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疫病疑云
张家集坐落于两山夹峙的河谷地带,百来户土坯房依着一条几近干涸的河床散落分布。尚未进村,一股混杂着病气、草药和若有若无秽物的沉闷气息便扑面而来。村口不见孩童嬉戏,田间也无农人劳作,只有几条瘦骨嶙峋的野狗有气无力地吠叫着。
张大有引着甄志丙径直来到村中最大的院落,此处临时充作了医棚。几名面带菜色的妇人正熬着草药,空气中弥漫着苦涩的味道。棚内躺着十余人,个个面色蜡黄,眼窝深陷,不时发出痛苦的呻吟,症状确如张大有所言,上吐下泻,伴有持续高热。
“师叔,您看……”张大有面带忧色。
甄志丙不言,俯身探察。他并未急于把脉,而是先观患者气色、舌苔,再细闻其气息。随后,他才伸出三指,轻轻搭在一名重病老者的腕脉上。
《先天功》修炼出的精纯内力随指尖缓缓渡入,如丝如缕地探查着患者体内气血运行。初时,只觉其脉象浮数紊乱,确是重症热病之兆。但很快,甄志丙眉头微蹙。在那一派混乱的脉象之下,他隐隐捕捉到一丝极其隐晦的滞涩之感,仿佛有什么阴寒之物盘踞在经络深处,与表面的炽热高热形成诡异矛盾。
“发病之前,村中可有异状?或是有陌生人来过?”甄志丙沉声问道。
张大有努力回想:“约莫半月前,村里来了个卖货郎,兜售些针线杂货,也卖一种据说是西域传来的‘提神香料’,价格便宜,有几户人家买了。怪病……好像就是在那之后不久开始的。”
“香料可还有剩余?”
“应该还有,我这就去寻来!”张大有匆匆而去。
甄志丙继续探查其他病人,那丝隐晦的阴寒滞涩感时隐时现,并非人人都有,但在几个病情最重、濒临死亡的患者体内尤为明显。他运起先天内力,尝试逼出那丝阴寒之气,却发现它如附骨之疽,极难拔除,反而因其刺激,引得患者一阵剧烈抽搐。
片刻后,张大有带回一个粗布小包。打开一看,里面是些暗红色的干枯碎叶,散发着一股甜腻中带着腥气的怪异香味。
甄志丙拈起一点,在指尖捻开,又凑近鼻尖细闻,脸色逐渐凝重。这香味……与他之前接触过的“彼岸瘴”毒烟,以及欧阳牧之、灰衣人身上那“逆乱”之力,竟有几分微妙的相似之处!虽然极其淡薄,且被其他香料气味掩盖,但瞒不过他如今敏锐的灵觉。
这不是普通的瘟疫!
他豁然起身,目光锐利地扫过整个村落。若这“香料”真是魔教暗中散布,其目的何在?仅仅是为了毒杀一些寻常村民?这未免太过小题大做。还是说……这是在试验某种新的毒物或邪法?
“师叔?”张大有见他神色不对,紧张地问道。
“此非天灾,乃人祸。”甄志丙声音低沉,“这香料有问题,应是疫病源头。立即通知所有村民,凡有此物者,立刻收缴焚毁!接触过香料的人,集中隔离观察。”
张大有大惊失色,连忙吩咐下去。
甄志丙重新审视病情。若病因是这蕴含一丝“逆乱”邪力的香料,那么寻常祛热止泻的方子恐怕难以根治,必须设法化解或驱除那丝阴寒邪气。他结合《先天功》对正气的滋养壮大之效,以及自身对“逆乱”真意那浅薄的理解,反复推敲,重新拟定了一个方子。以几味药性猛烈的阳性药材为主,佐以扶正固本的药物,试图以雷霆之势驱邪,同时护住患者心脉元气。
他亲自监督熬药,给最重的几名患者灌下。药力发作,患者体表渗出大量粘稠汗液,高热竟真的开始缓慢消退,虽然过程痛苦,但脉象中那丝阴寒滞涩似乎减弱了一丝。
有效!
甄志丙稍稍松了口气,但心头疑云更重。魔教的触角,竟然已经伸到了这偏远的陇西村落?他们用这种手段,是为了测试毒效,还是另有图谋?
他想起分别前杨过所说的,会沿途打探魔教消息。不知他们此刻到了何处,是否也有所发现?
“张师侄,你持我令牌,速去最近城镇的丐帮据点,将此间情况传讯给杨过杨大侠,并询问他们沿途可有发现类似异常。”甄志丙将鲁有脚给的客卿令牌交给张大有,“另外,打听一下,近期西域来的商队中,是否有人大量售卖或散发类似香料。”
“弟子明白!”张大有领命,立刻动身。
甄志丙看着忙碌的医棚和依旧被病痛折磨的村民,眼神冰冷。魔教行事,果然歹毒莫测。此番救治,恐怕需要耗费更多时日。但若能从此事中顺藤摸瓜,找到魔教活动的线索,或许比盲目西行更有价值。
他压下对天山灵鹫宫的渴望,定下心神,继续投入到救治工作中。当务之急,是稳住疫情,查明真相。
【叮!支线任务“救治张家集”更新:发现瘟疫实为魔教毒物所致,请查明毒物来源与传播目的。任务奖励提升:积分1500点,医术熟练度大幅提升,获得“驱邪”特性(对阴邪类功法、毒物抗性小幅提升)。气运:稍有财运(灰)】
【触发隐藏线索:“香料”的来源。追查此物与逆乱魔教的关联。】
【当前积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