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元素回廊的瞬间,萧宸感觉自己仿佛沉入了一片冰冷、粘稠的深海。
不仅仅是那无处不在的“噬法则之暗”所带来的威胁,更在于这片空间本身存在的法则环境。
在主世界,天地法则如同稳固而透明的基石,支撑着万物运行,修士施法如同在坚实的土地上建造房屋,虽有难易,但根基可靠。而在这里,源初灵界的法则结构已濒临崩溃,如同化作了布满裂痕、随时可能塌陷的冰面,并且处处是隐藏的漩涡与暗流。
萧宸的神魂投影刚一进入,便感到一股无形的、来自四面八方的巨大压力。这压力并非物理上的,而是法则层面的排斥与侵蚀。
他周身自主流转的皇道龙气,首先受到了冲击。那象征着秩序与皇权的金色光辉,在此地显得格格不入,仿佛被无形的砂纸打磨,光芒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黯淡,消耗急剧增加。更麻烦的是,龙气中蕴含的某些特定法则片段,似乎与此地扭曲的法则产生了冲突,引发了一连串细微却令人不适的能量乱流。
“此界法则已扭曲至此,连最中正的皇道龙气都难以相容……”萧宸心中凛然,立刻将大部分龙气收敛回体内,仅保留最核心的一层护持。
然而,失去了龙气的外层防护,那股源自世界本身的寂灭法则侵蚀便更加直接地作用在他的神魂投影之上。冰冷、死寂、带着一种“万物终将归于虚无”意境的法则碎片,如同无数细小的冰针,试图穿透混沌清光的防御,钻入他的神魂核心,同化他的意志。
这种感觉,远比与实体敌人战斗更加凶险。它无声无息,却无孔不入,针对的是存在的基础。
萧宸不得不将大部分心神用于维持混沌清光的稳定,并以自身对法则的理解,不断调整清光的频率与结构,去适应、抵消、乃至暂时“欺骗”这片区域扭曲的法则,以减少消耗与侵蚀。
这就像是在一片雷区中跳舞,每一步都必须精准而谨慎。
他尝试施展一个简单的御风术,加速前行。然而,神识引动的风之法则在此地变得支离破碎且充满恶意,非但不能助他提速,反而引动了回廊中几处不稳定的法则节点,爆发出一小片混乱的能量风暴,险些将他的投影卷入其中。
他立刻放弃了使用任何主世界常规法术的念头。在此地,那些建立在完整法则基础上的术法,不仅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变成引爆危险的导火索。
唯有混沌。
混沌之印的力量,因其超越单一法则、近乎本源的特性,成了他在此地唯一可以依靠的力量。它不依赖于外界具体的金木水火土法则,其本身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定义局部的“秩序”。
萧宸开始更加专注于引导混沌之印的力量。他不再试图对抗所有侵蚀,而是像最高明的舟师,驾驭着混沌清光这艘小舟,在法则的乱流与暗礁间寻找相对平稳的路径。
他发现,当混沌清光以某种特定的韵律波动时,能暂时“抚平”小范围内最躁动的法则碎片,开辟出一小片相对安全的区域。当感知到前方有浓郁的“噬法则之暗”凝聚时,他则需提前催动清光,如同利刃般将其逼退或净化,无法绕行时,则需以清光硬抗,快速通过。
这个过程,对他的心神消耗巨大。他需要时刻保持最高度的警惕,感知着周围每一丝法则的细微变化,并做出最快的应对。混沌之力的消耗也如流水般迅速。
但在这极致的压力与危险下,他对混沌之印的感悟也在飞速提升。他开始更深刻地理解“混沌”并非混乱,而是一种包容万物、衍化一切的“初始状态”。他尝试着不再仅仅将其作为护盾或利刃,而是尝试以其为核心,模拟、重构周围破碎的法则,虽然只能维持瞬息,且范围极小,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
这仿佛是一场残酷的法则洗礼。每一刻都在生死边缘徘徊,每一瞬都在逼迫他更深地挖掘混沌之印的奥秘。
回廊漫长而昏暗,不知尽头在何方。沿途,他看到了更多元素之灵残存的痕迹——一些彻底失去灵光、化为苍白石块的元素核心;一些被“暗影”吞噬后留下的、如同被硫酸腐蚀过的怪异残骸;甚至有一次,他远远看到一小群形态各异的元素之灵,正在几只“暗影”的追逐下仓皇逃窜,最终被追上、吞噬,只留下几声无声的绝望悲鸣消散在风中。
萧宸没有贸然出手相助。他自身尚且举步维艰,混沌之力必须用在最关键的时刻。他只能将这一幕刻在心底,更加坚定了前行的意志。
不知在回廊中前行了多久,抵抗了多少次暗影的袭击,规避了多少处法则陷阱,萧宸终于看到前方出现了一点不同于周围死寂昏暗的微弱光芒。
那光芒带着一丝温暖的、跃动的气息,虽然同样微弱,却在这片绝望之地显得如此珍贵。
风灵长老提到的“圣火祭坛”,似乎就在前方。
萧宸精神微振,但并未放松警惕。他收敛气息,将混沌清光维持在最低消耗的防御状态,向着那点微光,谨慎地靠了过去。