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亚穹顶那记绝杀掀起的狂潮,像海啸般席卷全美后,又兜兜转转涌回了布卢明顿这座大学城。印第安纳大学山地人队载着冠军奖杯归来时,整座城市都疯了。金色的纸屑下不完似的,欢呼声在耳朵里安了家。
当官方把NcAA最杰出球员(mop)奖杯颁给整个赛季更稳当、数据更漂亮的贾里德·杰弗里斯时,聚光灯总算回到了人们熟悉的轨道上。杰弗里斯理所当然成了媒体长篇大论的焦点,是印第安纳重整河山的基石和脸面。
可在这片喧闹底下,另一股更微妙、更私人的浪潮,正悄没声地围住了李特。
冠军光环本来就晃眼。而当这个冠军成员还顶着跳级学霸物理数学天才的名头,外加一张辨识度极高的东方面孔和206公分的修长身板时,这种组合在大学校园这个特殊地界产生的化学反应,强烈得吓人。
头几天,李特还能勉强维持训练馆、教室、图书馆、宿舍四点一线的老日子。但很快,他就发现这条路走不通了。
去球场的路上,总有不认识的姑娘突然冲过来,红着脸往他手里塞封字迹工整的信或包装精美的小礼物,然后不等他反应就一溜烟跑没影。
图书馆他常蹲的僻静角落,如今总是坐满了人,还多是女生。等他好不容易捞着个座,马上就有姑娘拿着高数难题物理问题来请教。问题通常浅得很,可请教者的眼神里满是藏不住的好奇和兴趣,注意力明显更集中在他这人,而不是题目上。
食堂成了公开展览馆。他和队友吃饭时,总能感觉到四面八方扫来的目光和窸窸窣窣的议论。经常有女生结伴过来,大胆要求合影或签名,甚至直接问他要联系方式。
嘿,李!穿红毛衣那个,这周都第三回你了。队友唐斯特鲁姆用胳膊肘捅他一下,挤眉弄眼地低声乐。
李特只能无奈低头,猛扒几口饭。他试着保持一贯的沉默和礼貌,用最简短的、不好意思不方便来应付,可这压根挡不住热情洪流。
他的中国国籍和在美国长大的背景,更添了层神秘感。在很多人眼里,他聪明、冷静、能打,却带着种和典型校园体育明星不同的、摸不透的内敛气质。这种反差,对某些人成了致命吸引。
骚扰开始升级。他开始收到更多陌生号码的短信邮件,有些是直白赞美,有些是古怪示爱,甚至有人不知从哪儿搞到了他的课表,精准堵在他每节课的教室门口。
哥!你现在太火了!妹妹李雪在电话里尖叫,我们学校好多女生都在打听你!她们都说你又帅又聪明打球还厉害!简直完美!
李特握着电话,只能干笑。这种带来的麻烦,远不是妹妹能想象的。母亲苏梅更多是担心,嘱咐他处理好关系,别影响训练学习,也要懂得尊重人。
父亲李建国的反应最绝。一次家宴上,他推推眼镜,看着儿子平静地问:需要我给你建个基于逻辑回归的模型,来预测过滤这些不必要的社交干扰吗?或者,你可以考虑换个非公开的手机号,其数学复杂度要能抵挡大部分无效通讯尝试。
李特差点被水呛着:……爸,真不用。我能处理。
他能处理吗?其实心里没底。篮球场上的战术执行他门儿清,可面对这种密集的、情感驱动的社交攻势,他头回觉得手足无措。他习惯用冷静和理性筑墙,但现在,这堵墙正被一种他没法用公式计算的热情持续冲击。他开始更早钻训练馆,更晚溜出来。他尽量躲开人流高峰去食堂,甚至琢磨着换条去图书馆的路线和时间。
冠军的余温还暖着整个校园,可照在李特身上的,除了荣光,还有无数烫得他不自在的目光。他依旧是那个沉默的学霸,那个可靠的防守者,但现在,他更是个被符号化、被过度关注的校园神话。这份因冠军和学霸双重加成而来的轰动,成了他辉煌之后,措手不及、且不知咋应对的甜蜜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