多夫奋力顶防,霍华德接球后凭借更强的爆发力强行起跳,隔着兰多夫将球砸进篮筐!篮架发出痛苦的呻吟。进球后的霍华德捶打着胸膛,发出兴奋的吼叫。
回过头来,尼克斯进攻。李特运球过半场,没有找复杂的战术,直接挥手示意拉开,将球吊给了在左侧低位要住位置的兰多夫。兰多夫撅起硕大的臀部,一下,两下,扎实地靠着霍华德往深处坐。霍华德力量十足,但兰多夫的体重和低位技巧也不是吃素的。拱到足够深的位置,兰多夫一个半转身的小勾手,霍华德起跳干扰,球在篮筐上颠了一下,落入网内。
“就这么打他!”李特回防时喊了一句。
魔术的进攻依旧围绕霍华德。这次特科格鲁在弧顶持球,霍华德上前掩护。特科格鲁利用掩护摆脱,尼克斯选择换防,大卫·李对上特科格鲁。土耳其人没有强攻,而是将球回给拆开外弹的霍华德。霍华德在中距离接球,作势要投,兰多夫被迫扑出来,霍华德立刻将球传给顺下的特科格鲁,后者轻松上篮得分。
但尼克斯坚持着自己的策略。下一次进攻,李特与大卫·李在右侧打挡拆。霍华德被大卫·李的外弹牵制,没有及时回缩篮下。李特利用这个瞬间的空隙,加速突破尼尔森,直杀禁区。补防过来的是刘易斯,李特在空中一个小拉杆,躲开封盖,低手将球打进。
当霍华德再次在低位强吃兰多夫,转身强行起跳时,李特从弱侧迅速收缩协防,长臂干扰。霍华德的出手受到影响了,球砸在篮筐前沿。大卫·李卡住刘易斯,保护下后场篮板。
尼克斯迅速推反击,李特接球后看到魔术退防很快,立刻稳住节奏。他示意队友落位,再次将球交给提到罚球线附近的大卫·李。霍华德犹豫了一下,没有跟出来。就在他犹豫的刹那,大卫·李接球,屈膝,起跳,出手。他标志性的中距离跳投,篮球空心入网。霍华德在篮下徒劳地伸了伸手。
范甘迪在场边大声吼叫着,示意防守要扩出去。但魔术的防守体系似乎被尼克斯这种简单直接的打法戳到了痛处。他们习惯了霍华德坐镇篮下,一夫当关,外线球员可以更激进地压迫。但现在,尼克斯偏偏不直接冲击霍华德,而是用兰多夫的低位和大卫·李的中距离,反复考验着魔术防线的选择。
首节结束,尼克斯领先4分。
第二节,李特继续带着跑轰阵容上场。魔术也换上了部分轮换,但战术核心不变。李特在一次攻防转换中,利用速度和节奏变化过掉皮特鲁斯,面对补防的戈塔特,他毫不犹豫地冲击篮筐,在空中与戈塔特对抗后,直接将球打进,还造成了犯规。
加罚命中后,李特看着魔术的防守落位,脑子里那幅战术图越来越清晰。霍华德是魔术防守体系的绝对核心,也是进攻的发起轴。但正因为如此,魔术的防守过度依赖霍华德的护框能力。他们的外线防守者,为了给霍华德擦屁股(协防补防),往往会过度收缩或者过度协防,这就必然会导致外线出现空当。只是大多数球队,没有足够多且稳定的中远距离攻击点来持续惩罚这一点。
而尼克斯,恰好有兰多夫这个可以在低位消耗霍华德,迫使他无法轻易协防的点,也有大卫·李这个中距离稳定的炮台。更重要的是,有他李特这个能突破、能分球、能在任何位置发起攻击的控场者。
想通了这一点,李特在接下来的进攻中更加果断。他频繁利用挡拆寻找错位,一旦霍华德被调离篮下,他要么自己冲击篮筐,要么精准找到被放空的大卫·李或其他队友。
半场结束时,尼克斯已经将分差拉开到9分。
下半场,魔术试图做出调整,更加坚决地投三分。特科格鲁和刘易斯相继命中远投,一度将分差缩小。但每当他们迫近比分,李特总会站出来,或者用一记冷箭三分回应,或者用一次犀利的突破分球,助攻兰多夫在霍华德身上打成2+1。
三节战罢,尼克斯依然保持着8分的领先优势。
第四节霍华德在内线翻江倒海,连续抢下前场篮板二次进攻得手。但尼克斯总能在进攻端给予回应。李特在一次关键的进攻回合中,面对尼尔森的贴身防守,连续胯下运球后突然干拔三分,球应声入网,彻底扑灭了魔术反扑的气焰。
最终,尼克斯在主场有惊无险地拿下了比赛。霍华德砍下了豪华30+15的数据,但胜利属于更整体的尼克斯。
赛后,霍华德脸上没了开场时的灿烂笑容,有些沮丧地和队友击掌后,低着头走向球员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