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场哨声响起的那一刻,麦迪逊花园像是被投入了一颗炸弹。声浪、彩带、还有疯狂挥舞的手臂,瞬间把球场淹没了。
记分牌上,那个鲜红的数字定格着:108比96。
尼克斯赢了。总决赛G1,他们守住了主场,把圣安东尼奥马刺这辆老旧的冠军战车,硬生生掀翻在了起跑线上。
尼克斯的球员们瞬间就炸了窝,像一群刚被放出笼子的野兽,嗷嗷叫着冲进场内,抱在一起,蹦啊,跳啊,恨不得把对方勒死。马布里那破锣嗓子喊得最响,眼泪鼻涕糊了一脸也顾不上擦。雷吉·埃文斯直接把球衣扯了下来,露出精壮的上身,对着观众席捶胸怒吼。就连一向冷静的大郅,也笑得见牙不见眼,被大卫·李和巴恩斯一左一右夹着,脑袋都快被揉成了鸟窝。
李特站在人群边缘,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如释重负的笑容,不算灿烂,但很真实。他挨个和冲过来的队友拥抱,用力拍打着他们的后背。
混乱中,央视的采访团队像两条灵活的泥鳅,扛着摄像机,举着话筒,艰难地挤到了李特面前。主持人嘉于脸上也兴奋得通红。
“李特!恭喜尼克斯,恭喜你!拿下了总决赛的开门红!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李特抹了把脸上的汗,接过话筒,气息还没完全平复:“赢了,挺好。但系列赛才刚开始,马刺很强,我们只是赢了一场。”
他的回答依旧冷静,但目光却越过嘉于,投向了那片此刻最为沸腾的红色角落。
“能跟我们去那边看看吗?”李特突然提议,指了指那片中国球迷的看台,“他们等很久了。”
嘉于先是一愣,随即狂喜:“当然!太好了!”
李特带着央视的镜头,拨开庆祝的人群,朝着那片红色走去。看到他过来,那片看台上的欢呼声瞬间又拔高了一个八度,几百面五星红旗挥舞得更加卖力。
“李特!牛逼!”
“中国骄傲!”
各种口音的呐喊混在一起,震得人耳膜发痒。李特走到看台下方,仰头看着那一张张激动得有些扭曲的东方面孔,心里某个地方被轻轻触动了。他举起手,朝着看台用力挥了挥。
这个动作更是引燃了现场,欢呼声几乎要冲破穹顶。
“来!大家一起!”李特回头,把正在疯狂庆祝的马布里、巴恩斯、大卫·李他们都招呼了过来,“跟我的同胞合个影!”
这帮刚才还在场上厮杀的铁汉,此刻也顺从地聚拢过来,挤在李特身边,对着那片红色看台,对着央视的镜头,龇牙咧嘴地笑着,摆出各种搞怪的姿势。巴恩斯甚至还抢过一面小国旗,笨拙地挥舞着。这一刻,篮球的胜负似乎暂时退居其次,一种更深沉的情感连接在球馆里流淌。
央视的镜头忠实地记录着这一切。李特用中文对着镜头,也对着看台说:“谢谢大家!这场胜利,有你们一份!”
又引起一阵更猛烈的欢呼和尖叫。
与此同时,马刺的赛后新闻发布会,气氛则完全是另一个极端。
波波维奇老爷子坐在发布席上,脸色黑得跟锅底一样。他面前的话筒堆得像座小山,但每个记者都能感受到那股子低气压。
提问环节刚开始,就有记者哪壶不开提哪壶:“格雷格教练,如何看待今晚的判罚?尤其是布鲁斯·鲍文在比赛中似乎受到了一次未吹罚的侵犯?”
波波维奇等的就是这个问题。他一把抓过话筒,花白的胡子都气得在抖。
“判罚?”他嗤笑一声,声音带着毫不掩饰的讥讽,“你问我判罚?我他妈怎么知道那算不算侵犯?也许在纽约,那种动作是合理的篮球对抗?也许裁判先生们觉得,朝着对手的胸口来那么一下,是表达友好的新方式?”
他顿了顿,扫了一眼台下鸦雀无声的记者们,火力全开:
“I dont know。I really dont know。也许联盟该出个新规则,把肘击列入得分手段?那样比赛可能更简单点。至于布鲁斯,他是个坚强的孩子,他会没事的,毕竟……”他拖长了语调,意味深长地说,“You have to adjust to everything in madison Square Garden。”
“至于比赛?we played like shit。我们配不上赢球。尼克斯打得更强硬,更渴望胜利,they made some damn shots。就这样。”
说完,他把话筒往桌上一扔,发出“砰”的一声响,直接起身,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发布会现场,留下一屋子面面相觑的记者。
波波维奇的炮火,通过媒体,瞬间传遍了全美。
而在尼克斯更衣室通道外,李特刚刚结束与球迷的互动。一个相熟的纽约本地记者把波波维奇的话转述给了他。
李特听完,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轻轻“哦”了一声。
“你怎么看波波维奇教练关于……呃……肘击的指控?”记者追问。
李特停下脚步,看着那个记者,眼神平静无波:“格雷格教练是个伟大的教练,他有权发表他的看法。至于比赛中的身体接触,”他摊了摊手,“我们只是在打球,努力赢球。剩下的,联盟会处理。”
他不再多言,转身走进了球员通道。
通道内,庆祝的喧嚣隐约可闻。通道外,波波维奇的抱怨和媒体的炒作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